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守藏(下)> 第27章 不为瓦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不为瓦全(2 / 2)

从北平南迁国宝文物的时候,战火还没有波及铁路沿线,火车在中原行驶还比较安全。可是这次不同,就连现在,头顶上都经常呼啸着日本战机,炸弹随时都有可能掉落,而铁道线更是战机徘徊的重点范围。那炸弹掉下来的时候,在平地里连躲都没地方躲。走水路若是有个万一,跳到长江里或许还能捡回条命。

张卓停下脚步,低头认真地看向自家娘亲,一字一顿地说道:“娘走水路,我也走水路。”

“你!”徐慧推了一下张卓,可这臭小子也不知道是吃什么长大的,还不算厚实的胸膛坚硬如石,怎么推都推不动。她要是能走水路,还跟这臭小子吵什么吵?文物里的字画因为件小比较轻,走的都是铁路,她身为字画组的副组长,怎么可能离得开?

推了半天,徐慧终于颓然放弃:“早知道,就生两个了。”

她师兄孟袁兴也走,跟着火车走,两个儿子就扔硬币决定谁跟老爹走,另一个就走水路。万一有个好歹,起码还能留个念想。

不过,攥着自己手腕的手掌,虽然还不够有力,但依旧能给予她继续前行的力量。

徐慧怅然一笑。也罢,在这样的乱世,在一起也好。

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张卓见母亲情绪稳定了下来,便带着她继续往浦口火车站前行。

浦口的码头和火车站都已经挤满了难民,车票和船票都一票难求。有车票的人都行色匆匆,没车票的人都四处张望着寻找机会。

今天从铁路和水路运走的文物,都是这大半个月来,每天一点点地从下关码头陆续运到了浦口。今天两批文物会同时从浦口的码头和火车站离开。虽然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还是有一些文物留在朝天宫里没法带走,也有一些同事坚持再留几天,看是否还能找到机会把那些文物运走。

能早点走,实在是太好了。

虽然这样想,对不起留下来的那些同事,但张卓已经隐约感觉到局势的不妙。还好母亲要跟着字画离开,没有要求留下来,否则他就是打晕都要把母亲带走。

至于陆路还是水路,张卓并不觉得有太多的区别。在这个乱世,谁能猜得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全凭运气吧。

张卓带着母亲,走过堵得水泄不通的火车站门口,从偏门绕了进去。还好当年文物南迁时,在浦口一带住了大半个月,他对火车站熟到不能再熟了。

专列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还在等大家集合。张卓在登记的本子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便率先上了火车。

“徐姨,我们可能要提前出发,迟则生变。”沈君顾拿着本子,尽量让自己显得轻松。但他怎么都舒展不开的眉头,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

徐慧看了眼递过来的本子,又看了眼说什么都不下火车的儿子,叹了口气,提趣÷阁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顾渊坐在码头附近的一家茶馆里,望着江面上停着的两艘货轮缓缓起航,长长地出了口气。

因为上海战区的失利,在十月底的时候,国民政府其实就已经开始西迁重庆。大部分政府官员都在第一时间携家带口地逃往内地,但凡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得出来南京守不住了,沦陷只是时间的问题。

顾渊自然也看得出来,可是他却不能一走了之。

因为他的那个笨蛋弟弟,居然还在南京,说什么都不走。他即使利用职权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也无法凑到足够的货轮把那些文物一批就运走。而那些死脑筋的老古董,居然谁也不肯先离开。

幸好那个方少泽弄来了火车的配额,虽然还有一些文物留在南京,但也在他们可以承受的损失范围内,而且政府留守的部门也会积极调派货轮配合西迁。

“长官!这是今天的报纸。”跑下去买报纸的下属一身汗,军装都被人拽松了两颗扣子,可见浦口现在有多乱。

顾渊接过几张薄薄的报纸,随意翻看了一下。

在今天,国民政府才正式宣告移都重庆,其实该走的早就已经走光了。政府宣称已经设立了南京卫戍区司令长官,统帅文武机关及全市民众做守土自卫的打算。所有报纸都写着要坚守南京抗战到底的言论,但实际上,所有政府机关都忙于迁到重庆,根本没人对如何驻守南京有过多的关注。

由于这些虚假的言论和宣传,现在一些市民还抱有不切实际的虚幻和想象,以为南京能守得住。

可实际情况,相当残酷。

顾渊身处高层,能从各方得到情报。据他判断,这样人心涣散的军队,日本军兵临城下时,南京能守住半个月都算不错的了。

所以他才不能像其他官员一样离开,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保证自家弟弟能及时离开险地。而他不用问都知道沈君顾是和文物绑定在一起的,不是一张简单的船票就能解决的问题。

他这样自告奋勇地留守南京,反而赢得了上峰的高度赞扬。当然,估计是高层领导也舍不得他这样的人才陷在南京,曾经多次暗示他差不多时间就可以离开了。

现在弟弟走了,他也是时候出发了。

顾渊把报纸扔在了桌子上,长身而起。他正打算离开茶馆,直接乘下一班客轮去往内地,就发现有两人骑着马,一前一后地沿着火车轨道前行着。因为聚集的人流较多,两人根本骑不快,这样的速度足以让居高临下的顾渊看清楚那马上的人是谁。

岳霆和……唐九?这两人不是在长沙吗?怎么追着铁轨前行?

顾渊愣了愣神,脑海中闪过唐九与沈君顾的关系,忽然想到了某种可能,令他站立不稳地晃了晃。

难不成……自家那傻弟弟,没有走安稳的水路,而是走了危险重重的铁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