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面分析完了南蛮的情况之后,王晨便准备开启召唤了。 “首先就是家族召唤卡了,指定人选还是杨业,杨家将怎么着也得凑齐了。”王晨说道。 “叮咚,消耗家族召唤卡进行召唤,指定人选杨业,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北宋杨家将杨延平。 杨延平,武力值94点,统帅值点,智力值90点,政治值76点。 植入身份为:杨业的长子,现正追随在杨业身边,担任杨业的副将,宿主可以随时召见。” 杨延平,早年跟随杨业为北汉建功立业,亲自往宋营送去战书,并且识破了辽军的伏兵之计,为北汉多立殊勋。 杨业归宋后,杨延平又为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 “杨家大朗杨延平,当时不错,杨家七子也就剩下二郎和三郎了,相信也快要凑齐了。”王晨暗道。 “橙色召唤卡,依旧是全部指定为政治好了。”王晨说道,目前还是需要将文臣们提前准备好。 到时候分配为各州刺史,然后让书院毕业的学生们任太守或县令,亦或者长史、司马。 毕竟如果刚刚毕业就当刺史的话,难免会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心境,很容易就会飘了。 这刺史的权力也是有了一定的加强,比之汉朝的刺史那是有权力的多了,妥妥的地方一把手。 各郡太守都是直接会受到刺史的管辖的,虽说刺史手里的兵权不多,但是管辖一个州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当了刺史之后再往上晋升那就是直接入朝为官了,所以刺史这个职位,王晨是不可能让刚刚毕业的学生来当的。 即便是有能力,那也得从太守做起,除非特别有能力的,比如前几名可以跟在朝中大臣身边学习锻炼。 除此之外那都得到地方历练,这也仅限于文院毕业的学生,武院的学生都交给了李靖,其他院毕业的也都会有差不多的安排。 就比如医学院的学生,其中大部分都被安排到了各地的聚宝楼里面去了,也没有人反对。 之所以没有人反对,那也是因为沈万三开出来的工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吃住都是免费的,谁会不愿意呢。 这工资即便是在青楼住上半个月那都还有不少富余,当然住上一个月肯定是不够的。 “叮咚,消耗橙色召唤卡进行召唤,侧重政治值,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 李善长,武力值45点,统帅值78点,智力值97点,政治值98点。 植入身份为:李典的族兄,现已经由李典推荐到朝中任职,担任工部郎中一职,宿主回到洛阳后可以召见。” 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 “李善长嘛,倒是有能力的,也是位极人臣之人啊,若是好好用之倒是可以有一番作为。”王晨暗道。 现如今朝中有能之人很多,李善长手中的权力也不会太大,只要安排一些可以干事的职位就足够了。 反正上面也有人看着,就如工部便有王猛盯着,其他各部也都是有大佬盯着,无人敢欺上瞒下的做事。 “叮咚,消耗橙色召唤卡进行召唤,侧重政治值,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北宋名臣范仲淹。 范仲淹,武力值75点,统帅值95点,智力值97点,政治值99点。 植入身份为:长沙郡的官员,会跟随杨素、韩玄一同来襄阳城,主公很快就会见到范仲淹了。” 范仲淹,宋夏战争爆发后,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西北边事稍宁后,宋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 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范仲淹,李善长,这一次橙色召唤卡召唤出来的也是质量极其高的了,真不错。”王晨笑道。 接下来也就是重头戏红色召唤卡了。 “红色召唤卡,侧重武力值开始召唤吧系统。”王晨说道。 “叮咚,消耗红色召唤卡进行召唤,侧重武力值,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南宋说岳大将曹宁。 曹宁,武力值101点,统帅值84点,智力值75点,政治值42点。 植入身份为:曹操的侄子,现正追随在曹操身边做事,暂无担任任何职位,宿主回到洛阳后便可召见。” 曹宁,因父降金,误入番营,后受王佐大义所感,遂叛金降宋。曹荣得知其子降宋后,亲自引兵追来,被曹宁一枪刺死。 曹宁见到岳飞后,岳飞责备他杀了自己的父亲,曹宁羞愧难当,自刎而死。 “曹宁倒也是一员猛将,原本的结局多少有些可惜了,不过这一世定让你好好的发挥发挥,便是死也得战死在沙场之上。”王晨暗道。 到时候攻打西域一定要安排上曹宁,至于安排到那一路大军上面就只能到时候再定了。 到时看看那一路大军缺少破百的猛将,就直接安排过去,现在各州都督麾下还是有很多都不惧破百的猛将的。 虽说是镇守一州之地用不上,不过这要是安排出征了,破百的猛将那就一军的门面,到时候分一分就行了。 “现在拥有破百猛将最多应该就是岳飞的长安军和李靖的中央军了。”王晨暗道。 数日之后,苏定方率先带着大军赶了回来,那些降军也都被苏定方一起带了回来,同时蔡瑁、张允、文聘、刘磐还是蒯良也都带回来了。 “让定方他们回去修正一日,明天再见吧,能赶回来那么快,必定路上也是没有怎么休息的。”王晨说道。 “是,陛下,臣这便去转告。”李儒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