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秋华年把背篓放在地上,征得孟圆菱同意后,取出两个篮子放在豆腐坊靠窗的长桌上。 他先取了一片柳叶,接着揭开装高粱饴的篮子上的白布,拿起一根糖条,纤长白皙的手指灵巧地动了几下,将柳叶横裹在糖条下端。 嫩绿的柳叶映衬着红玉般的高粱饴,漂亮得像花一样。 “拿柳叶包着吃,干净不脏手。”秋华年给每人递了一条包好的高粱饴。 那些买豆腐的人看着手里精致漂亮的糖,一时不知该如何下嘴。 “这真是高粱做的?多少钱啊?” 先问清楚价格再吃,不然万一太贵,哭都没地方哭去。 秋华年笑道,“一文钱一条,童叟无欺,是什么做的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一文钱?哪有这么便宜的糖? 几个人将信将疑地吃了一口,果真吃出了一点点高粱的味道,还有红甜菜根的味道。 这两样东西都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但从没有做的这么甜糯、这么好吃过,他们只能吃出原料,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做的。 一个戴着银耳环的妇人吃完糖后当即拍板,“一文钱一条是吧,给我来十条!” 其他几人反应过来,也都买了几条糖打算带回去给家里人尝鲜。 秋华年把糖一一用柳叶包好,帮他们放进篮子里,嘴里说着,“这糖叫高粱饴,是我琢磨出来的,以后我每天午后都会来豆腐坊旁边卖糖,想买直接过来找我就行。” 这一下子就卖出了二十三条高粱饴,赚到二十三文钱。 待人走后,孟圆菱摸出一枚铜板递给秋华年,“给我也来一条。” 秋华年把钱推回去,“是不是朋友了?我请你吃。” 孟圆菱嘻嘻笑着,对着阳光观察手里的高粱饴,“这居然真是用高粱做的,真漂亮啊,像花一样。” “我爹和我娘早上做完豆腐回家休息去了,我大哥嫂子在后面磨豆子,二哥驾车去李家村给办席的人家送豆腐,我想给他们都带几个。” 孟圆菱又想掏钱,秋华年按住他,“我今天在豆腐坊里卖糖,就当我借用你家店面的租金。” 接下来,只要有人来买豆腐,秋华年和孟圆菱就会顺便推荐一下高粱饴。 见这种没听过的糖价格便宜,卖相漂亮,还有孟圆菱担保,很多人乐得买一条尝尝鲜,吃完之后,几乎都会再买几条。 等他们回去,将糖的事在邻里间传开,又有人专程来豆腐坊买高粱饴,来都来了,再顺手捎一块豆腐,让豆腐坊的生意也好了一些。 不到四小时,秋华年带来的一百多根糖全部卖完,一共收获156枚铜板。 “我感觉今天至少多卖出去了二十块豆腐,华哥儿你也太厉害了!”孟圆菱兴奋地数豆腐收益。 一块豆腐半斤重,卖三文钱,二十块豆腐就是六十文,捧在手里满满一把。 秋华年把专门留给孟圆 菱的高粱饴递给他,孟圆菱也从所剩不多的豆腐上割下一块,包着草纸硬塞进他的背篓里。 “既然是朋友,我也请你吃豆腐。” 两人推辞间,孟圆菱的大哥大嫂干完活从后院出来,孟圆菱向他们介绍秋华年。 孟家大哥性格憨厚讷言,大嫂却是个风风火火的麻利人,她昨天就听孟圆菱说了秋华年是谁,现在见到人,直接从豆腐上又割了一大块下来,包好塞给秋华年。 “一小块够吃什么,我们家别的没有,豆腐管够,尽管拿回去吃!以后华哥儿你到镇上直接来豆腐坊,千万别客气。” 秋华年觉得,或许是自己前两天让赵氏吃亏丢脸的原因,孟家人都看自己很顺眼。 “谢谢嫂子,那我以后可每天都来打扰了。” “就怕你不来呢!” …… 离天黑还早,秋华年打算在镇上逛一逛,用新赚的钱采购些东西回去。 清福镇四条短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肉铺、调料铺子、布料铺子、香火铺子都有,还有很多人摆摊卖活鸡活鸭、新鲜菜果和手工制作的各种小玩意儿。 秋华年手里有二百多枚铜钱,接下来还能赚到钱,终于可以稍微消费一下了。 他先去肉铺花35文买了一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加了5文买了几根剃了肉的骨头。 转道去调料铺子把生姜、辣椒各称了一斤,花了10文,至于花椒桂皮之类的香料,价格太贵,目前还吃不起。 调料铺子对面是布料铺子,镇上只卖便宜的棉布和麻布,想要绫罗绸缎是找不到的,因为没有市场。 秋华年走进铺子逛了逛,这里的布匹多是朴素耐脏的颜色,没有什么花样。 一匹布长十三米宽一米四,通常能做三身村人穿的短衣。九九和春生身量小,剪裁精细一些的话,连带还没见过面的杜家大郎一起,能给家里每人都做一套新衣服。 麻布一匹150文,棉布一匹400文,秋华年算了算,打算多攒些钱再来。 接下来,他把东南西北四条短街挨个走了一遍,买了一包刷牙用的牙粉,一包皂角,两只装在笼子里的半大母鸡,共花了70文。 最后,他走进了香火铺子。 