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重生1991> 第10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2 / 2)

“从中国吹来了东风。”村井社长侃侃而谈,丝毫也不掩饰内心的喜悦。

据村井社长介绍,他们生产的这种不锈钢一般被作为厨房的建材广泛使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平洋公司生产的这种不锈钢越来越供不应求。特别是在中国,随着商品房建设的力度加大,对这种不锈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他们公司的这种产品有一半通过海运出口到韩国、台湾,其中的七成经过加工后再运送到中国。

“估计今年业绩能够持续好转。”村井社长说。该公司计划今年实行“经营重组的收尾”工作,将逐步摘除公司长期以来累积的巨额赤字帽子。

与大平洋这样普普通通的中小型企业相比,日本的三大钢铁公司的业绩更是突飞猛进。据了解,由于对中国的汽车用钢板和建筑用钢材出口大幅增长,这三大钢铁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新日铁公司2003年度的税前利润将是前一年的5.4倍。

除钢铁以外,去年日本多个行业的对华出口都呈现了两位数乃至三位数的高增长。其中,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20%和90%。日本对中国的机床出口也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0%以上,钢铁、轮胎、化工产品的出口则比上年增长了20%到80%。在数码家电方面,超薄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对华出口甚至比上年猛增了230%。

在旺盛的中国需求的牵引之下,以产业原材料为首,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明显上涨。在过去的一年间,部分钢材价格约上涨了20%,铁矿石为18%,废五金30%多,煤25%,废纸30%多,镍则上涨了2倍多。此外,铜、石化制品的基础原料矿物油、大豆的价格也有大幅上涨。

中日间贸易往来的剧增,还使日本海运业出现了近20年从未有过的兴旺局面,运费也不断上涨。据日本媒体报道,由于出口增加很快,东京码头的集装箱曾一度告急,不得不增加集装箱的订购。

“这些天以来一直太忙。”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负责中国业务的松枝繁部长说。定购钢铁生产设备的询价单如雪片般地从中国发来。日本的钢铁厂虽然已经加大了对中国的出口,但仍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的需求。

随着对中国出口的扩大,企业的生产率先开始出现扩大,企业的经营业绩也由此得到明显好转。据日本大和总研以28个行业、300家主要公司调查显示,2003财年有21个行业增收,其中包括纤维、化学、机械、电子、汽车、是由、零售、货运和游戏软件等,远远多于上财年的15个行业。本财年的特点是有更多的行业开始出现增收,并且有16个行业的增收高于平均水平。

企业经营业绩的好转同时进一步拉动了日本企业新的设备投资的增长。

“设备年龄要比人们想象的年轻”。日本野村证券投资调查部主任研究员伊藤高志说。据他对日本主要100家公司的调查结果发现,日立、东芝、NEC等产业电子类企业有望全面实现扭亏为盈。其中富士通恢复得最快,一下子从上财年严重亏损1220亿日元扭转为盈利300亿日元。

而消费类电子方面也一样。除索尼、Alpine、船井电机外,松下、夏普等公司的经常利润都将大幅增长40%-88%。在经营利润实现增长的同时,这些公司都将致力于设备更新。“各大电子公司的设备投资额都将远高于上财年。”伊藤高志如是说。

《日本经济新闻》对24家大型日本企业的最新调查结果证实了伊藤的说法。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日本24家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商2003年度(2003年4月到2004年3月)的设备投资总额预计将达到1万2000亿日元,比上年度增长70%。

设备的更新和新厂房建设的增加,使得挖掘机、铲车等建筑机械的销量大增。据日本建设机械工业会公布的数据,2003年日本国内建筑机械的产值为5647亿日元,比2002年增加了12%,7年来首次超过上一年。

此外,新的对华投资热潮正在出现。有数据显示,日本80%以上的在华投资企业都已经获利。松下、佳能、日立、三洋等厂家在中国的投资均取得了很好的回报。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已成为这些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不少日本大企业相继都把地区总部从香港等地转移到上海或北京,并在中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

