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历史军事>三国之天龙大帝> (转)三英战吕布,阴谋还是阳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转)三英战吕布,阴谋还是阳谋?(2 / 2)

又战到三十合,两员将战不倒吕布。刘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时!”(注:此处描写见罗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一之《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毛本《三国演义》中将此句删去了)——很显然,刘备是看到关、张二人战不倒吕布,这才冲上去

“掣双股剑,骤黄骠马,刺斜里去砍”,分明对吕布是欲除之而后快,何来放水之嫌哉?

可惜就这样,最终也没能擒杀我们可爱的小奉先,吕布迅速在三人之中寻找到刘备这个突破点,虚晃一戟,全身而退。

单凭这两点,就不难看出,刘备在客观上没有

“放水”实力,在主观上他也不可能有

“放水”故意。事实上,在《演义》中,刘、关、张三人自出场以来,一直郁郁不得志,起先救了董卓,因为是白身,为董卓所轻视,与诸侯相会时,袁绍给刘备看座时那句看起来挺客气的

“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骨子里仍然透出权贵们的冷漠,待关羽斩了华雄,张飞满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不料却遭到袁术的当头棒喝。

这一连串的打击,在令人气愤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贵族对寒门的轻视。

名爵,已经成了兄弟三人必需逾越的障碍,要获取更高的名爵,跻身诸侯之列,于虎牢关千军万马之前合力杀死吕布,显然是最为直接的手段。

至于将来,实在充满太多的变数,刘备不是诸葛亮,算不到未来天下三分的大势,以他区区一个县令,哪里还顾得上是不是为他人作嫁衣。

事实上,以十八镇诸侯同床异梦的势态,就算杀死吕布,除了董卓,天下又如何能得以太平?

既是乱世,倘若果真有幸杀了吕布,纵不封侯拜将,至少也是天下闻名,刘备又何愁没有机会逐鹿中原?

因此,笔者以为,

“刘备放水”之说实在是万难成立,甚至可以说,虎牢关前,刘备不仅没

“放水”,反而是为了立功不惜以身涉险,冒死出阵,唯有这样的刘备,才称得上是英雄,也唯因有这样的刘备,才有了人们津津乐道的

“三英战吕布”。至于那些扛着

“打假”或

“厚黑”大旗的阴谋论者,顶多不过是以

“我注六经”的姿态,玩了一回故事新编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