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号,秦天回到东北。 此时的东北全境都归于大夏帝国,而毛子早在一个月前见势不妙就撤回了黑省往北,同月黑省将军宣告黑省并入大夏帝国。 23号,两个新集团军加入了国防军的战斗序列,被编为第3、第52集团军,与此前的老牌第1、第2集团军并肩作战,主力尽数聚集在东北。 海军的改编也随之而来,改编为两大舰队,帝国舰队和南海舰队,帝国舰队下辖四艘新世纪级、四艘蛮夷级(女王)、四艘恩赐级(巴伐利亚)、八艘北港级,辅助舰艇若干,主力舰吨位达到了恐怖至极的80万吨。 南海舰队的实力就稍微差一点,主力只有五艘北港,六艘飞扬级(克莱姆)驱逐舰,三补给三运输,再加上缴获的舰艇若干。 因为秦天发现港口的扩建速度远远比不上主力舰的生产更新速度,而且战列舰的建造数量达到了一个极其臃肿的状态,他不得不考虑后续的保养维护工作。 且两者的定位暂时不同,帝国舰队需要封锁远东漫长的海岸线,同时对友军给予舰炮支援,这就导致了她需要一个尤为庞大的主力舰规模。 而南海舰队纯粹就是来作为遏制大不列颠及其欧罗巴盟友在远东搅屎,并时不时出现在阿三周围或满刺加海峡,确保欧罗巴人时刻保持清醒并认清楚自己的定位。 25号,大夏帝国40万陆军、100万民夫对外宣称200万大军,进入战位。 “这是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力量,他们将席卷整个远东,甚至打穿世界!” 大夏帝国在远东的严阵以待自然逃不过国际之眸,动用了如此巨大的规模,是自从这个强大国家出现至目前为止都前所未有的,聪明人一眼就看出秦天要想干嘛。 世界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将不可避免!没有人希望远东诞生出一个强势的统一国家。 大不列颠驻夏皇朝大使紧急说明了情况,告知了夏皇朝北方那头庞然大物将要发起一次战争。 出于情况突然,加上恶魔的威胁,大不列颠未能及时支援一批有力的军火,现在他们只能向上帝祈祷,让大夏的战事进行的不那么顺利。 同月,普鲁士对外宣称这会是远东的一次重大胜利,直到国际看到她的曙光,即表明了威廉皇帝和他的民众们的态度,支持远东! 大不列颠本土则进行了一系列上不了台面的抗议活动,然后两手一摊默默加强了阿三的防御力量。 皇家海军的实力已经不允许他们发起一次远征,甚至连像样的嘴硬都做不到,曾有一名议员在议会上公然提出要对远东进行经济制裁,结果把吵得正欢的议会吓得全员肃静,二话不说就把这名议员投了出去。 这个蠢蛋,在帝国对远东进行经济制裁之前,大夏人的炮弹就朝本土飞来了,他们的炮弹像免费一样不值钱。 9月28日,在秦天进行了一场动员大会和激情慷慨的对外宣言后,得到了师出有名的buff加持,两万门大炮马上在东北拉开了战争序幕。 一条条壮观的分割线在大地上显而易见,橘红色的火焰炸开亿万个深坑,无数纷飞的弹片和尘埃划开了新时代。 海军的战列舰朝着沿海画出了一幅幅属于大口径重弹的美丽图画,他们的目标只在于消灭军事力量,而非平民。 炮声一停,第1、第2,第3集团军从锦川,向阳,朱峰东南分三路向北平原的南中北三个方向发起了猛烈进攻。 其中,又以各集团军所属的装甲师突进势头最猛,呈一个箭头式突破,接着后续部队从箭头突破的缺口中朝两侧分割包围。 虽然雷诺坦克续航短的要命,但还是在一天的时间内就把战线推进了一百五十公里。 期间国防军没有遭到新军任何有力的抵抗,甚至抓到的逃兵比在炮击中的伤员还多,这是什么概念? 大多数的新军都是在国防军到来之前就化作鸟兽跑路,前一个地方带着后一个地方跑,老乡带着异乡跑,接着滚两圈之后就像个大雪球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跑得快的羡慕跑得慢的被俘虏,这样就不用整天担惊受怕,被俘虏的又羡慕跑得快的,能从吃人的妖怪中逃出去,然后就一起被俘虏了。 之所以国防军能推进的这么快,其中也有他们的很大部分功劳。 在面对大夏帝国的钢铁洪流时,居然有皇朝官员在城门口摆满了黑狗血,请来几个混子做了一场法事。 然后就让城中的老弱病残兵往前冲,声称妖怪的法力被破了,老弱病残得到了法术的加持,刀枪不入,就这般冲了出去,一冲一个不吱声。 这样的情况在整个战事中一抓一大把。 29号,国防军收复瓠瓜岛,大军跨过天下第一关,守关将领不战而降! 避暑山庄、始皇岛新军不战而降! 各地守军不战而降! 不战而降,这个名词听的秦天耳朵快起腻子。 同日,帝国舰队驶入内海,在大古登陆,朝着津门中心进发。 敌军入关,内外夹击,通往关外的道路被切断,敌人大军兵临城下! 皇朝帝都震动! 众多大臣慌了,才短短两天时间,偌大的北方屏障就沦陷了,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新军就真的这么不堪一击吗? 不管了,跑路要紧。 有反应机灵点的大臣提前将财宝运出帝都,打算重新效仿先帝旧年之事,毕竟,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敌人打到了津门,再往北一点就能完成对帝都的封锁。 皇朝的最高管理者们没有任何时间去思考,思考皇朝的未来,就连皇宣太后都要匆匆收拾行李,带着一帮人就从皇宫侧门乔装出发。 “你说,哀家这一走,还能回来吗,这天下万民都指着哀家撑起这个朝廷呢!哀家对不起列祖列宗啊,让皇朝的江山丢了!” 在宫门前,皇宣太后远远遥望了这座巍峨的宫城,发出了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