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乾隆放到现代绝对的弹幕狂热者。” ---“爱新觉罗·牛皮癣。” ---“乾隆生前破坏这些文物,死后就应该被人鞭尸!” ---“他就像个孩子,小孩子也喜欢到处盖章。” ---“问题是乾隆也不是一位伟大的帝王,要是换成秦始皇在这些画上盖章,那么肯定更值钱。” “欸过誉了过誉了。” 嬴政虽然被这弹幕的彩虹屁夸得十分舒心,但还是很诚实的说道。 “虽然朕英明神武,千古一帝,但对这字画还是不怎么擅长的。” “这方面,朕就不跟他们比了。” 嬴政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也是不由的琢磨起来。 “朕若是盖几个章,真的会很值钱吗?” “嗯,赶明儿试一试。” “一派胡言!” 大清。 乾隆很是不服气。 “什么叫朕糟蹋名作?” “朕盖的这些章,都是对前人的肯定!” “再者说,朕的印章还能让这些画作二次升值,多少人求着朕盖章朕都不与理会,他们倒好,给朕批的一文不值!和爱卿,你说他们是不是太过分了!” “那是自然。” 和珅忙答道。 “能被万岁爷您这种诗画大家鉴赏,那是他们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您这是给他们扬名,他们感谢万岁爷您还来不及呢。” “唉,像和爱卿你这样的明理之人不多啊。” 乾隆爱盖章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不管多名贵的书画,只要他喜欢,噼里啪啦几十个章一股脑的往上盖。 一般的收藏家为了保护书画的完整,都会挑边边角角不起眼的地方盖。 乾隆倒好,左一块右一块,比视频弹幕都密集。 这还不算什么,有时候盖章不足以表达乾隆对这幅作品的喜爱之情,他还会在书画上题字甚至画画。 乾隆一共有1800多个章,其中的500多个都是书画作品上的常客。 王献之的作品《中秋帖》被乾隆盖的密密麻麻。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一共写了二十八个字,却被乾隆盖了172个章。 不仅盖满了“乾隆御览之宝”“古希天子”等大印章。 还在上面写慢了字,甚至过于兴奋,写了个大大的神字在中间。 据说大臣们为了保护字画,拿过一些赝品让乾隆盖章,结果乾隆爷没看出来,当成真品盖章珍藏。 【康熙:对了,我们家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修订了《四库全书》和你们家的《明史》,怎么就没能耐了?】 【朱瞻基:你们趁我家内乱,溜进中原,鸠占鹊巢,抢占紫禁城,有能耐别住我家二手房啊?要知道第一个在紫禁城天安门登基的,可是我爸!朱!高!炽!】 【努尔哈赤:听说建文失踪,把你家朱棣吓了二十多年。】 【崇祯:我儿子都七十多了,还把你家康熙吓得死去活来呢。】 【雍正:胡说八道!】 “朱三太子。” 单单是听到这个名字,康熙都忍不住一阵头大。 当年崇祯自缢前,杀死了自己妻女,但他的七个儿子们则都被他藏在宫门各处,但最后只有三个儿子逃出宫外成功存活。 朱三太子便是三子朱慈炯。 明朝灭亡时,朱慈炯仅有12岁,根本没有什么实力掀起风浪,而他的身上唯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他前明太子的身份。 朱慈炯是货真价实的明朝宗室储君,也是某些势力反抗清朝统治的一面大旗。 所谓师出有名才能名正言顺,想要反清复明就需要一个明朝的宗室子弟当借口。 朱慈炯如果没失踪,或者确认死亡,那也就没有那么多事儿了。 但他偏偏失踪,生死不知,这就给了反清势力最好的揭竿而起的理由。 康雍乾三朝,清廷不断探查朱三太子。 但随着全国各地不停出现朱三太子,满清意识到朱三太子的假身份,只不过是起义的名号罢了。。 康熙本人就被朱三太子恶心了一辈子。 整个康熙年间,“朱三太子”造反了七十多次,康熙杀完一个朱三太子还没喘口气,另一个朱三太子又冒了出来。 直到康熙六十年时,台湾的朱一贵起义打的还是朱三太子的名号。 “这天杀的朱三太子!你是死是活,倒是给朕个话儿啊!” 康熙忍不住扬天长叹。 【康熙:我大清子孙抵御俄国,收复台湾,平三番之乱,武艺高强。】 【朱棣:我还一路打到成吉思汗的老家,修《永乐大典》,能文能武呢!】 【朱元璋:我还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灭元朝,一路打到上都。】 【乾隆:你家皇帝玩蟋蟀做木工,带兵玩儿一刀999。】 【崇祯:你家百姓天天反清复明。】 【乾隆:你家光宗干了一个月,纵欲体虚而亡。】 【崇祯:你家百姓天天反清复明。】 【朱瞻基:你家咸丰喝鹿血,纵欲体虚而亡。】 【崇祯:别跟他们啰嗦!你家百姓天天反清复明!】 ---“哈哈哈,全场怼这句话就够了,一招鲜吃遍天。” ---“康熙:我收复了台湾!光绪:我又割回去了!” ---“怼别的杀伤力不够,直接怼清朝发型丑!” ---“没毛病!!!” 【雍正:你家臣子天天上班996,icu,好像还没有icu,死了就埋。】 【朱元璋:你个工作狂上班比我家还不要命!】 【乾隆:你家严嵩,贪污腐败!】 【朱瞻基:你家和珅,大吃空饷!】 这句话着实把和珅吓了一跳。 赶忙用余光看了乾隆一眼。 见乾隆正还在为因盖章的事情生气,似乎并没有听到光幕中的那句话。 和珅这才大舒了一口气,目光又重新回到光幕之上。 不过在和珅转头的一刹那,却没发现乾隆的眼皮跳了一下。 “朕倒是的确没有想过和珅具体贪了多少。” “会有一个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