与此同时,2008年中国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将在上海召开世博会,这无疑对日本也形成了巨大的诱惑,众多日本企业蜂拥而入,加大了对中国的投资。2003年日本对中国的投资比上一年增加了20.5%,达到50.5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例如,新日铁和JFE两大钢铁巨头最近就相继在中国设立了生产汽车用高级钢板的子公司。日本的几大汽车厂商也均已在中国开设了工厂,并相继开始了新车型在中国本土的生产。此外,日本零售、物流、运输、通信等服务行业也开始大肆涌入中国。日本的几大超市连锁店都已经决定扩大在中国的投资,增加销售店铺。

在大企业的带动下,日本的中小型企业也开始向中国转移。据日本工商协会中央金库针对3000家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显示,日本中小型企业海外生产比例占总产量的30%,3年后将提高到40%,其中,对华投资设点最多,占41%。投产不满一年的占62%。

中日间的贸易关系将变得越来越紧密,中国在日本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乃至有日本媒体称,中国是日本经济的“救世主”,日本已到了“中国打个喷嚏,日本经济就要感冒的时代”。

对此张季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力还远没有到这样的地步。“日本对美的出口是对中国大陆的2倍。而中国的整个GDP也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影响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最大因素依然是美国,中国还不能称为日本经济的“救世主”。“中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但现在还决不能说中国已成为影响日本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最大因素。”张季风说。

其实除了中国因素的拉动,日本国内消费的推动亦是一个重要因素。超薄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等数码家电产品不仅在对华出口方面增长迅猛,在日本国内也同样迎来了它的销售高峰。

在著名的电器一条街东京秋叶原,石丸电器电视商厦从一楼到六楼出售的全是电视机。自从这家商厦去年11月作为超薄型电视的专卖店开张以来,来这里购物的客户一直络绎不绝。虽然一台超薄型电视机不低于30万日元,但“这种商品很受欢迎。年底如果进货不足的话,会给客户造成很大的麻烦。”该商厦的销售负责人这么说,“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售出5台以上,年底商战后这种趋势也没有缓下来。”可以说,在日本已形成了超薄型电视等数码家电的销售热潮。

目前,DVD、数码相机(含带摄像功能的手机)、超薄型电视机等数码家电已成为日本人消费中的“新三大件”。在年轻一些的人当中,购买数码相机、DVD的已很普遍。而新婚家庭、中老年夫妇购买等离子超薄电视机的也为数不少。

家住日本东京都中野区的高桥太太去年就新购置了DVD和数码相机。数码相机主要是为了记录下2岁女儿的成长经历而买的。而DVD则为他们节省了不少室内空间。以前他们家用的是录像机,书架上摆满了录像带,非常占空间。随着电脑的普及,DVD等数码家电的上市,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有了新的变化。

“把相片存入电脑,不仅保存时间长,查看、存储什么的,也都很方便。”高桥太太说。不过,当时真正打动她的还是因为该数码相机具有摄像功能。与数码相机同样受宠的还有日本的第三代(3G)手机,特别是带有拍照功能的手机更是市场上的新宠儿。

在去年年底,带有拍照功能的手机大大刺激了日本人的消费欲望,乃至部分型号的手机一时脱销。手机专用照相机镜头的生产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截止到今年1月上旬,日本3大电话公司的这款手机的总销量已超过了1300万部,创下了日本手机销售上的一个新纪录。

据日本机电产品协会最近发表的数字显示,如果以2000年1月为100%的话,DVD的普及量到2003年1月增加了710%,数码相机是430%,而超薄型电视机也增加了350%。日本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销路这么好的家电产品了。

“数码家电这种新商品牵引着市场的复苏。这种情况应该还会持续下去的吧。”日本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协会(JEITA)佐佐木会长今年3月底在一次会议上很自信地这么表示。据他介绍,在手机和数码家电产品中,含手机在内的无线通信机器2003年的销量比上年增加了25.3%,含数码家电在内的影像机器比上年增加了22%,都出现了较高的增长。“去年这一年可以说是电子产业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佐佐木会长欣喜地说。

数码家电无疑对刺激个人消费的复苏功不可没,乃至有人把这次经济复苏称为“数码景气”。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日本人之所以敢于放开手脚消费,与就业市场的好转密不可分。据悉,去年12月份失业率从11月的5.2%降至4.9%,这是自2001年6月以来首次降至5%以下。从2003年秋季开始,企业招聘的人数出现稳定的增长。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全国企业招聘信息协会的招聘广告刊登件数已连续5个月比上一年同期增多。感到求职难的人数在大幅减少,完全失业的人数也在逐渐减少。

