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手上的图纸制造出来的船,有的适合在内河行驶,有的适合在海面上行驶。 薛宝钗当时拿走的图纸就是那种适合在内陆河行驶的船只。当时黛玉还提醒过,但是薛宝钗表示这艘船个子大装的东西肯定多,至于在海面上出现的问题,大不了到时候多准备一些零件更换,而且她手里银子多,用的材料都选择他能选择最好的材料。 也是因为这样,工部的人认为这艘船在内河上行驶是最好的,就不会把图纸送到海军水师这边来,毕竟送过来制造出来也是浪费银子。这是工部的人表示的。 水师的人一听就不干了。什么叫不适合海上行驶?眼前这船在海上行驶的不是好好的吗? 薛宝钗拐弯抹角的表示她制造的这些船材料都是用的最好的,甚至还申请了好多份额的铁,把他以后能使用的铁都已经使用了,甚至容易损坏的地方都制造出了数个零件进行备用的。 水师的人表示不干,他们想看看图纸,适不适合在海面上行驶也是由他们说了算,哪里能是工部说了算,而且他们又不在海面上行驶,哪里知道区别。 黛玉抬头望天,她出门自然不会带图纸,于是只能让薛宝钗把制船厂手里面的图纸拿了过来。 薛宝钗手里面的图纸并没有什么改动。唯一的就是多了好几个装武器的地方。虽然这艘船本来就自带装置武器的地方。不过因为要出海远行,装置武器的地方更是多了几个。 看了图纸之后,水师的人表示这船怎么不适合在海上行驶了,不就是有一部分的机械零件会被海水腐蚀吗?他们换成别的材料不就行了吗?而且上面能装这么多武器。跟别人干起架来,也非常有利于他们进行轰炸。 也就是水师的人背靠朝廷,能够用一些不可多得的材料制造一些机械零件。这要搁其他人想出来的办法,无非就是多准备几个机械零件,在损坏的时候进行替换。 与此同时水师的人还给康熙送去了折纸,表示他们想看一看其他的船只的图纸,想自己进行造船试一试,或许其中有的船就适合在海洋上行驶呢。 怕康熙不同意水师的人一连上了好几份折纸,以至于康熙看见他们的折子就眉头紧皱,最后直接表示让他们去找黛玉,黛玉手里面有所有机械的图纸。 也就是这两年来康熙放宽了。港口不少商人都会出海进行贸易,因此康熙收到的税收也越发的多了起来,国库越加的充盈了,加上九阿哥赚的银子。这才让驻扎在海面上的水师能够有自己的造船的船厂。要不然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用着朝廷给发的船只。 …… 黛玉就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看着围在自己身边的人,于是表示图纸没在自己身上带着,自己也不是精通绘图人,需要稍等几日,她从京城把图纸拿过来。 水师的人这才放过黛玉,并且多次缠着薛宝钗上船玩耍。 好处也不是没有,这些上船玩耍的水师的人直接把船上所有的武器都玩弄通了,并且给薛宝钗带来的人都教会了。 本来薛宝钗还愁船上的武器怎么使用,有没有人教授呢?这下子她十分欢欢迎水师的人多来几次,甚至还打起了水师人员的主意。 毕竟这些人都是在水面上练过的。虽然对经商可能一窍不通,但是在水面上保证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她的人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武器,也没有水湿的人对这些武器了解。 水师的人并不知道薛宝才现在的想法。他们现在正在帮薛宝钗调整船上大炮的位置。 一般人的商船是不允许装置这些的,就算是有武器,也是一些淘汰掉的军队不要的火统,薛宝钗这边完全是因为有九阿哥在,所以才能在船上安装这么多大炮。 只不过这些大炮安装的有些过于明显。水师的人就是把他们移动到隐蔽且不影响行动行走的地方。 于是薛宝钗想在水师撬人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黛玉自然看出来了薛宝钗这个想法,于是表示让她先去问问有没有退役的人员,毕竟直接撬水师现役的人员有些不地道。 另外一边黛玉的信紧急送到了林府,林威连忙找到黛玉装图纸的盒子,送到黛玉手里就不需要他处理了,路上有专门护送八百里加急的人把这个盒子完好无损的送到黛玉手里。 水师为了早点看见这些图纸。特地的安排了八百里加急。 为此累瘫了好几匹马和好几个人。 造船的图纸到了水师的手上面之后,秉承着雁过拔毛的状态。图纸拿走不说,还把薛宝钗造船厂的员工也请走了。 对外表示说薛宝钗造船厂的员工经验比较丰富,有他们加入自己造的船会更快的制造出来。 薛宝钗对此只能是耸耸肩,不过她的船已经制造完成了,就等着筹齐人马出发呢。 只是唯一对不起的就是造船厂已经接了两笔为其他商户造船的单子,现在看来这个单子可能是无限后退了。 不过这笔违约金被水师的人支付了。 好在他们也知道水师的人制造出来更好的船是为了保护他们在海上行商不被倭寇海盗欺负,所以也就是嘴上说说水师有些霸道而已,就立刻找了其他家。 水师的人根据黛玉的图纸翻出来好几艘小船,大船,都是工部的人表示适合在内陆和行驶的船只,而水师们并没有见到的船只类型。 黛玉不管他们选择什么图纸,只是让他们找人临摹了一份,毕竟她手里面的图纸只有一份,可不能送出去。 这个水师的人也知道,于是干脆邀请黛玉在水师的大营里面待几天。 其实他们去林府绘画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水师的人不太信任林府的人,毕竟林福现在刚添了三个新生命,家里面最近的人有些多。 黛玉也能理解,只是不放心的林如海也跟着住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