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穿越考科举> 分卷阅读2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262(1 / 1)




就是纪元?”
纪元已经听过很多遍这种问题了,回答得也快:“回监临官,学生是纪元。”
“你可知让你来是何事?”徐大人竟然不来虚的,直接进入主题。
原本在喝酒闲聊的举人们,下意识压低声音,徐大人又看向他们:“你们尽管庆祝,不用多管。”
这是管吗!
这是听八卦!
除了乡试成绩出了这件事外,纪元岳昌的神童一事,同样引人注目。
气氛好像又恢复平常,可大家都看得出来,明显都在等纪元的回答。
纪元恭敬道:“学生知道。”
“十岁考上秀才,确实不俗。”徐大人放下手里的童试录,“文章做得也尚可。”
这,这都是夸啊?
没见徐大人刁难。
其他人听了,此刻肯定欣喜若狂。
纪元脸上却未有半丝欣喜,反而道:“大人谬赞,学生只是拜了好夫子,这才侥幸有此成绩,求学之路漫漫,不过才刚刚开始。”
众人惊愕。
这是一个十岁孩子说出的话?
啊?
不会是有人教的吧?
徐大人也看了眼更年长的张洵跟孙夫子,估计也有疑虑,又问:“你倒是谦虚,可成绩做不得假,听说你们县学一年之中十二个考生,中了十人,这也是夫子的功劳?”
“不止。”纪元对答如流,“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是县里林县令,聂县令,以及程教谕的辛苦。他们一面照顾学生,给学生们最好的环境,是对学生们有惠。学生感激夫子们的辛苦,故而发奋读书。两者相辅相成而已。”
等纪元回答结束,才有人意识到徐大人的问题里有陷阱!
十二个人中了十人。
看似是夸赞,其实并未半点褒奖的意思,估计是觉得正荣县县学填鸭式教育,这才让学生们有功名。
这并不符合徐大人选拔人才的标准。
之前纪元猜测,徐大人想要的是人格相对健全的学生。
不是只会背书的神童。
而这位徐大人也并未追究他的过失,反而去问培养他的正荣县。
估计是把正荣县县学看错填鸭死板教育的机器了。
故而有此一问。
如果纪元回答,说确实是县学教的,再对县学夸夸其谈,那就完蛋了。
印证徐大人的想法,那徐大人收拾的可不是纪元,而是正荣县县学。
张洵跟孙夫子吓得一身冷汗。
好在纪元答得妙。
用一句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回过去了。
不是夫子们逼着他们学。
是当地父母官,以及他们的教谕对他们好,所以他们发奋读书。
两者的关系不能搞错了。
徐大人有些惊愕,眼前的孩童,似乎跟他见过的其他神童不同。
其他神童,多如岳昌之流,只会背书,甚至只会背时文。
四书五经侃侃而谈,但做人做事的道理,却是一丝一毫都不明白的,更不要说给朝廷献策。
朝廷养士,养的可不是只会背书的,而是真正要对朝廷有用的人才。
若说刚刚的答案,还能有人教导。
这句回答,着实不像。
甚至用了今年的策问题目来答,确实聪明。
此刻,在旁列席的周家老爷也开口了,这位也是举人出身,又开始建孟府第一的书坊,他也能坐在这吃酒。
周老爷身边坐着的,自然是他一双儿女。
ap 周老爷道:“徐大人,纪元可不止文章写的好,您可见过他的字,那一手馆阁体,实在漂亮。所以我家还特聘用他做润笔先生呢。”
右训导适时道:“你们是没看过他的画,他那画才是一绝。”
啊?
他还会画画?
周老爷惊愕了。
别说周老爷,其他官员同样惊讶,举人们更不用说了。
又会写字,又会画画?
还做了周家书坊的润笔先生?
他们都没资格啊!
纪元的字有多好啊?
纪元听此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学生只是刚入门,若想有所成就,一定要再练的。”
监临官徐大人皱眉,又问:“学生好好读书便是,怎么还去做润笔先生了。”
纪元沉默,小声道:“挣钱。”
这话俗气,却很真实。
徐大人都没噎了下。
他自然知道纪元的情况,所以没怀疑是他家故意培养他做神童,只怀疑了正荣县县学。
现在知道纪元与其他神童不一样,却也忘了他要靠自己挣钱才能读书。
想到这,徐大人心里软了些,是个好孩子。
或许就是这样艰苦的经历,让他与众不同吧。
这世上确实有真正的天才,纪元或许就是那一个。
“好好一个学生,挣什么钱!不觉得俗气吗?”被岳家指使的新晋举人再次说话。
这岳家人不能来宴席,只能拜托别人帮腔,出了一大笔银子给他。
若办不成,银子要少一半呢!
铜臭俗气,君子不能爱财,这是读书人的风范。
这么说的话,纪元确实不对。
“如今文坛浮躁至极,就是爱财导致的!”那举人再次道,“专营富贵,丝毫无读书人的士气,实在是士大夫的廉耻。”
这话似乎无法反驳。
谁料张洵直接站出来,对监临官道:“大人,纪元做润笔先生并非是爱财。”
“他把身上所有积蓄,甚至把润笔的竞业费都拿出来,买了一副叆叇。”
叆叇?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视力模糊?
他就说!
不能让孩童死读书!
张洵见大家惊愕,这才继续道:“纪元这么着急买叆叇,是想托学生回乡时,把这贵重的物件带回家乡,送给他的蒙师赵夫子。”
啊?
一副叆叇至少几十两银子。
送给蒙师?
蒙师,便是启蒙的老师,如今许多人并不在意。
毕竟是收了银钱给自己启蒙的,若要巴结,也要巴结座师啊。
此事也要从士林风气讲起。
如今师道不如从前,人人都争拜座师,争拜房师,并不看重经师,更别说蒙师了。
其中座师,就是主考官,也就是监临官徐大人。
眼看新晋学生们急切奉承,就知道关系。
房师,便是同考官,也就是阅卷官,同样要拜。
经师,平时教导四书五经的老师。
蒙师,不用再说了。
为何会这样?
因为能做主考官,与同考官的,必然非富则贵,必然是贵人。
若拜他们为师,以后官场上多份联系。
之前讲什么同年同乡互相联系,跟这是一样的。
像徐大人这位监临官,从京城而来,还在皇上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