此外,一些在日本大企业工作的职员惊喜地发现,公司发的奖金较往年有所增加,这是自日本经济萧条多年以来的第一次。

不只是奖金,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好转,日本人的年收入较往年也呈现缓慢上涨的趋势。根据日经产业消费研究所的CFI(ptionForecastingIndicator:日经消费预测指数)显示,去年各收入层的年收入比上一年的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低收入层(年收入不满510万日元)上升了6.7%达74.6,中收入层(510万日元以上、不满840万日元)上升了5.4%,为81.4,高收入层(840万日元以上)则上升了11.4%,达到了98.1。

经济形势的整体逐步好转,与数码家电产品一道共同推动着已萎缩多年的个人消费呈现缓慢回升,这成为日本这次经济复苏的一个亮点。

“一般来说,经济复苏有三个阶段,”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的张季风副主任说,“第一个阶段是指通过出口的扩大或外来的财政投资的扩大带动生产的扩大。”张副主任认为,总体来说,日本经济目前正在进入经济复苏的第二阶段,即企业生产的扩大带动企业设备投资增加的这一阶段。“如果接下来能够持续扩大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的稳定增长,上述任务完成了以后,日本经济才能说是进入了第三阶段,即真正实现经济的自主性复苏。”张副主任如是说。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教授也表示,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日本这次的经济发展步伐比较稳健,虽然不能说日本马上会进入完全复苏的轨道,但总的来说,日本经济是在逐渐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说实话,陈锋内心里对于日本经济的复苏是有自己的看法的,而中国增加对日的进口这一点,陈锋也是持保留态度。但总体上来说,日本全国上下对中国确实是友善了许多。

“long,众所周知你现在日本的影响力无与伦比,我希望你能善待自己的这份荣誉,不要在日本一起新的纷争。”布什总统略微委婉的向陈锋表示了自己对日本的担忧。事实上,他真的担心陈锋这次即将成行的日本之行再次发生什么事端,从而导致日本新一轮的大规模暴乱。混乱的日本便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美国需要的是听话的国内政治稳定的日本,用它来牵制中国大陆的崛起。但是现在中日两国表现出和平共处友好共同发展的合作姿态,这也是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总统先生,你的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非常珍惜自己在日本获得的荣誉,我自己本人绝对不会去做有损自己荣誉和不利于日本治安的事情,相信你也知道日本上次爆发的两次骚乱虽说是因为我个人的缘故,但主要还是因为日本那些极右翼团体试图杀害我的原因,那些喜爱我的歌迷为此激愤,也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对此我只能说是遗憾而已。只要这次即将到来的日本之行,日本那些敌视我的团体,不对我做出过激的行为,我相信绝对不会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生。”

陈锋说完这些话后,翁总理也是强调道:“我相信陈锋所说的,日本国内之前的骚乱不能怪罪于他。他是我们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的使者,我相信他也是出于这个目的,才会再次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去往日本。”

布什总统也知道自己刚才的话有些欠妥,考虑到自己还要陈锋帮忙,连忙补救道:“是的,long的出现,使得你们中日两国的关系大为改善了许多。而日本那些极右翼团体在对待long的问题上实在是有些过了,对此我本人也是非常看不惯的。尤其是针对long的几次阴谋,在我看来是非常卑鄙的行为。”

“谢谢总统先生的理解。”陈锋点头表示感谢。

布什突然说道:“long,说实话,我本人是不希望你近段时间内去日本的,因为如此对你的个人安全有些不利。我收到消息说,日本极右翼组织正在策划新一轮针对你的阴谋,你可要小心了。”

听闻布什总统这个突然警告,陈锋一时间还真的是非常吃惊,换了其他人说这样的话,陈锋不一定会重视,但说这话的是美国总统,陈锋可不认为他是在开玩笑,尤其是在这种场合。而布什当着在座其他人的面,尤其是翁总理的面,对陈锋提出这样的警告,很显然是想卖陈锋本人和翁总理一个面子,让两人都欠他一个人情。一份消息,两份人情,不得不说布什总统的“精明”了。(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