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八王乱起> 第一章 武帝开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武帝开国(2 / 2)

“还不快拜师!”王昶笑呵呵地拍了一下刘渊的背,刘渊立马跪下来对着崔游拜了几拜,随后便成天跟着崔游去读书习字了。

在崔游的悉心教导下,短短几年时间里,刘渊就已经学习过了《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史记》、《汉书》及诸子的著作,还能熟练诵读《春秋左氏传》和《孙武兵法》,可谓是“最有文化的匈奴人”了,而在读书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他勤练武艺,骑马射箭也是本领过硬,尚且十二岁的他,就已经是个文韬武略的少年了……

一年后,邓艾偷渡阴平、直取蜀汉,虽然中间也出现了钟会联合姜维割据自立的小插曲,但这并不妨碍司马氏的权力攀上顶峰,彻底架空了曹魏皇室——改朝换代眼看就要来临了。中原的变故自然也让臣服于曹魏的那些草原部族心生恐惧,如今他们势力仍旧弱小,新的中原霸主会对他们采取何种政策还不得而知,以前和曹魏维持的那些稳定关系不久定会不复存在,所以他们必须尽快重新和司马氏政权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于是,刘渊就被刘豹送到洛阳为质,以重新换取朝廷对匈奴左部的信任。

被质京城的刘渊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沮丧,相反,来到京城,意味着他能接触到更多的大儒,这倒是令他无比兴奋。如此,刘渊确实没有放过这一大好机会,频频登门拜访那些有名望的圣贤,屯留的崔懿之、襄陵的公师彧、太原的王浑王济父子、东莱的王弥,都成了他的知交好友……

3

刘渊七岁的时候母亲就离他而去,而司马炎一直等到三十一岁,他的父亲司马昭才因中风身亡。呼延氏留给刘渊的,是无尽的哀伤和四年,而司马昭留给司马炎的,除了他丞相的职位和晋王的封号,还有司马家族对曹魏朝廷的控制权。

司马炎是有异相的,传说他的头发长得能够垂到地上,而且他站立的时候,不用弯腰两只手垂下来就能摸到膝盖以下,在当时,这都是帝王之相,因此早对皇位有觊觎之心的司马昭才会毫不犹豫地在几个儿子中选中了这个继承人。

司马炎自己,肯定也是这么认为的。

“身为帝王,就应该有匡扶四海,还天下以太平的本事!”司马炎才继晋王位没几天,就在朝会上指着蜷缩在龙椅上的曹奂的鼻子,颐指气使地对他说道,“你这个无能之辈,就应当把江山让给有德有才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孤!”

“当今天子有德无罪,何故要让位与他人?”当时朝中绝大部分大臣都已经倒向了司马炎那一边,但不怕死的人还是有的,黄门侍郎张节,就是这么一个人。黄门侍郎的工作是为皇帝传达诏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如果皇帝能够执掌朝政的话,这就是个相当有权威的职位,可是现在的皇帝曹奂却“惶惶如丧家之犬”般寄人篱下,张节这个黄门侍郎自然也就算不上什么,但是他在这一刻的挺身而出,虽然丝毫不能改变司马家篡魏的进程,却注定了他将在三国历史的最后一页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有德无罪?孤这就让你知道,这椅子上坐着的这位,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面对张节的质问,司马炎却像是有备而来,马上就给出了曹奂的罪状,“这本是汉朝刘氏的江山,他们曹家人篡夺汉室社稷,自当人人得而诛之,我司马炎这是替天行道!”

“替天行道?哼,那王爷应该把江山留给刘氏子孙,岂能独自霸占这皇位?”看着司马炎理直气壮地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张节却也寸步不让地将了他一军。

“等孤寻觅到刘氏的后人,验明身份后,定然将皇位拱手相让!”面对张节的步步紧逼,司马炎立下了这违心的g,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后人们竟然险些帮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山阳公的后人,想必王爷应该知道他们在哪吧?何不现在就派人把他们请来,选一个当皇帝?”司马炎忙着狡辩,而张节却也不是吃素的,一句话直中要害,打得司马炎是措手不及。

“你……你!”张节一番唇枪舌剑让司马炎彻底哑口无言,他立即叫来士兵,在大殿之上当场把张节给打死了。

张节的鲜血四处飞溅,就连曹奂的脸上都没能幸免,但是眼前的这一幕惨剧却好像给了曹奂一点勇气,他站起身对着那些低头不语的大臣们说道:“诸位爱卿吃的是我曹家的饭,领的是我曹家的饷,你们的祖辈也都曾是我曹家的功臣,难道你们就愿意江山改姓,成为贰臣吗?”

慷慨陈词一番的曹奂默然流下了泪水,但他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心寒,因为群臣依旧低着头,没有人说话,只有贾充冷不丁地拔出剑,指着曹奂说道:“陛下难道想学习高贵乡公吗?”

