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杯酒敬狼烟> 第一章 朝阳东升(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朝阳东升(一)(2 / 2)

赵德康在进了寝宫的院门后又是加快了速度,站在寝宫大门的两位内侍在行完礼后赶紧开始推动大门。赵德康进了寝宫后径直走进位于左侧书房旁的卧室内,床上躺着的面目清秀稚气未脱的男孩便是赵德康同父同母的弟弟七皇子赵德靖。此时赵德靖还未睡着,看到走进来的赵德康便轻轻喊了声“哥哥”。

赵德康走到床边坐下,用手抚摸着赵德靖的额头,轻声的问道:“小靖现在还难受么?”

赵德靖轻轻摇了摇头,“不了,喝了张太医熬得药就好多了,就是药很苦。”

赵德康闻言轻笑了一下,将盖在弟弟身上的被子往上拽了拽,“小靖乖,喝了药要早点睡,明天起来好了,哥哥就陪你玩一整天。”

赵德靖听到这句话后使劲点了点头,原本暗淡的眼神瞬间充满了光彩,可是片刻之后却又暗淡了下来。“等哥哥当了皇帝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时间陪我玩了?”

面个弟弟这个问题,赵德康坐在床边楞了许久。父皇在心里将母后的仙逝怪罪到刚刚出生的弟弟头上,对弟弟向来是鲜有照看,更别说陪弟弟嬉戏玩闹,所以弟弟才会认为自己当了皇帝就不会有时间陪他了。“怎么会呢,哥哥不管当不当皇帝都永远有时间陪小靖的,小靖乖,早点睡,明天好了就能和哥哥玩了。”

“嗯——”赵德康在听到哥哥这样说后终于是心满意足的闭上了眼睛,嘴角都扬起了一丝笑意。

赵德康就坐在床边看着渐渐睡去的弟弟,心里思绪万千。许久,在确定赵德靖睡着之后,赵德康轻手轻脚的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看到外面雨开始渐渐小了,似乎一会就要停了,他望了望锦阳宫的方向,轻声地关上了窗转身走出了卧室。

————

三朝老臣马上就要成为四朝元老的李衡在出了皇宫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并吩咐府里下人们等雨停就开始准备几个小菜和一壶酒送到自己的书房后,就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望着窗外的雨。

