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开天万世太平> 第四章 顺势与逆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顺势与逆境(1 / 2)

“咦,你这小子,天黑了,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又出去作什么了,三天两头地不见面,莫非看上了那家的姑娘”王华坐在大堂正厅的板凳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怀揣一种聆听圣贤教诲的心境、心态在翻阅书籍边翻阅边说着刚回家的王守仁

【王守仁】慢条斯理地向着这位老父亲回答着:“不要这么说我,我也有正事要做,你每天看着两本破书,还非得讲究个姿势看,其实我感觉,所谓【“读书的正确姿势”,是忘掉“姿势”,摆脱消费主义的和形式主义的束缚,探寻“知识”,回归对知识的尊重,对真理的追求。这些,才是任何时代都是须臾不可放弃的坚守。】你每天这个之乎者也,那个之乎者也,不思进取,老是走老一辈的路子,没有自己的思想”

只见【王华】一语不发,把书本“啪”地一下拍到了桌上,立马从板凳上站了起来拽着王守仁的耳朵说:“你这小孩,怎么这么不思进取呢!你吃的亏还少嘛!你看看你这几年,考了两次了,啥玩意也不是,我让你板正姿势读书,你就不听,你要是早听了,还至于这样嘛!”

“唉,罢了;抓紧准备准备,当今圣上【武帝】明天御驾亲征回来了,沐浴更衣下,明天去迎接”【王华】把手放了下来,径直地向门口走去。

第二天:

京城城内外盛行迎接,迎接这位从北疆沙场征战班师回朝的【武帝】;

礼乐从城外10里外排到了皇宫内;

两边的百姓有序地站在路两边时不时抬脚遥望着;

京城内外的大臣们穿着鲜艳的官服站在路两边拱手站立;

郊外处一面大旗朝向京城而来;

【武帝】穿着红色衣服,骑在马上缓缓驶来;

现场鼓乐喧天,百姓和官员摩肩接踵、项背相望、比肩继踵,官员冠盖如云,两边的百姓热烈欢迎,他们是打心底里的欢迎,这位帝王开创了一个大好盛世

“麻烦让一下、让一下、谢谢,让我看看”【王守仁】像个猴子似的在蹦跳着左瞧瞧右往往

只见王守仁在人群中窜来窜去,像个小孩似的在眺望,没错,他给人的感觉就像个孩子似的。

“臣等与万民恭迎圣上凯旋回驾”众百官和百姓纷纷下跪了起来

【武帝】立马跳马下来,急促地向百姓和文武百官走了过去:“百姓们都快起来、快起来,不要跪着”

“爱卿们也快快平身,孤人在外征战半年有余,朝堂大事有劳各位爱卿辛勤的扶持了”【武帝】诚恳地说

“圣上言重了”众百官齐回:“这都是我们朝民应做的事情”

“叔父”【武帝】拉着王华的手问候

“大爷爷最近安好”【武帝】拉着王华的手问道

武帝所说的大爷爷正是【王天叙(xu)】曾经随【宪帝】北疆御敌,乃【宪帝】之师,文武双全的一位大儒,且也是镜玄界的修行高手。

“家父最近好着很呢”【王华】毕恭毕敬地拱着手回答着

【武帝】再次问:“守仁这孩子呢?”

“可别提了,三天两头地不回家,昨天晚上我还把他说骂了一顿呢,刚才还在这呢,这一眨眼功夫,又不知道窜哪里去了”【王华】拱手行礼,表情无奈的说着

“我在这呢,在这呢”【王守仁】从人堆里冒出来、举着单手出来

【王华】瞬时把脸回过去,那种感觉就跟丢人丢大了似的

【武帝】松开王华的手,一把把王守仁拉了过来说:“你这小子,是真不让叔父省心啊,这么大个人了,能不能有个正经形,来牵匹马过来”

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皇宫驶去,百姓和文武官员路边夹道欢迎

鞭炮鼓乐声一直响声到了晚上

转眼间,暮色降临,武帝在京城皇宫内设宴,与众臣共享

皇宫的建筑,金黄的琉璃瓦在月光和灯火的衬耀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宫殿金顶、红门,这古色古香的格调,使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

宫殿正门那飞檐上的两条龙,金鳞金甲,活灵活现,似欲腾空飞去。

大殿的四周,古树参天,绿树成荫,红墙黄瓦,金碧辉煌。

华清宫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

殿外正中间的金漆雕刻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武帝】。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深深宫邸。

路的两旁灯火通明。

台桌上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涔涔、钟声叮咚。大殿四周装饰着倒铃般的花朵,花萼洁白,骨瓷样泛出半透明的光泽,花瓣顶端是一圈深浅不一的淡紫色,似染似天成。

宴会进行的热闹而流俗,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席间觥筹交错,言语欢畅,其乐融融。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人人都无聊得紧,彼此之间不过寒暄敷衍,歌舞升平不假,却是宫中数见不鲜的东西,让人只烦不奇了。

【武帝】坐在殿外正中间的金漆雕刻龙宝座上,向着在右边的王华示意了一下。

“叔父,守仁岁数也到了,该娶亲了吧”【武帝】端着手中的酒杯问这面前的文渊阁统领王华

“圣上,臣下也在为他捉急呢,小儿那么调皮,恐怕这朝堂之上没有那户人家与结为联姻的,莫非圣上说这话是有指定的人家许配了”【王华】弯着腰,两只手握在一起,轻声细语地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