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国枭雄志> 第二十一章新人换旧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新人换旧人(1 / 2)

晋阳,首府内。

一代新人换旧人,并州主,李唐端坐首位。

他英姿神俊,罕见的卸下了沉盔重甲,身穿诸侯冕服,腰佩四彩赤绶,顶戴七旈冠,庄严肃穆中,更添一丝威严。

殿中文武,同样头戴贤冠,宽身束袍,外佩挂丝绶。

在这个制度森严的封建射会中,衣冠这玩意,是很有讲究的,也很有学问。

有人可能会说了,不就是带个帽子和穿个衣服吗,有什么讲究,你是不是又开始忽悠人了。

正所谓,衣食住行,衣冠服饰,冠为服饰的一部分,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封建朝廷自然要严加管理,以体现人种尊卑。

冠释名贯也,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进贤冠、法冠、武冠、建华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樊哙冠等等多不胜数。

以长冠为例,本作刘氏冠,乃刘邦尚未发达时所制,材料用竹皮,仿楚冠制成。

后汉书.舆服志:“长冠,一曰斋冠,高七寸,广三寸,促漆纚为之,制如板,以竹为里......民谓之鹊尾冠,非也,祀宗庙诸祀则冠之......此冠高祖所造,故以为祭服,尊敬之至也....”

至汉八年公元前一九九年,刘邦贵为九五天子时期下令:“爵非公乘以上,毋的冠刘氏冠。”

即有军功爵八级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戴刘氏冠,一般人是不允许戴了,想戴可以,那要看你的脑袋够不够硬,够不够那个分量。

所以在这个时期,戴帽子,是有讲究的,戴错了,戴歪了,戴不明白了,那就就要小心你的脑袋,看以后还有没有机会搓饭,或者在继续戴帽子。

春秋时期男子直接把冠罩在发髻上,秦及西汉在冠下加一带状的頍与冠缨相连,结于颌下,至东汉则先以巾帻包头,而后加冠,这在秦代是地位较高的人才能如此装束的。

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二十岁,有身份的士加冠,没有身份的庶人,不允许戴冠。

但架不住百姓的创造力丰富啊,既然有的东西不允许戴,那他们就另辟蹊跷,弄了个裹巾,这是底层百姓另辟蹊跷的一种形式的戴帽。

秦时以黑巾裹头,称为黔首,东汉末如袁绍、孔融等都以幅巾裹头,帻是战国时由秦国兴起的,用绛帕赤钵头颁赐武将,只把鬓发包裹,不使下垂。

然你以为自己造了个另一种形势的帽子,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戴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时至当今大汉,戴头巾也开始进化了,开始有讲究了,文官的冠耳长,武官的冠耳短。

巾覆在顶上,使原来的空顶变成屋,后来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顶状的称为介帻,跨于介帻之上的冠体称为展筒,展筒前面装表示等级地位的梁。

呈平顶状的称平上帻,身份高贵的可在帻上加冠,进贤冠与长耳的介帻相配,惠文冠与短耳的平上帻相配,平上帻也有无耳的,帻的两旁下垂于两耳的缯帛名为收。

当世经学家,蔡邕在独断中讲:帻是古代卑贱执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馆陶公主家见到董偃穿着无袖青襟单衣,戴着绿帻,乃赐之衣冠,汉元帝额上有壮发,以帻遮掩,群臣仿效,然而无巾。

比如老前辈的王莽无发,就把帻加上巾屋,将头盖住,有莽秃帻施屋的说法。

这个时期,成年的帻是空顶的,即未冠童子,帻无屋者,文官在进贤冠下衬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大汉出现了前低后高,即颜题低,耳高的式样,称为平巾帻,普通百姓弄出来的巾,演变成代表身份标志之后,便已经不允许他们戴了。

说来讽刺,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百姓每弄出一样新事物,朝廷或者当朝的天皇老子,总是会想办法给他划分个等级,严格限制住,甚至不允许出现新的事物,严重的扼杀了民众的思想与创造力,中原王朝科学难出,是有文化根由的。

