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国色芬芳> 花子赵一 四十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花子赵一 四十九(1 / 1)

为政举措

  政治

  整顿吏治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多方寻求对策。“文宗初基,东南糜烂,天下岌岌。朝廷怀恐惧之意而出之以端简,百官慑于大难之骤兴,瞻顾却立。“在这样的危急之下,咸丰帝勇于任用改革派官员,整顿糜烂的官场风气。咸丰帝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正当此时,“肃顺一人差强毅,敢任事。“向咸丰帝上疏提出乱世务必用严刑峻法的主张,为咸丰帝所看重。同时,咸丰帝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贪位保荣、妨贤病国的穆彰阿,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

  重用汉官

  清廷内部以文庆、肃顺为代表的中央官僚认为,只有采取以汉制汉的政策才能挽救清朝危局,不使用汉臣就无以摆脱这场政治危机。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咸丰六年1856年,曾国藩、胡林翼等自己组建团练,进而编练出一支新兴的私人武装,自筹军饷养活10多万军队,故肃顺“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胡文忠公之才略“。当然,给予汉族官僚以地方实权可能会导致中央集权的衰微,但不让曾国藩等掌握地方实权,不仅湘军似飞蛾扑火,自取一死,清王朝也难逃死劫。肃顺“两害相比取其轻“,决心重用汉士,暗助曾公。

  军事

  镇压天国

  道光帝死前一个月就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咸丰帝即位后发展更为迅速,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攻克南京建都,与清政府分庭抗礼。咸丰帝对起义的态度很明朗,就是坚决镇压。八旗、绿营一败涂地。咸丰帝听了肃顺和湖广总督吴文熔的话,依靠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汉人组织勇营来对付。咸丰帝为了尽快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补救八旗、绿营兵力的不足,先后任命了40余个汉族团练大臣。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三日1853年1月21日,曾国藩接到令其协助湖南巡抚帮办湖南团练的寄谕。当时湖南兵力不足,湖南巡抚张亮基奏请选调乡勇,集中省城长沙加以训练,并委托团练大臣曾国藩办理。20

  咸丰四年1854年四月,湘军开始进攻太平军。胡林翼远在贵州,咸丰看了吴文熔的奏疏,知道他能吃苦耐劳,畅晓兵事,马上同意吴文熔的要求,令他率领黔勇于咸丰三年1853年十二月到湖北与太平军作战。对于左宗棠,咸丰帝则令他自募一军,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咸丰帝终于依靠他们的湘军改变了形势,抑制住并最后打败了太平天国。

  抗击英法

  鸦片战争之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侵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略利益,在咸丰年间,又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鸦片走私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要求。遭到拒绝后,英法联军于咸丰六年1856年攻占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进迫天津。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咸丰帝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英法联军随即攻占天津,并向北京进犯。咸丰帝派钦差大臣往通州和。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欣留京议和。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

  经济

  咸丰朝财政出现危机。道光三十年1850年国库只有187万两,由于镇压起义和赈灾原因,到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户部存银只有227万两,两个月的兵饷都发不出来了。咸丰帝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熔化内务府金钟,开捐例,卖官鬻爵,铸大钱,发行官票和钱票,推行厘金制度等,终于筹措到了1亿7千万两足够的军费镇压农民起义。

  厘金制度出现之初,不但可以代替当时因太平天国起义而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的职能,而且还使厘金局卡有随战区的变化“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但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土货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8。

  外交

  安内攘夷

  咸丰九年1859年三月,咸丰帝连续五天召见浙江按察使段光清。咸丰帝首先明确当时存在着安内、攘夷两大难题的形势,接着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克服这两个大患,二是平息这二患的先后次第。段光清任职于杭州,同太平军中心地带接壤,又在宁波担任过属县县令、知府和宁绍台道,宁波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之一,所以他对夷务和太平军的对策早有考虑,立即回奏:“粤匪既灭,夷人自驯,内顺外安,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try{ggauto} catchex{}


  安内、攘外的次第与方法的决策,本来是朝廷的事,咸丰帝竟然谋及并非疆吏的地方官员,是否病极乱投医?其时清朝的形势确实是危机重重,太平军和捻军已搞得清朝焦头烂额,第二次鸦片战争也在进行。就是这种形势逼着咸丰帝君臣再次思考安内攘夷的战略大计,所以才在召见中谋及地方官员,并且坚定了他们先安内后攘夷的方针。

  签订条约

  咸丰四年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等要求,遭到清廷拒绝。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派桂良、花沙纳往天津议和,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大举入侵。当时清军的防御重点在大沽口,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进而攻占大沽口。英法联军随即攻占天津,并向北京进犯。咸丰帝派钦差大臣往通州和。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今承德市,命恭亲王奕欣留京议和。奕欣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并批准了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在《中俄北京条约》中,承认了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

  亲属成员

  父母

  父亲: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帝

  母亲: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后妃

  皇后

  孝德显皇后1831年-1850年,咸丰帝为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1850年1月24日逝世,无子女。

  孝贞显皇后1837年-11年,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光绪七年11年暴崩,死因成谜,葬于定东陵。

  孝钦显皇后1835年-1908年,即慈禧太后,名杏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崩逝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定东陵。

  皇贵妃

  庄静皇贵妃1837年-1890年,他他拉氏,初封“丽贵人“。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卒,时年五十有四,谥曰庄静皇贵妃。葬于定陵妃园寝。

  端恪皇贵妃1844年-1910年佟佳氏,宣统二年逝世,谥号为端恪皇贵妃。

  贵妃

  玫贵妃1835年-1890年,徐佳氏,咸丰八年二月初五生皇二子悯郡王,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

  婉贵妃1837-1894517,索绰络氏,光绪二十年1894年五月十七日崩逝,终年约五十七岁。

  妃

  璷妃那拉氏,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十日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园寝。

  禧妃?-1877年察哈喇氏,光绪三年五月十六日卒。

  吉妃王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逝世,葬于定陵妃园寝。

  庆妃1840年-15年张氏,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初一日生,光绪十一年15年五月初三日逝世,享年四十六岁。

  嫔

  云嫔武佳氏,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容嫔伊尔根觉罗氏,同治八年五月十二日卒,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安。

  璹嫔那拉氏,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四日卒,光绪元年三月十二日奉安。

  玉嫔那拉氏,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卒,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常在

  玶常在伊尔根觉罗氏,咸丰六年七月十五日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日奉安。

  瑃常在,名氏未知。咸丰九年正月初四日卒。正月十五日彩棺奉移暂安。

  鑫常在,名氏未知。咸丰九年五月初六卒,同治四年九月二十五奉安。

  子女

  长女荣安固伦公主,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生,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病死。年仅22岁。

  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

  次子悯郡王,生于咸丰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出生当日就死了,未命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