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文娱救世主> 第184章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第三卷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4章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第三卷完)(2 / 2)

吴鹰当年可算是华夏网络科技创业的元老级人物了,跟张超阳这批人是一代的。他创立了UT斯达康,在国内最早搞了“小灵通”这种制式的网络,并研发生产销售相应的产品。

许多90后或者00后或许没听说过“小灵通”,但是那玩意儿在互联网寒冬结束之前,热度一直不下于移动/联通搞的GSM手机。

历史上UT斯达康的业绩在04、05年走到了巅峰,随后从06年开始重挫(因为再也没有新用户入坑来用“小灵通”电话了),吴鹰本人眼光其实还是很敏锐的,当时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试图转型布局3G时代的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可惜后来众所周知,国内的3G牌照被一拖再拖,拖到08年年底才发放,吴鹰提前两三年把钱砸进去,最后主业务又起不来,资金链又断了。他本人心灰意冷之下,在06年年底离开了自己一手创立的UT斯达康。

这就是所谓的“比历史车轮快半步的,才有可能成为先行者,比历史车轮快一步或者两步的,就有可能变成先烈”。

吴鹰的布局如果再有一两年时间腾挪,纵然后来没法和华为那么牛逼,但至少比“中华酷联”当中另外三家平起平坐还是有希望的。

闲言休絮,换言之,在李莹眼里,这家公司才是眼下国内最应该着急推动3G乃至TD牌照落地的公司。

而恰好,李莹和吴鹰也算有点交情——在另一个时空,李莹正是在艾科诺公司的CMO位置上表现出色,帮艾科诺杀进华夏宽带网络设备市场,引起了吴鹰的注意。然后在03年李莹从艾科诺跳槽之后,UT斯达康就对她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她回国为斯达康效力。

只不过,在这个节点上,因为李莹在米国提前认识了顾诚,被蝴蝶效应所影响,改投了YY网当CEO,拒绝了吴鹰的要约。

但吴鹰对李莹的欣赏和笼络,并没有因此改变。

所以求见非常顺利。

在京城的斯达康公司,一开始吴鹰以为李莹是在米国混的不爽,终于“浪子回头”(虽然应该写“浪女回头”比较贴切,但是总觉得怪怪的……)想回国发展了。

见面聊了一会儿,吴鹰才反应过来对方的来意压根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李莹是来怂恿吴鹰为3G牌照主动出面奔走的,只不过用辞上非常点到即止,纯属试探。

吴鹰虽有此意,但对李莹的动机非常怀疑,也就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承诺。双方“亲切友好地交换了意见”,李莹也留下了一份颇有诚意的礼物,算是“为当初没有接受对方的聘请而赔罪”,然后起身告辞了。

吴鹰不愿意当出头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但是以李莹这种铁腕的交际花能耐,有的是办法把各种若隐若现的消息放出去。

不出一周,圈内人或多或少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李莹在拜访吴鹰,见了好几次,不知道密谈了点什么。

然后李莹才开始她的正式游说大计,找部委,找总工斡旋,尺度拿捏地非常精准,多次履险如夷。

事实证明,苏总工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于是后来他在06年提前案发了,比另一个时空早了4年倒台。

华夏移动的EDGE项目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阻碍,终究是没能大规模铺网,后来在06年只是强行试点了几个城市,发现市场反应实在冷淡,亏到姥姥家去了,也就断尾求生,只浪费了国家几十亿的资金,就收手了——虽然还是浪费了,毕竟比浪费400亿要好多了。

苏总工的倒台,让移动和信息产业部颇为紧张,后来上来的接班人也不太敢继续明目张胆地春秋趣÷阁法出TD评估报告。

李莹的斡旋和所作所为,事后自然被明眼人回过味儿来了,然后各种攻击。但她毕竟只是揭穿别人,自己又没犯事儿,所以不会跟刘慧那么惨。何况李莹的主要生意在米国那边,此间事了之后她就飞回旧金山整顿YY网去了。

至于留在国内的顾诚,本该吸引到因为李莹惹出来的事儿的全部仇恨值。无奈李莹的“姑苏慕容氏斗转星移”炼得过于炉火纯青,以至于圈内好多人颇以为她这一番上窜下跳是受了吴鹰的唆使,受斯达康之托。于是倒有一大半的仇恨值被吸引到了本就已经破船一条的斯达康公司身上。

这种揣测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圈内人看来,顾诚确实没有理由去如此这般“毫无利己的动机”强推3G落地。那些阴险的官僚想破脑袋都想不通世上怎么会有人为了别人的生意去得罪人的。

3G落地,最大的受益者不该是卖设备的么?所以,仇恨那些卖设备的供应商闹事,就对了!

最后,纵然3G时代提前到来了,斯达康公司却一点移动的订单都没拿到,依然和平行时空一样殊途同归衰落了。

虽然这是一个被顾诚那盘大棋殃及的无辜者——顾诚就跟“魔兽世界”里的盗贼玩家一样,对着BOSS和MT站位之间的地方,放了一个“佯攻”技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