曹髦的事曹奂当然知道,所以这时候他是真的怕了,他这才几岁啊,哪里见过这场面?看着贾充身后那些依旧沉默的大臣们,曹奂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众叛亲离,什么叫孤立无援,此时的他彻底放弃了抵抗,用颤抖的声音命令太常院立刻去南郊筑造受禅坛,坛成后即刻举行大典禅让皇位……

4

“咨尔晋王:我皇祖有虞氏诞膺灵运,受终于陶唐,亦以命于有夏。惟三后陟配于天,而咸用光敷圣德。自兹厥后,天又辑大命于汉。火德既衰,乃眷命我高祖。方轨虞夏四代之明显,我不敢知。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格尔上下神祗,罔不克顺,地平天成,万邦以乂。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於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无替我二皇之弘烈。”

公元266年十二月,曹奂下了一道《禅位晋王诏》,把皇位禅让给了司马炎,从此晋国正式取代了魏国,成为了天下正统。而甫登大位,司马炎就大加封赏,以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何曾为太尉、义阳王司马望为司徒、荀顗为司空,一下子来了个“八公同置”,将历朝历代朝廷最大的几个官职都在晋朝集齐了,还一口气全都给了出去。当然,除了这八个人之外,其他人也没少捞着好处,司马炎把司马昭当年恢复的爵位一口气也全都给了出去,这一天下来,司马炎封出去的爵位,少说也有六百多个。然而只是这样,司马炎却还不满足。

“诸位爱卿,今日我朝新立,朕想请诸位来议一议,到底怎样才能保我朝国祚绵长、万古流芳啊?”封官之后,司马炎开始向群臣问策。作为开国之君,司马炎高兴归高兴,还是不忘思考一番怎么制定这“祖宗之法”。

群臣一时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大殿之上甚是喧闹,但很快,就有人率先站出来发言了:“臣认为,陛下应该多多封侯封王,如此方能兄弟同心,一道拱卫中央!”

说话的人叫贾充,在司马家篡位夺权的这几年里,他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司马炎却似乎并不认同他的提议:“如此大封宗室,全天下都是王爷,那朕这个皇帝,岂不是当的太没意思了?”

“陛下,非也!”贾充反驳司马炎道,“陛下您想想,那曹魏国富民强,为什么会如此短命啊?”

“那还用说,当年汉高祖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称王,天下共击之’,那曹贼窃取汉室天下,自当是人人得而诛之,没让他像王莽一样身死国灭,反倒让他把皇位在曹家传了几代人,那倒是真的便宜他了!”在父亲司马昭的教导之下,司马炎对曹魏家的政权,一直都是持极力抹黑的态度,甚至到了把他们和王莽相提并论的地步了。

“陛下,这是原因之一,但却不是全部的原因,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啊。”贾充继续说道,“司马家之所以能够拨乱反正,更多要归功于当年曹丕建国时立下的‘刻薄宗亲’的规矩。大难临头之时,不靠自家兄弟,难道还想指望外人帮你不成?”

听了贾充的话,司马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当年曹丕与曹植、曹彰,为了这个世子的位置是争的你死我活,再加上登基之后那些叔伯兄弟对他颐指气使让他很没面子,气量狭小的曹丕于是便绞尽脑汁地要对自家人动刀子,对所有皇室宗亲都极力打压——他们虽然能够封王封侯,却并无统兵之权,只能象征性的带百十来个老兵,而且这些王爷还时刻受到监视,活动区域仅有三十里,无诏不得进京,互相之间更不能往来,名义上是王爷,实际上连囚犯都不如,因此在司马氏篡权的过程中,他们虽然气愤,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而无能为力,最后一个一个都成了他们司马家的刀下鬼。

“嗯……”司马炎沉吟了一会儿,“那汉高祖封了那么多同姓王,不也遭受了七国之乱吗?”

“那是景帝和吴王的私人恩怨没处理好,才酿成了这国家动乱,若是诸王之间兄友弟恭,自然会是一派繁荣祥和的气象啊。”贾充解释道,“退一步说,即使有这七国之乱,不是也不影响两汉国祚四百余年嘛!”

“贾爱卿此言,也不无道理啊,诸位觉得呢?”司马炎已经被贾充给说服了,开始征询其他大臣的意见。

“臣认为确实是这个道理。”

“臣也认为,应当效仿汉高祖。”

……

群臣纷纷对贾充的提议表示了赞同,司马炎也就不含糊,封爵之后,当场就封了27个司马氏的宗王。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也不断封王,终司马炎一朝,总共封了57个王爷,冠绝古今,而且每个王爷都有少则数千、多则上万的兵马,在自己的封国里又有极大的权力,俨然是一个个占山为王的小朝廷。司马炎以为这样会得到这些宗亲们的鼎力支持以保江山千秋万代,却没曾想到这会给他的国家带来比曹魏更大的祸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