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研究,就是整整好几天。 虽然陈大志技术高超,但是面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颇费脑筋。 几天里,除了偶尔白天回来一趟,换个衣服, 其余的时间全都呆在车间,跟老金商量如何能解决三坐标测量的问题。 融合车间里, 有了陈大志和金大奎做保证,曹青杭等人也甩开了膀子,马不停蹄的研究下一项工作。 终于,这一天的下午, “我们有办法了!” 安静的融合车间,响起了一连串的脚步声。 车间里所有的人,包括陈露阳都从办公桌上抬起头,看着陈大志和金大奎兴奋的走进来,高声喊道: “问题解决了!” “我们可以用供加工飞机零件用的大型机床,采用手工记数的方法取得测量数据,然后经过精确计算,将所有在不同基准下测得的零件转换到同一测量基准下,进行零件的细节设计和边界条件匹配。” “通过这种办法,从测量的角度讲具有较高的精度,完全可以应用在小汽车的建造上。” 这些话,陈露阳听不懂。 可是车间里的其他技术员却是一点就透,马上就悟出了其中的关键之处。 一个个脸上瞬间激动起来。 江边渡一郎听不懂陈父在说什么,缠着让陈露阳翻译给他听。 听完陈父的话,江边渡一郎露出惊诧的表情,随即无比崇拜的冲着陈父竖起了大拇指。 陈父说的办法虽然看上去笨拙,却恰恰是逆向工程中所经常使用的方法。 区别仅在于目前各种先进设备和软件的使用,使上述过程变得高度自动化。 有了这个法子,三坐标测量机就不再是个问题,研发工作可以宣告继续顺利进行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 随着可翻译的资料越来越少,曹工和江边的技术沟通也不断完善。 一切的工作担子全都压在了陈大志和金大奎等一干工人的身上。 曹青杭、江边渡一郎他们也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建造车间,天天跟在车间里测量数据和模型。 陈露阳天天陪在江边渡一郎和曹青杭左右,充当技术翻译,做好技术与实践之间的沟通。 随着陈露阳第一次真正走进车间,一副钢铁与烈火的画卷在他眼中如镰刀撕裂长空般张开。 机油、金属味和劳动的气息,糅合成了一股独有的味道扑鼻而来。 虽然这个时候的生产技术仍然相对落后, 但是车间里的大型生产线、机床设备都应有尽有。 高大的机器在运转中发出节奏感强烈的嗡鸣声,机器轰鸣声与金属撞击声在耳边交织,整个车间充满了机械的律动。 工人们穿着工服,行走在机器的轰鸣声与铁器交互的声音之中,给陈露阳的心中涌动而来一股无法抑制的震撼。 陈露阳的眼睛几乎看不够眼前的画面, 在这个简陋的车间里,蓬勃的力量仿佛穿越时空在无声的拨动着一股激情洋溢的工业力量,恨不得让人扔下纸笔,满怀激情的投身踊跃到这个时代之中。 而在众多工人之中, 陈大志站在油泥模型的旁边,胖胖的身躯不时地爬上爬下, 粗糙布满硬茧的手指拿着工具和铁锤扳子,不断的测量和放置各种零件与数据, 明明看起来是个笨拙粗糙的汉子, 可是陈大志手上的工具却仿佛长了眼睛一般,精准的敲击在任何一处角度刁钻的位置上。 在看见机器的时候,陈大志眼睛里的光芒,比锅炉里的烈火还要炽烈。 这是与陈家小院,全然不同的陈大志! 更是与陈露阳记忆中,完全不一样的父亲! 这是我的爸爸…… 陈露阳被深深震撼了。 我爸爸是个工人! 陈露阳望着陈大志敲打机器的模样,眼中的震撼逐渐变成崇拜。 我的爸爸能照着图纸,手搓小汽车!! 一声声铁器碰撞的声音,就像是用石头凿在陈露阳心上,凿的陈露阳呼吸急促,眼眶发红。 我爸爸天下第一了不起!!!! …… 中间休息的时候,陈露阳端着两份饭走到车间的大机器后面。 陈大志此时没了工作时的狠劲与专注,又化身成了平常陈家小院里的老陈头,累的瘫坐在机器后面扇风。 上午板正的工服解开纽扣,露出了身上淌汗的小肥肉,胖乎乎的脸蛋红璞的,脖子上还搭了一块吸汗的小毛巾。 瞧见饭盒是陈露阳拿来的, 陈大志伸手接过,父子俩坐在一块,拿着筷子吃起饭来。 今天食堂的饭菜是白菜炖土豆,豆角炖土豆,还有蒸苞米和蒸土豆。 虽然菜素了点, 但是车间工人有工票,每人每天可以用工票在食堂换一块大蒸肉吃。 陈露阳闷头吃着饭, 忽然,一块大蒸肉夹到了自己的饭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