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祯眼里没有真正的贤臣。</br>
贤时便用,不贤便黜。</br>
什么是贤?</br>
干好本职工只能勉强及格。</br>
在嘉靖皇帝眼里,能搞到钱的人是贤臣。</br>
但是在崇祯眼里,这只能算半个贤臣。</br>
能搞到钱但又不掠之于民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贤臣。</br>
有人会说货币改制就是从百姓手里搞钱,就是掠之于民。</br>
但问题是...百姓手里才几个钱?</br>
他们本就不多的钱大部分都是铜板,很少有现银。</br>
绝大多数银子都在士绅,地主和商人的地窖里藏着。</br>
货币改制有两个目的。</br>
一是统计货币总量,二是从士绅地主商人身上割肉。</br>
崇祯二十五年六月初八,早朝。</br>
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向崇祯汇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br>
崇祯一如既往地选择不见。</br>
接下来是第二个环节:处理边关急报。</br>
边关有很多消息,最重要的当属辽东大捷。</br>
兵部尚书王家彦念完塘报后,在场的大臣们立刻向崇祯道贺,随后互相道贺。</br>
道贺结束,开始讨论后续的治理问题。</br>
打辽东易,治辽东难。</br>
平辽大军来自全国各地。</br>
他们早晚是要返回原籍的。</br>
在他们离开前,需要在辽东建立起一套成熟的预警和防御体系。</br>
预警靠长城附近的放哨兵,防御需要卫所。</br>
设立卫所的前提是有足够的人口。</br>
没有人全都白扯。</br>
经过连年的战事,那里的百姓已经十不存一。</br>
根本无法设立卫所。</br>
为了尽快稳定当地的局势,只能向那里迁徙百姓。</br>
这需要大量的钱财。</br>
另外,由于人口少开垦的土地也少。</br>
当地的粮食产量不足以供应大军。</br>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从关内调粮运往辽东。</br>
这也需要大量的钱。</br>
随着探讨的深入,遇到的麻烦也越来越多,尤其是钱的问题。</br>
为了不影响朝会进行,众人约定回去仔细斟酌后再讨论此事。</br>
主持会议的范景文见状宣布讨论下一个问题:是否入朝追击建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