冠是区分等级,是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其中名目太复杂,这里就简单说一下冕冠,这种冠是皇帝和王侯以及公侯卿大夫等人才能穿戴的,一般在正式场合出现。

冕綖长一尺二寸,宽七寸,前圆后方,冕冠外面涂黑色,内用红绿二色。

皇帝冕冠十二旒,系白玉珠,王公诸侯七旒,系青玉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各以绶采色为组缨,旁垂黈纩。

正式场合戴冕冠,亦要穿冕服,与蔽膝、佩绶各按等级配套,用织成料制作。

也就是说除了帽子有讲究,衣服也是有文化的,人可以不戴帽子,也可以不穿衣服,但两者相较如何。

所以相对于冠的宽松,封建朝廷对于服饰的规定,却更加严格,也更加森然,正式场合文武官员要在袍服外佩挂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是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饰物,盖住装印的鞶囊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

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帝皇黄赤绶四彩,黄赤绀缥,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同,诸侯王赤绶四彩,赤黄缥绀,长二丈一尺,三百首,长公主,天子贵人同。

公侯将军金印紫绶二彩,紫白,长一丈七尺,一百八十首,九卿银印青绶三彩,青白红,长一丈七尺,一百二十首,千、六百石铜印墨绶三彩,四、三、二百石铜印黄绶。

自青绶以上有三尺二寸长的縌与绶同彩,而首半之,用以佩縌,紫绶以上可加玉环和鐍,这里的首是经丝密度的单位,单根丝为一系,四系为一扶,五扶为一首,绶广六寸,首多者丝细密,首少者粗。

佩縌就是结绶于縌,意即在佩玉的带纽上结彩组,与绶相连,平时官员随身携带官印,装于腰间的鞶囊中,将绶带垂于外边,绶带一端打双结,一端垂于身后。

环顾殿中文武,李唐心中豪气勃发,一时竟然有些自得意满的飘飘然,感觉有种人上人的感觉,真真切切的凌驾于这个时代大众之上。

若不了解时代的规则,自己或许觉得王侯也就那样,只不过是有种没种的区别,但是真当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老子这身衣服也是很牛逼的,不是谁想穿就能穿的。

比如殿中文武,只能头戴高贤等冠,而李唐却可以头戴冕冠,再比如老子可以穿四彩冕服,而文武只能穿戴丝绶礼服,不可僭越。

所以这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若无人屠之心,争雄之胆,李唐终己一生,也别想穿上这身诸侯冕服。

严格来说,以诸侯的身份,穿这一身七旈冕服,也算是僭越了,一般的诸侯若敢这么穿,估计都活不过几天。

这可不是夸张,因为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射会中,穿什么,戴什么,什么颜色,什么材质,什么样式都是有明律个规定的,僭越的下场吗,自己明白。

在这个封建等级森严的时代,王亲、诸侯、公卿、贵族、百官、百姓、乃至奴仆穿什么衣服,什么材质的,什么样式的,什么颜色的,甚至穿与不穿,都给你规定的死死的,让你体会一下什么叫绝望。

你若敢在这个时期整个什么非主流,弄个花里胡哨,那就等着去最底层体验一下什么叫森严吧。

封建射会,服饰这种与百姓日常相关的东西,自然成为了一种标榜同治阶级身份的象征,这里不但大汉有所体现,甚至贯穿了整个封建历史长河。

商周时,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阶梯式宗法等级制度,以明示官职上朝、公卿外出、后嫔等的上衣下裳各有差等。

并对衣冕的形式、质地、色彩、纹样、佩饰等做了详细的明文规定,成为周代礼制的重要内容,这个时期封建还只是雏形,还没有那么多的法家大能,也没有那么多的变法改革,所以没有那么森严。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个时期,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制度下,生活在不同的土地上,有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习俗,若细究起来,还真不好说。

服饰从万古一帝,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传承万代,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

秦代国祚甚短,只有十五年,除了秦始皇按阴阳五行思想规定的服色外,一般服色仍是沿袭战国的习惯。

秦国本处西陲,向来不如中原的繁文缛节,服装样式较简单,而且开始将古代做为常服的袍,正式穿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