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怕秦家不够粮食吃的老人们,每次看到他们送来的丰盛的饭菜都无比煎熬,他们每次都吃了个半饱,然后将剩下的饭菜留给下一餐吃。 有一回被秦老四放在灶台上的饭菜都爬满了蚂蚁他们还在吃,气得直接将灶台上的饭菜全部给倒了他们这才罢休。 村长惦记着老来乐的十位老人吃过饭后也溜达过来看看。 结果看到桌子上那半框白胖胖的馒头,还有,那一大碗野菜炒鸡蛋,馋得直咽口水。 也忍不住上前拿了一个馒头掰开,往里夹了两筷子鸡蛋后塞进嘴巴。 春耕期间,秦老太除了负责在家带孩子做饭之外,还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找了一块木牌,上面还挂了一个福娃娃模样的画像,每天给她上一炷香。 这段时间,乐妞儿每天都往外拿东西,她每每看到那些东西都心惊胆战的,生怕会折了乐妞儿的福寿。 于是她很聪明地,想出了一个办法,用一块木板挂了一个福娃娃的画像,每天上一炷香,希望能用这种方法来弥补乐妞儿的寿。 对此乐妞儿表示,佛系了,一切随奶奶吧,奶奶高兴就好。??? 家里人都忙着,她也没闲着。 小空间里的田要种粮食,菜园又要种菜,还有那漫山遍野到处乱跑的崽子们也要喂食。 最主要的是他那个药材区黑土又扩大了一块,她又要往上面种上一些人参灵芝,和一些上好的药材。 业火草依旧长得很茂盛,只不过乐妞儿依旧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 山上的果树开始冒花了。 葡萄也开始冒花了,只不过葡萄架下面那个可疑黑疙瘩依旧没什么变化。 山脉边那一条金矿又露出了一点了,她甚至能用手抠出一小块指甲盖大小的狗头金。 小空间里的活计七七八八加起来也不轻松,也难为她这个刚会爬的小婴崽了。 白天忙,夜里忙,一有时间就睡觉,惹得秦老太逢人就夸她孙女乖巧听话,从来不闹心。 这般忙活下来大半个月过去,秦家人终于忙完了,他们也能歇一歇了。 秦家自己的十亩地加上老来乐老人的20亩地,一共30亩地,全部种了下去。 二十亩地种水稻,八亩地种豆子,剩下两亩地种了一些青菜豆子之类的。 等到秋收的时候,够家里三个牲口吃上一冬天了。 难得闲了下来,秦家众人可谓是狠狠睡了一个懒觉,日上三竿才起床。 秦老太又从井捞出一块猪肉,拿出两棵大白菜,打算包大白菜猪肉饺子。 令平令安听说奶奶要包饺子,早就蹦起来了。 石海棠和许秀英赶紧帮忙剁馅、和面,红羽过来厚着脸皮子要了几片叶子去喂牛去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红羽原本警惕的心已经渐渐放开来了。 不再是沉闷寡言,只知道守着可妞儿的小子了。 他甚至比令文还活泼了。 秦令羽他们明天就要返回学院了,这会正在收拾行李。 秦老三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准备等过几天家里的活彻底忙完了,与媳妇将之前的小生意拿起来。 这会儿正在后院找木头敲敲打打呢。 秦老二和秦成安也在一旁打下手。 这秦家人这会正忙着热闹,村长就在此刻上门。 “来得正巧了,马上就能吃饺子了。”秦老太照顾着村长坐下。 村长坐下喝了一口茶说道:“春兰姐,我此刻前来是有一件事与你家老二商量,老二不在家吗?” “在在在,后院呢?”秦老太一边应道,一边吩咐小七去把老二叫出来。 “村长叔,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村长沉默了一会,便开口道:“是这样的,我这几天与三叔公商量了一下,还是觉得读书才有出路,所以想在村里弄个学堂,让村里的孩子都能识得一两个字,这样以后出去就不会吃了文盲的亏,可村里还缺一个先生,所以想同你商量,能不能由你担任先生教孩子们识字。” “至于束脩由村里统一出,一个月一两银子,外加一袋大米,你看如何?” 秦老二自然是满心应下来,他原本就想出去找一份活计的,现在家门口就有活计,还能就近照顾家里人,他自然不会拒绝。 秦老太也是心里高兴,眼看现在家里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很快,饺子就煮好了,村长抵不过秦老太一家的热情,被强制地留下来吃了一顿热腾腾的饺子。 第二天一大早,一个他们就出发上学去了。 这时秦老三夫妇也跟着一块进城了,他们要去县城里看一下一下,现在哪种点心卖得最火热。 而秦家村的学堂也正式开始建立起来了。 学堂就设在村东头,一户姓庞的人家中。 这户庞姓人家原本也是村里大户人家,不过几年前外出的时候遭遇山匪一家人全部死在山匪的刀下,因此,这座房子就空了下来,由村里统一管理。 村里的人一听说要办学堂,还是秦老二亲自教授,瞬间就炸开了锅,纷纷赶来帮忙。 那秦老二是谁?可是个童生啊,还是村里知根知底的人,由他还给孩子们授教知识,他们心里自然十分高兴。 这边打水擦洗窗户,那边拿个竹竿清扫上面的蜘蛛网。 村里的老少爷们纷纷拿着柴刀上山砍木头,将房屋里横梁门框,全部加固了个遍。 三叔公更是直接提了幅对联挂在门上。 大任从劳苦得来,愿诸君皆以天下为己任; 酬志在居恒造就,效曩哲勿忘性内之良知。 很快,学堂就已经就全部打扫干净了,紧接着就是,确定入学的名单了。 因为是刚开始办学堂,所以经过村里人统一商量后决定就先招20个孩子入学。 因为这一向和睦的秦家村,差点就打了起来。 虽然现在家家都困难,可很难得有这个机会他们就算是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孩子们上学。 因为他们吃了太多没有文化的苦了,所以也不想让孩子再走自己的老路。 只要能识几个字,他们就不再是文盲,以后出去活计都能占着一个会识字的便宜。 最后还是村长出面调和,只让八岁以上的孩童入学,之前那些不够年龄的就等年龄够了再去上学。 这一阵鞭炮响,秦家村的学堂正式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