李衡是扬州岐城人,家里世代都是武行,李衡的父亲李专更是在大宋开国八将石复手下因战功做过校尉一职。可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觉得国家过分崇武只会重蹈前朝乱世的结果,因此在位期间极为重文轻武,所以在李专卸甲归田之后只是因为校尉之职才在岐城府的平阳县谋了个衙门护卫的公职,每月领着五两的俸禄,李衡一直记得童年每到春节万家欢庆的时候自己父母总为无钱置换新的绸缎衣物发愁。所以后来李专下定决心让李衡不能再跟自己一样,送他去了平阳的县城学院读书,以求日后科举高中入仕。但李专不知道的是,自己经常给儿子讲述自己的军旅生涯和战场上的风云人物都在李衡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李衡懂事的从没有跟父亲说过自己对沙场的向往。李衡天资聪慧,很快便在书院中脱颖而出,十七岁时由县城书院院长推荐参加府试,之后更是州试、京试一路轻松高中,最后获得殿试榜眼,在皇学宴上发表政见时更是被宋太祖大为赞赏,被封为民部少廷破格留在了京城。宋太宗盛元七年的时候,胶州屡受南梁的侵扰,加上当时山越与汉族矛盾激烈导致匪患不断,时任地方官员束手无策,宋太宗便准备在京城中挑选一位能力出众的官员到胶州主持大局,可胶州是远离京城的偏远地区,更是发展落后的苦贫之地,自然无人愿意去。正当宋太宗为此苦恼的时候,当时已经是从二品户部侍中的李衡主动请缨,因为李衡行事得体,办事周到素来就被宋太宗器重,见他主动请缨,当然大喜过望,应允了李衡要独揽胶州内务和军政的要求当即封李衡为胶州知州兼胶州军督,即刻赴任。李衡到了胶州之后便首先着手整顿内务,将胶州仙缘县一分为二,成立山越县,由山越自己选出德高望重之人担任知县自治,以此安抚山越,同时建立山越与汉族的农商交往,设立山越汉族平等的刑法,很快就平定了山越的匪患问题。之后的李衡又从山越和汉族中精选壮士成立胶州护卫军,不看出生只看战功,在没日没夜的操练两个月后,李衡亲自带着这只护卫军奔赴胶州与南梁交界处。李衡指挥着作战勇猛的护卫军很快取得了三场对南梁军队的大胜,当时的南梁皇帝陈惜朝被迫遣使来宋求和,这件事让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李衡在大宋朝廷名声大造。在胶州为官的三年,李衡将胶州治理的井井有条,胶州的农业商贸都是蒸蒸日上,而南梁也是再不敢来犯。到了盛元十年,户部尚书一职出现空缺,宋太宗当即召李衡回京封官,李衡也正式进入了大宋的权利核心正一品大员的队伍,此时的李衡也才刚刚而立之年,是大宋朝成立以来最为年轻的非宗亲正一品。盛元十四年秋,北魏联合西夏,由北魏大将军元和率领二十五万魏夏联军进犯宋朝,不到三月时间先后攻破了梁州和咸阳两座大城,一时间宋朝朝野震动,国内更是人心惶惶,已经担任一年兵部尚书的李衡主动请求作为担任这次支援前线大军的主帅时任太尉的孙时世的副将随军出征。到了前线,魏夏联军已经攻打到离汴京不足千里河东城,李衡分析了局势后就向孙时世建议说道敌军如今接连胜利,士气正盛,正面迎战恐怕胜算不大,而元和推进过深,如今秋收即将结束,我军只要利用高城深壑死守至入冬,待敌军粮食不济,士气跌落就是我军反击之时。孙接受了李衡的建议,坚决死守河东,等到了入冬的时候,魏夏联军果然粮草开始不足,又因为大军迟迟未能突破河东导致士气涣散,最终被孙时世找到机会一次突袭打的大败,元和也在乱军中被宋军射杀。宋军此一役斩杀魏夏联军八万,俘虏七万,同时收复了梁州和咸阳。班师回朝后,孙时世向宋太宗表明了李衡在此战中出谋划策屡出奇计,是取得大胜的最大功臣,宋太宗很是开心,当即封李衡为中枢台枢密使,而三十四岁的李衡当上这个掌管大宋军队调动的职位,基本意味着李衡将来必定会位居三公之一,是下任太尉的不二人选。果然在盛元二十二年,孙辞官归乡,李衡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宋朝的第六位太尉。第二年春,宋太宗忽然病重,西夏皇帝李狄又乘机亲率大军十六万进犯宋朝边境,当时已经代理朝政的赵真便命李衡统率十万大军前往迎敌,两军最后在梁州的岐山对峙。李衡抓住岐山那一年入夏时节大雨连绵数日不停的时机,在深夜率军冒雨袭营一战功成打的李狄狼狈逃回,而后乘着士气高涨率军连下西夏五座城池,李狄最好无奈只好向宋朝割地称臣,李衡方才罢兵回朝,这一仗,真正让李衡的名声开始在整个天下传遍开来。在这一年冬天,宋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后驾崩,赵真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德和,李衡此时已是丞相兼中枢台御台使,一人便掌握着整个宋朝的一半权利。德和十年春,也就是赵真因为光德皇后荒废朝政的第二年,北魏大将军元孝借着会猎的名义在宋魏边境集结了十万军队,然后奇袭了燕州,很快便击溃了宋朝在燕州的守军,又在泰岳城外打败了太尉武春阳前来御敌的大军,武春阳只能一边退守泰岳城一边派人回朝求援,已经做了四年太傅专心指导皇子学业的李衡再次临危受命领军十万前往泰岳。李衡率军赶至离泰岳还有百里之遥的正康时,在夜里率领一万轻骑兵连夜赶路在第二天的黎明前奔到泰岳联手城里武春阳的守军突袭魏军,大败魏军,李衡带着五万宋军不分昼夜的追了残余魏军数百里,直接让魏国的精锐军队魏武卒死伤殆尽,使得宋朝邻国中实力最强的魏国在之后赵真不理朝政宋朝内忧外患的八年里都无力进犯宋朝。

李衡半坐半躺的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大雨,想到如今风雨飘摇的大宋,叹了口气,转头望向身后墙上挂着写着“定军安民”的牌匾,那是赵真在李衡大败李狄班师后亲自出汴京城门迎接李衡,回到皇宫后亲手写下赐予他的。望了一眼后,他起身拿起书桌上的毛笔在纸上缓缓写下“安天下望己身”六个字后又靠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雨,仿佛想起了那年冒雨夜袭西夏大军的场景。

等到雨刚停,府里的下人们便将准备好的酒菜和一张四方小桌两张檀木椅子一同带进书房内摆放好后陆续退出了书房。又等了一会,屋外传来了一声“老师,我来了。”李衡听到后赶紧回到“大殿下请进。”,等的人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