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文娱救世主> 第117章 揍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揍性(2 / 2)

顾诚看不得俩萌妹秀百合,连忙打住了她们的话题:“行了,快进去吧。”

……

“诚哥好!”

“诚哥好!”

顾诚一进门,无论年纪老幼,凡是本片主要演员,都是一口一个诚哥地很是尊敬。连比顾诚大了整整十岁的金成武也不能免俗。

只有导演蔡明量跟顾诚平等论交:“阿诚,来这么早,公司不忙么?”

“NIICO的视频网站,目前海外服务器都架在扶桑,技术团队也有些在这里,多提早几天顺路过来看看。”顾诚和煦地解释了一下。

“这样,那这几天我带队,要你出席的时候通知你。”蔡明量也很体谅顾诚,主动为他着想。

“那就劳蔡导多费心了,我们边吃边聊吧。”顾诚客气了两句,见餐厅里已经摆好了简餐,他也不好让大家都陪着他挨饿。

年纪小的吃货妹子们纷纷入座,也不拘束,就跟朋友聚餐一样大吃大喝起来。

今天的宴席是中式的,不过菜色都很家常,而且是扶桑人比较习惯的口味。比如青椒牛柳、麻婆豆腐这些在***卖的菜式。最后的主食是拉面,清汤的,以至于也分不清是哪国的口味了。

顾诚夹了一口青椒牛柳,一边问蔡明量:“蔡导,你觉得这片子将来还有多少参加A类国际电影节的机会?你有啥想法不?如果是资金方面的问题,我来解决就好。”

米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也好,英国、扶桑电影学院奖也好,其实都只是一国国内的最高电影奖项。理论上在北美,只有蒙特利尔电影节是A类国际电影节,逼格和档次不是奥斯卡能比的。只是因为米国的强势文化,导致奥斯卡的影响力比更高级的国际电影节还牛逼了。

这有点像篮球。在篮球迷眼里,NBA总冠军才是地球上篮球界的最高荣誉,而什么篮球的世锦赛冠军、奥运会金牌统统不如NBA总冠军牛逼。至于在橄榄球迷眼里,因为其他国家几乎都不会玩橄榄球,所以“超级碗”毫无疑问碾压一切国际赛事。

根据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等组织的规则,一部电影只能参加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和某个国内竞赛型电影节的评奖环节。所以日常大家看到某部片子又参赛了奥斯卡,又拿金棕榈或者金熊、金狮中的任意一个,那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同时拿金熊和金狮那就不可能了。

所以顾诚才有此一问,他想知道蔡明量的打算,在拿了扶桑国内的学院奖之后,究竟准备去哪个国际电影节参赛。

普通吃瓜群众最熟的A类国际电影节大概就是戛纳、柏林、威尼斯这欧洲三大了。但实际上在欧洲以外也还有北美的蒙特利尔(加拿大)、南美的妈的普拉塔(阿根廷)、非洲的开罗(埃及)和亚洲的东京等等。

蔡明量喝了口清酒,颇为无奈地说:“本来今年我想参加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但是德国人那边对首映要求卡得比较严,法国人情况也差不多。威尼斯电影节都到九月份了,更加没戏。如果要参加,还是放在东京本地吧。当然在此之前也不排除可以试试,万一法国意大利那些老古板愿意通融呢。”

顾诚对这方面的规则也不是很了解,今儿个只是恰逢岂会所以在餐桌上随口一问。听了蔡明量那无奈的回答,他才关注起其中的潜规则来。

原来,虽然同是A类国际电影节,但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常年以来更加以“抗击好莱坞低俗文化入侵”为自我标榜,所以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上。尽管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死,实际操作中都要求“来参赛的电影必须是在电影节上首映、不能提前公映”。

这么规定的理由是:欧洲三大电影节那都是高雅艺术,由一小撮有威望的精英评委评奖就行了。普通没文化的吃瓜群众有个屁的表态意见。

如果电影在评奖之前就公映了,那就会带来一个后果:即商业上更成功的电影、票房更高的电影能够得到更多的宣传机会,更多的口碑传诵。从而导致每部参赛影片在专业精英影评团那里的曝光率不同、票房好的电影被评委听到的机会增多,导致先入为主的不平等。

只有普通吃瓜群众听都没听说过的电影,才能绝对公平地让评委们论心定奖。

所以后来就定了一条不明文的规定:凡是已经商业公映了的片子,原则上不得参加主竞赛单元。

“算了,既然那些老古板那么怕商业的影响,就随缘好了,拿个金麒麟奖凑个数也就罢了。咱不在乎这些。”顾诚也无心去改变什么,每一批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何必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