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幻界争霸记> 科普 七大势力--自由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科普 七大势力--自由军(1 / 2)

一、势力形成

进入“争霸时期”之后,十二生肖国为了瓜分全日群岛而不断争战厮杀。各国境内的人类为了自由,会时时发生各种性质的暴动和起义。各种性质的贼匪们和各势力军事组织,又时时骚扰各封臣们的封城。而各封臣既要攻城掠地,又要守城保家,这就使得各国兵源紧张。

为解决兵源短缺的实际问题,龙国的国君——龙武首先颁发了《义勇军征召令》,而各国也纷纷效仿。各国的国君允许有钱有势的人组织义勇军,让这些义勇军来协助自己来攻城掠地、镇压起义和剿除贼匪。

这种流浪军事团体一直没有正式的定义名,直到进入“争霸时期”,各地民众才把此势力称为——“自由军”,由于自由军会无偿帮助十二国内的自由民剿灭盗匪,所以又被各国的自由民尊称为“义勇军”。

二、势力性质

自由军是不受各国约束的独立性势力组织,分布在全日群岛十二生肖国内的各个地区。自由军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随意攻击任何敌对势力,使其成为了主宰全日群岛的七大势力之一。

自由军无固定定居点和势力控制范围,各军为了生存,就要不断的帮助各国的封臣作战。虽然本势力的成员身份复杂,而且都有不同信仰,但自从他们加入本团起,便只听从首领号令。

在军队中除了首领和其家眷之外,军中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军中官员们的选举,全部采用投票制度。只要具备领导能力,就可以当选军队的官员。但军中首领的职位,只能是前任首领的家人或者亲眷。除了军中首领之外,其他官员的地位缺乏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被赶下台,或是被赶出本军队。总体来说自由军算是中央集权的半民主制军事团体,类似当今世界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三、资源经济

自由军是流浪势力组织,不会选择长期的定居点,而是居住在帐篷和马车围绕的营地中。这样便能起到很好的防御性作用,保护军中来之不易的钱粮和物资。

(一)、物资生产

自由军会在迁徙时,根据当地物产情况,采矿冶金、开采石料、砍伐树木。食物不足之时,可以猎杀野兽或者捕捞海鲜为食。物资不足之时,可以通过协助封臣作战,或攻击山贼、海盗、蛮族等势力获得。

(二)、经济收入

自由军依靠贩卖从各地采集到的珍贵物资,还只能获得少量的经济收入。所以只能通过被雇佣作战去获得丰厚报酬,或贩卖抓获的俘虏换取资金。只有当自由军战绩优秀,获得某国国君的认可后,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封臣,可在此国筑城纳民征粮收税。

四、人口管理

由于自由军的民众数量会随时增加或减少,所以自由军便采用军事管理法管理势力属民。

全军按照严格的军事管理制度,让军长的亲信来担任各级编制的管理者。让所有加入势力的属民按照以下的单位编制,让众人跟随各级管理者从事生产和参加战争。

这样的编制实际上是对势力进行了分封,让军长的亲信们成为了不同等级的封主。下面就对其编制制度做一下具体介绍。

自由军属民分为民户和军户两种,每种编制各划分为五级。

自由军的民户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编制如下:

1.伍户:以势力内的任意五个家族编成第一级民户单位,称为五户(战斗时称小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选个亲信(从五个家族的五名家长之中选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伍户长(战时称为伍长,其职位由家人世袭)。平时由伍户长组织所属户民,从事生产劳动、进行军事训练。作战之时,由伍户长带领所属四名户民(所辖家族各出一人)参战(参战的人数为五人)。

2.什户:以两个伍户编成第二级民户单位,称为什户(战斗时称中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派个亲信(军长认可之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什户长(战时称为什长,其职位由家人世袭),此人的家族也编在此户籍单位内。平时由什户长组织所属户民,从事生产劳动、进行军事训练。作战之时,由什户长带领所属户民(所辖家族各出一人)参战(参战人数为十一人)。

3.列户:以三个什户编成第三级民户单位,称为列户(战斗时称大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派个亲信(军长认可之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列户长(战时称为列长,其职位由家人世袭),此人的家族也编在此户籍单位内。平时由列户长组织所属户民,从事生产劳动、进行军事训练。作战之时,由列户长带领所属户民(所辖家族各出一人)参战(参战人数三十四人)。

4.阵户:以四个列户编成第四级民户单位,称为阵户(战斗时称阵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派个亲信(军长认可之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阵户长(战时称为阵长,其职位由家人世袭),此人的家族也编在此户籍单位内。平时由阵户长组织所属户民,从事生产劳动、进行军事训练。作战之时,由阵户长带领所属户民(所辖家族各出一人)参战(参战人数一百三十七人)。