不是清明也不是中元,香火铺子生意冷清,狭小的店铺阴沉沉的,空气中散布着黄纸和线香的味道。 “要祭奠什么人?”铺子老板在柜台后抬起眼。 “一个夭折了的哥儿。”秋华年回答。 “嫁人了吗?” “不算。” 虽然原主是被卖到杜家的童养夫郎,但到杜家的时候杜家大郎已经游学去了,没有正式办过娶亲宴,也没有拜天地和洞房,所以说还不算嫁人。 老板不知想到什么,叹了口气,“这样的人是不能立坟的,你买一捆线香,一叠纸钱在他埋骨的地方烧了,尽到心意就好。” 秋华年点了点头,“我能借用一下纸笔吗?” 香火铺子有时要帮人写祭表,常备着纸笔,老板没想到这个手里拎着两只鸡崽子的哥儿会写字,犹豫了一下后说,“一页裁好的宣纸三文钱。” n??湦????蝥????葶?n魎???????葶???靻?汑厐?虎? ?乓瑞?籞晛恎晎?????饑?协坛??呻鑞???罧??敧??????げ??抗?虎? ?????豔??葶?羉????虎??????絶葶???????葶坛憐? ?n?浹蝥???≥?乓瑞?浹??虎??葶??葶?乓瑞? 浹蝥?羕??獠???浹葶???乓瑞?浹恙葶?彎??乓瑞????げ????靟?? ??g?n?坛??乓瑞??n??蕟?繦牞??浹蝥顢瞍?`?? ?????虎豎?鑎蝥灎虎?偛?g絙葶?香n????n? ???羉?煑?虎n繶鑎?蝥??媍げ?葶??奵???蚝??虎??? ?乓瑞??靟???媍???虎?絙偛??????????????葕??????????? ?靻膉塛??彎?h??赑????n?e絙絙鉲???? ??n???羉?炍虎???葶???犂??????魒??蕑??鹛葶?乓瑞?蹎げ虎?? ???????拏??虎螓抗???????羙?詢灎敧葶?羉?絙?????镰??卢靻?潠n??赑????楛偛? ?虎n????抖??敧牥????乓瑞卢????虎??? apapapldo??恏???驛?虎????恏敧虎????恏詢楛偛??敧???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胡秋燕手里还拿着一根煮好的玉米。 “孩子们都吃过了,我给你留了一根玉米,今晚你早点休息,别点火做饭了。” 虽然最早来释放善意是为了云康开蒙之事,但这几天接触下来,胡秋燕是真的喜欢上了这个长得好性格更好的小哥儿。 今天下午,他家的两个孩子一直十分懂事地帮自己编柳筐,胡秋燕作为长辈,也想多关照一下他们。 秋华年道了谢,心中回荡着一股暖意,觉得自己与这个陌生的时代有了更多的联系感。 吃了玉米后,胃部的饥饿感终于消弭,秋华年重新整理了一下买回来的东西。 两只半大母鸡放进了鸡圈,豆腐、肉和骨头都存在库房的深缸里,其他物品也各归各位。 九九和春生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 “华哥哥,这些、这些很贵吧?”九九纠结地开口,她已经到了懂这个的年纪,知道家里的情况有多困难。 “不贵,所有东西还没哥哥今天一天赚的钱多呢。”秋华年笑着摸了摸九九的脑袋。 九九下午在胡秋燕家洗了头,毛茸茸的,手感很好。 “等哥哥赚了更多的钱,我们说不定会搬到城里去,你和春生都能读书,有新衣服穿,每天都能吃 肉,九九想不想吃肉?” 九九感觉自己听不懂华哥哥在说什么了,搬到城里、穿新衣服、读书……这些都是她能拥有的吗? “……我想吃肉。”最后,九九只是小声说。 秋华年笑了,“明天中午就给你们做。” “对了,哥哥赚钱买东西的事,你们先不要告诉其他人哦。” 两个孩子齐声答应。 高粱淀粉、玉米淀粉都还剩不少,晚上没什么需要准备的,秋华年教两个孩子用牙粉刷牙,洗脸洗脚后便睡了。 睡在炕上,秋华年心算高粱饴的利润率。 一斤高粱四文钱,两斤高粱可制取一斤高粱淀粉,做六十根左右的糖,加上红甜菜根、玉米淀粉等东西,成本是10文左右,而总售价是60文。 也就是说,高粱饴的利润率达到了500%! 这个数字听起来骇人,实则受不少限制。 一是高粱饴的单价过低,才一文钱一根,二是镇上消费群体有限,不是所有人都每天有闲钱买糖,高粱饴的销量提不起来。 秋华年根据今天卖糖的情况估算,稳定下来后,销量会有所下降,在镇上卖高粱饴一天最多能卖出去一百根,净利润八十文,按购买力相当于现代的四十块钱。 在起步阶段,这个数字已经很可观了,但离秋华年刚才给九九画的饼还很远。 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攒钱发展。 第二天不用鸡叫,他到点自然醒来。 用比昨天更快的速度把剩下的高粱淀粉都做成高粱饴,装进模具,秋华年叫醒两个孩子,把最后一点鸡肉和鸡汤一起热了,吃过早饭后嘱咐他们在家玩。 而他则将提前留好的一碗鸡肉和一些高粱饴装进篮子,再装上线香、纸钱、祭文和火折子,拎着篮子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