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br>
内阁首辅范景文和户部尚书谢三宾展开了讨论。</br>
论来论去,范景文罕见的落入了下风。</br>
不过他没有气馁,而是对着崇祯说道:“陛下,强制推行货币改制乃是一件损害天下百姓的行为,内阁绝不会同意。”</br>
不等崇祯说些什么,谢三宾便抢着提醒:“范阁老,内阁可不是由你一人说了算。”</br>
范景文不慌不忙的说道:“内阁确实不是我一人说了算,但我是内阁首辅。内阁若是同意,我便辞去这首辅之职。”</br>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安静下来。</br>
除了崇祯,所有人都看向范景文。</br>
内阁首辅乃文臣之首,是天下读书人穷极一生而追求的目标。</br>
范景文为了抵制强制推行货币改制,竟然赌上了自己的前途。</br>
他是随口一说,还是真想这么做?</br>
众人先是互相对视,随后在人群中寻找其他几位内阁成员的身影。</br>
当内阁内部出现意见不一致时,有两种做法。</br>
一是意见相悖的人分别上疏,请皇帝定夺。</br>
二是内部投票,少数服从多数。</br>
范景文是内阁首辅,一票可以当两票。</br>
这也是他的底气所在。</br>
现在大明朝内阁成员分别是内阁首辅兼工部尚书范景文,户部尚书谢三宾,礼部尚书黄锦,吏部尚书邱瑜,兵部尚书王家彦。</br>
当着众人的面,内阁开始投票。</br>
黄锦和王家彦第一时间表态弃权,不参与这件事。</br>
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谢三宾和邱瑜同时举起了手。</br>
他们的意思很明确,同意强制推行货币改制。</br>
范景文盯着邱瑜的眼睛,难以置信道:“你...你竟然...”</br>
邱瑜双手抱拳:“抱歉!”</br>
两票对两票,看似没有分出输赢。</br>
实则已经分出了胜负。</br>
不知是赌气还是为了名声,范景文黑着脸转过头看向崇祯:“陛下,臣有一事相求。”</br>
“阁老请讲。”</br>
“臣生于万历十五年,到今天已经六十有五。现在辽东已经平定,朝中大局也已稳定。臣眼花耳鸣,本想继续帮陛下处理朝政,可有心却无力!臣请求告老还乡,望陛下恩准。”</br>
见范景文真的主动请辞,满朝文武顿时发出了惊呼声。</br>
“范阁老竟然来真的!”</br>
“可不是嘛,说辞就辞!”</br>
“范阁老在这个时候向陛下请辞,有威胁陛下的嫌疑。”</br>
“大伙都别说了,还是静观其变吧!”</br>
一阵嘈杂声过后,大殿内又恢复了安静。</br>
所有人的目光都从范景文身上转移到崇祯的身上。</br>
他们要看看这位大明皇帝打算如何处理。</br>
毕竟范景文兢兢业业,给大明和崇祯解决了很多麻烦。</br>
崇祯自始至终都很平静,内心没有泛起一丝波澜。</br>
因为范景文请辞这件事早已在他的意料之中。</br>
范景文为什么要请辞?</br>
一是年纪确实大了,有些干不动了。</br>
与其待在朝中明争暗斗,不如趁着还能动风风光光地回乡养老。</br>
第二个原因是名声。</br>
这也是主要原因。</br>
范景文是一个在乎名声的人。</br>
对范景文来说,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朝廷不但收编了蒙古西土默特部和鄂尔多斯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