5.战户:以五个阵户编成第五级民户单位,称为战户(战斗时称营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派个亲信(军长认可之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战户长(战时称为战长,其职位由家人世袭),此人的家族也编在此户籍单位内。平时由战户长组织所属户民,从事生产劳动、进行军事训练。作战之时,由战户长带领所属户民(所辖家族各出一人)参战(参战人数六百八十六人)。

自由军的军户以个人为基本单位,编制如下:

1.兵户:以五名士兵编成第一级军户单位,称为兵户(战斗时称小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选个亲信(从五名士兵中选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兵户长(战时称为兵长,死后由首领来重新指派)。平时由兵户长组织所属户民,进行军事训练、负责势力内的警戒任务。作战之时,由兵户长带领所属户民参战(参战的人数为五人)。

2.甲户:以两个兵户编成第二级军户单位,称为甲户(战斗时称中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派个亲信(军长认可之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甲户长(战时称为甲长,死后由首领来重新指派)。平时由甲户长组织所属户民,进行军事训练、负责势力内的警戒任务。作战之时,由甲户长带领所属户民参战(参战人数为十一人)。

3.队户:以五个甲户编成第三级军户单位,称为队户(战斗时称大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派个亲信(军长认可之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队户长(战时称为队长,死后由首领来重新指派)。平时由队户长组织所属户民,进行军事训练、负责势力内的警戒任务。作战之时,由队户长带领所属户民参战(参战人数五十六人)。

4.屯户:以两个队户编成第四级军户单位,称为屯户(战斗时称屯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派个亲信(军长认可之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屯户长(战时称为屯长,死后由首领来重新指派)。平时由屯户长组织所属户民,进行军事训练、负责势力内的警戒任务。作战之时,由屯户长带领所属户民参战(参战人数一百一十三人)。

5.曲户:以五个屯户编成第五级军户单位,称为曲户(战斗时称曲队)。由上一级别的户长派个亲信(军长认可之人),来担任此级单位的户长,称之为曲户长(战时称为曲长,死后由首领来重新指派)。平时由曲户长组织所属户民,进行军事训练、负责势力内的警戒任务。作战之时,由曲户长带领所属户民参战(参战人数五百六十六人)。

一支战户负责供养一支曲户,两者编为一支部户。由军长的亲属或极为信任之人,来担任户长称为部户长(战时称为部长,其职位由家人世袭)。作战之时,由部户长带领所属的战户和曲户参战(参战人数一千二百五十三人)。

既然要成为称霸一方的势力团体,就必须有足够多的属民。即便规模最小的自由军,也要拥有五个满编制的部户。为了保持作战人数,战时每户必须有一人去参战。如果一个战户家族内没有了成年男性,即便只剩老弱妇孺也要选出一人参战。曲户人数不足之时,就由军长安排人员补充。

五、军事介绍

(一)、装备介绍

1.武器制做:自由军的技工们采用高超的武器锻造技术,用软金属包裹硬金属磨制的锋刃制成合金武器。这样即解决了军队中的武器匮乏问题,又可将敌方普通士兵的武器和铠甲轻易的破坏。

由于自由军经常过着迁徙的游牧生活,所以军队之中时时要制造大量的马车。军中的技工们将马车改造成各种战车,使其成为自由军的一大军事特色。自由军还将蛮族发明的连发机弩普及到军队中,增加了士兵们单兵作战的战斗力。

2.防具制做:自由军的技工们采用高超的铠甲制造技术,将金属磨制成金属片缝制在皮甲上制成缀金皮甲。这种缀金铠甲很轻便而且防御力极好,可以解决军队里正规士兵们对装备的大量需求。

但这种皮甲并不能完全普及到所有士兵的身上,只有军队的精锐战士才可以装备这种特制铠甲。军队的普通士兵们在作战时只能穿着缀藤皮甲,这是一种将藤编甲片缝缀在皮甲外制成的铠甲。

(二)、兵种划分

军中的士兵划分为义军杂兵、义军民兵、义军士兵、义军精兵四种。

1.义军杂兵

义军杂兵们没有统一的服饰,由本势力雇佣下的自由村镇提供。一个村镇为其提供一支军队,军队人数根据本村镇的实际情况决定。参战人员武器和盔甲则由各自由村镇自行供给,本势力只提供一面势力军旗以便区分敌我。

