黄峰嘟囔着,“这灯的质量也太不行了。” 然后从自己头上摘下,他那还仍然发着亮光的探照灯递给夏菘蓝,“你带着,注意脚下。” 夏菘蓝并没接,“黄峰还是你戴着吧,我没事,会紧跟着你,我们一起注意安全。” 他两人刚要互相推让,远处传来了呼唤声,“有医生吗?快来……这刚救出一名受伤群众。” 夏菘蓝也不再和黄峰推让,扭头朝着声音的方向就跑了过去。 黄峰连忙将探照灯又戴在自己头顶,跟着也跑了过去。 紧张的救援持续到将近凌晨五点,终于从其他城市来救援的医护人员也赶到了,接替了他们的工作。 他们被逼迫着回了营地,进行短暂的休息。 也终于吃上了这一天以来的第一顿饭。 虽然是白面馒头,但是已经被冻的硬邦邦的,咬下去都钉牙。 幸亏还烧的有热水。 夏菘蓝把馒头掰开泡进热水里,馒头吸足了水分,变得又软又胀,吃起来非常饱腹。 就这寡淡无味的馒头,大家也都吃的很满足。 条件虽然艰苦,却没有一名医护人员抱怨。 大家甚至想再次投入到救援当中。 但带队来的吴院长却强烈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原地休息,等精力恢复再开展救援。 夏菘蓝这觉睡的并不安稳,期间又发生了一波余震。 幸亏振幅小,大家也都适应了,并没过多恐慌。 很多医生白天累了一天,余震之后很快又都睡着了,打呼噜声此起彼伏。 夏菘蓝强迫自己必须得睡觉,她清楚自己的身体已经达到了极限。 若再不休息,真的就像宁京墨说的,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如何去救助群众。 等再次醒来的时候,是被刘护士给叫醒的,“菘蓝醒醒,解放军有名干部在救援当中,受伤了。 需要紧急手术,吴院长让我来请你过去。” 夏菘蓝根本没犹豫,咕噜一下就从床上爬起来了,下意识看了一下腕表,时间是上午10点09分。 他睡了整整四个小时。 刘护士指着一旁的脸盆,“这是我刚给你打的洗脸水,条件艰苦,你先凑合一下。” “谢谢。”夏菘蓝直接撩起水洗了把脸。 水是凉的,冰凉冰凉的,却一下子让她清醒无比。 等到了急救帐篷,才发现受伤的是谢林,也就是之前过年的时候在他家吃饭的那个谢林。 一根钢筋从他的右胸口贯穿而过,若不及时治疗,确实极其危险。 参加手术的不仅是他,还有市中心医院外科的左明医生。 左明和夏菘蓝算是老相识,他曾经也是出访国使团的一名成员。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市中心医院外科工作。 在外科手术上表现非常突出,有很扎实的临床经验。 两人虽然没有配合过,但是之前认识,也有一定的默契,很快就商议好了,救援的最佳方案。 考虑到昨天晚上左明已经连续做了两台手术,这次的手术,由夏菘蓝主刀,左明在旁协助。 这个手术不算小,而现在的医疗条件又格外的简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无论是现场的医护人员,还是了解情况的其他人员,都极其关注这场手术。 最终在两人的默契配合下,手术圆满成功。 但考虑到现在震区的医疗条件和卫生环境,夏菘蓝建议及时转到其他地市医院。 吴院长却有些为难,“刚才救护车已经将最严重的两名病人送走了。 现在没有车辆,最快也要等到四个小时以后。” 左明眉头紧锁,“四个小时还可以,这段时间我会密切关注谢副师长的情况。”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这会儿外边又接连抬进来几个病人。 左明对夏菘蓝说道:“刚才你辛苦了,你先休息会儿,现在让我来。” 刚才动手术的时候,夏菘蓝确实消耗了极大的体力,倒也没和左明客气。 推到一旁,“行,换我给你打下手。” 两人配合默契,反而成了震区临时医院效率最快的一组。 第二天,左明主动找到夏菘蓝,“菘蓝,今天还是咱两个搭档吧!和你搭档能够事半功倍。” 夏菘蓝也有这种感觉,欣然同意。 紧张的72小时内,夏菘蓝除非必要的休息和吃饭,一直都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事实上没有任何人知道,地震给夏菘蓝带来多大的影响。 当初她之所以穿书,就是和同学一起去参加地震救援,一场余震后,她被埋在了地下,然后穿越到了书中。 幸运的是,她穿书了。 但她清楚的记得,自己原来的身体早就被压在一根大石柱下,没有了生命气息。 事实上,她在她那个世界已经在救援中死了。 这一次接到来救援的任务,夏菘蓝是没有犹豫,但心中却极其的恐惧。 那种从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恐惧,时刻笼罩着她,让她不寒而栗。 幸好,在刚踏上震区土地的时候,在一众解放军中,她找到了那个让她依赖的身影。 也幸好在那场最大的余震中,宁京墨一直陪伴在她身边。 正是因为有宁京墨的存在和陪伴,让夏菘蓝有勇气能够站在这片废墟当中。 不仅最终战胜了心理的恐怖阴影,更有勇气去救助他人。 这几天两人虽然同在震区,却如牛郎织女般很少能说上话。 有时候就算相遇了,也只是远远地如蜻蜓点水般对望一眼,微微点头示意一下。 夏菘蓝忙,但她知道,宁京墨比她更忙。 宁京墨作为整个灾区的救援总指挥,一切都在他的调度之中。 她看着宁京墨镇定自若的指挥着全局,宛如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心里无比骄傲。 更加用心的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宁京墨分担一些如泰山般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这天,天公不作美,天上居然飘起了雪花,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迹象。 这就给救援工作,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虽然过了黄金72小时的救援最佳时机,但救援队伍并没有松懈。 而是继续救援,争取最大限度的救出幸存者。 大家都知道,只要他们再坚持哪怕一分钟,就能多救活一条生命。 许多病情严重的患者,已经陆续被附近其他城市的医院给接走了。 目前,在宁县临时救助医疗点的只有一些轻病号。 夏菘蓝他们这些医生,也慢慢的都参与到一线挖掘救援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