自由村镇是各种人群的聚集之地,只需提供一顿饱饭便能拉起一支军队。义军杂兵成员复杂,包括收容流民、征召匪盗、雇佣游侠、逃亡士兵、村镇内的囚犯等等。

生活在乱世之中的男性流民,待其年满十岁,家中长辈便会教其制作武器和盔甲来防身。带其成年之后,也就人人都拥有一把劣质武器和皮质盔甲。所以义军杂兵战时人人都有装备,也就不足为奇。

早在这些士兵参战之前,各村镇便会付给他们“雇佣费”,并为他们发放粮水,他们要自备干粮袋和竹水筒。本军团在战后不会给予他们任何奖励,但是他们可以自由瓜分战场上的东西。由于各村镇都受到本势力的保护,所以战后不会向本势力讨要任何物资。

义军杂兵不会刻意划分队列,只根据战场的格局排成一条条的横线作战。士兵们大多数时间都是观望,然后根据战况自行发起攻击。一旦战局不利,整支队伍便会自行溃散。更有甚者,会倒戈攻向本势力军队。

2.义军民兵

义军民兵们都穿着各种颜色的布制衣裤和皮制短靴,本义军会为所有人配发统一的武器和盔甲。众人会将装备随身携带并且自行保养,一旦爆发战争便可快速武装。

义军民兵都是本义军的民户,都是无偿为本义军作战。众人平时要负担本军的生产任务,战时才会在各自户长带领下作战。战时本义军不会为众人发放粮水,众人要自备干粮袋和竹水筒。

义军不会为其发放俸禄,战后不会给予众人任何奖励。作战胜利之后,众人便会返回营地继续从事生产劳作。战败时众人会各自溃逃,然后等待义军重组后再回归。

义军民兵按照作战部署,分为斧盾义兵、长枪义兵和弓箭义兵三种。众人全都配发了一条带有军徽图案的杂色头带,和一件带有军徽图案的麻布背心,都穿着相同款式的缀藤皮甲(铠甲包括——肩带式缀藤片的皮胸甲,凹字形缀藤片的皮肩甲,内裹布腰围的皮制腰带,四瓣式齐臀缀藤片的皮裙甲,长筒式缀藤片的皮腕甲,长筒式缀藤片的皮胫甲)。

(1).斧盾义兵:斧盾义兵使用一把合金木柄短斧(全长七十厘米),一面方形缠藤木盾(长度一米,宽为六十厘米)徒步作战,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五支铁头木杆标枪(全长九十厘米)的皮制枪袋。

(2).长枪义兵:长枪义兵使用一把木柄合金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杆合金枪头木柄长枪(全长三米)徒步作战,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五支铁头木杆标枪(全长九十厘米)的皮制枪袋。

(3).弓箭义兵:弓箭义兵使用一把木柄合金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把牛筋弦的木体长弓(长一米五)徒步作战,身后还背着一个装有三十支铁头长木杆羽箭(全长八十厘米)的皮制箭囊。

战力极差的义军民兵们,战时皆以方阵御敌。众人以阵队为基础,排成五个方阵作战。五名阵长在各方阵中心指挥,每名阵长自带一名号角兵(闻号进军),一名铜锣兵(闻锣退兵),一名持旗兵(携带一面义军军旗),三人腰插一把木柄合金腰刀(全长八十厘米),装备与士兵们相同。

义军民兵阵长们都穿着红色布制衣裤和黑色皮靴,外着缀铁皮甲(铠甲包括——肩带式缀铁片的皮胸甲,凹字形缀铁片的皮肩甲,方形缀铁片缠带皮臂甲,内裹皮制腰围的皮腰带,四瓣式齐臀缀铁片的皮裙甲,缠带式圆形铁护肘,长筒式缀铁片的皮腕甲,缠带式圆形铁护膝,长筒式缀铁片的皮胫甲),甲外穿着件带有军徽图案的红布背心,头戴带有军徽图案缠着红色头带的铁头盔。他们使用一把铁柄合金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面包铁皮的圆形木盾(宽和长为五十厘米)徒步作战。其双臂和双腿两侧,各绑着一个装有五支铁柄铁刃飞刀(全长二十厘米)的皮制刀袋。同时随身携带一把连发机弩(长度四十厘米),和一个装有二十个箭夹、每夹十支铁头木杆机弩箭(全长二十厘米)的箭箱。

每个方阵四名列长各管一支大队,负责防守一个方向。其下属的三支中队,划分为斧盾中队、长枪中队、弓箭中队。斧盾中队排在方阵的最外层,长枪中队排在方阵中间位置,弓箭中队排在方阵的最里层。各什长与各伍长的武器装备,皆与本队士兵相同。列长的盔甲也与士兵们相同,只是手持一把铁柄合金腰刀(全长八十厘米),一面圆形缠藤木盾(宽和长为五十厘米)徒步作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