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作为一本军事著作,有些事情的描述比较模糊,这一点对于一本军事典籍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就好比是哈斯德鲁拔,这一位在迦太基军事上也算是一员战将的存在。 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汉尼拔的弟弟。 在《谋略》当中,有讲述到哈斯德鲁拔在支援汉尼拔的时候,因为一些细微的军事举措,最终导致其被西庇阿率军突袭而导致全灭的内容: 普布柳斯?西庇阿在西班牙时发现迦太基人首领哈斯德鲁拔一大清早,在开早饭之前就把队伍拉出来,列好阵势,准备作战。西庇阿便让自己的部下隐蔽起来,闲呆到午后一点钟。他命令大家好生休息,吃饱肚皮。当敌人又饥又渴,加上手持武器长时间伫候被弄得精疲力竭,开始折返营地时,西庇阿突然下令部队出击,交战中他大获全胜。公元前206年 就这些情况而言,《谋略》有着相当的可取之处: 梅特卢斯?庇护在西班牙与伊尔图莱乌斯战争。伊尔图莱乌斯在拂晓就让他的部队整好队伍,朝梅特卢斯的阵地开进。梅特卢斯则让他的部队在营帐里闲呆到中午。那时正值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后来,当敌人在炎日的烤晒下被搞得疲惫不堪时,梅特卢斯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他们,因为他的队伍精神抖擞,部队的实力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公元前76年 还是那个梅特卢斯,在西班牙跟反塞多留的庞培军会师之后,一再提出挑战。可对方却挂出免战牌,他们认为自己无力跟两支军队较量。过了一段时问,梅特卢斯发现塞多留的部队士气极盛,一个个摩拳擦掌,求战心切。他想,还是适时避过他们这股狂热为上,于是他把队伍撤走了,而且还敦促庞培也把队伍撤走。 只不过在另外一些方面而言,《谋略》很多内容算得上是“夸夸其谈”: 为将者对自己的部队失去信心时,为稳住阵脚应做些什么: 1当沃尔斯奇人准备攻击执政官提图斯?昆克蒂乌斯的军营时,昆克蒂乌斯只留下一个步兵大队担任值勤,而让其余的部队都去休息。他还命令司号兵骑上马,一边吹号,一边绕着军营转圈。他用这种显示力量的办法把敌人与自己隔开一定的距离,并使对方整夜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次日天刚破晓,他突然出击,敌人由于彻夜未得成寐而疲惫不堪,于是他轻易地将他们击溃了。公元前468年 2在西班牙时,昆图斯?塞多留在骑兵方面远不如敌人,敌人信心十足地径直向他的工事逼来。于是,他连夜挖出许多壕沟来,并把作战线部署在这些壕沟之前。随后,当骑兵按惯例夺路向前冲进时,他把他的作战线后撤。敌人紧追不舍,结果都掉进了沟壕,因而大败溃输。公元前80--前72年 3有一次,雅典指挥官卡雷斯正在等待援军来到。他担心敌人会在援军抵达之前认为他兵力单薄而向他的营地发起进攻。于是他命令在他指挥下的一部分士兵夜间从营寨背后出去,回来时则要尽可能让敌人看清他们的走向,以造成已有新生力量来到的印象。这样,在期待的援军来到之前他就用意想中的增援部队坚定了自卫的信念。公元前366--前338年 4有一次,雅典人伊菲克拉特斯扎营在一片平地上。他获悉色雷斯人夜间要下山来抢劫他的营地;他还得知下山的路只有一条。于是,他悄悄地把他的队伍拉了出去,部署在色雷斯人必经之路的两侧。当敌人前去袭击他的营地时,营地上依然灯火不灭,其实这只是少数人在那里点燃的,以造成似乎主力大部都还留在营内的印象。如是,伊菲克拉特斯得以从侧翼攻击敌人,并将其击溃。公元前389年 虽然说在这些内容而言,也算是对题,但是这种比较空泛的例子引用,毫无疑问是没有太大的主观性。 尤其是很多时候,一些例子根本是不可能被复制的情况下,这些例子引用,更多是一种没有意义的描述。 …… 退却: 1高卢人在与阿塔罗斯交战之前把他们的金银财宝如数交予忠诚的护卫者,并指示一旦他们的军队在会战中败北,便把这些金银财宝撒满一地,让敌人争相去抢夺。如是,他们自己便能更易于逃遁。 2叙利亚国王特赖丰战败之后,在他撤退的一路上撒满了钱物。安条克的骑兵因忙于抢夺这些钱财而迟误了战机,他也就成功地退走了。公元前134年 3昆图斯?塞多留在战斗中被昆图斯?梅特卢斯?庇护击败。他认为有组织地撤退未必安全,于是下令他的士兵分散撤走,并告诉他们重新集结的地点。公元前75年 4卢西塔尼亚人的首领比里亚托采用塞多留将部队先化整为零,又集零为整的办法摆脱了他所处的困境和我军对他的威胁。公元前147--前139年 5当波尔森那的军队紧逼着霍拉提乌斯?科克莱斯的时候,科克莱斯下令他的部下迅速撤过桥回城。为了不让敌人穷追过来,他还命令把那座桥梁炸毁。在进行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像卫兵一般守在桥头,阻挡迎面过来的敌人。后来,爆炸声告诉他桥梁已被炸毁,他便纵身跳入河里。尽管他身上多处负伤,精疲力竭,但还是带着兵器游到了对岸。公元前507年 6阿弗拉尼乌斯在西班牙的伊莱尔达附近离凯撒而去。当凯撒对之紧追不舍时,他扎下一座营寨。于是,凯撒也扎下营寨,并派遣他手下的人出去搞粮秣。这时阿弗拉尼乌斯突然又发出了撤离的信号。公元前49年 7安托尼正设法摆脱安息人对他的紧逼,但每当破晓时分他拔营起程时,他那退却中的部队总要遭到蛮夷人的箭矢之害。因此,有一天,他让他的部下直到临近正午时才回营,以此给人造成他已扎下一个久驻营地的印象。等安息人对此已不再疑惑并撤离时,他立即利用这一天余剩下的时间不受干扰地开始了他的井然有序的行军。公元前36年 8腓力在伊庇鲁斯吃了败仗,为了不使罗马人在他退却时将其歼灭,他请求实行休战,以便埋葬死者。结果,哨兵们都放松了警觉,腓力趁此逃之夭夭。公元前198年 9普布柳斯?克劳狄乌斯在一次海战中为迦太基人所击败。他深知必须突破敌人的围困,于是下令余下的二十艘舰只装成胜利者的姿态驶进。迦太基人还真以为是我方在遭遇战中占据优势。如是,克劳狄乌斯反倒使敌人畏惧起来,因而成功地撤走了。公元前249年 10有一次,迦太基人在海战中失利,想摆脱掉尾随其后、紧追不舍的罗马人。于是假装他们的舰只忽然搁浅在沙滩上,似乎真的再也无法开动了。迦太基人用这个办法使胜利者顾虑重重,深怕自己的兵船也会遭到同样的不幸,因而迦太基人留下了一条退却的生路。 11阿特莱巴特人康缪斯败于神一般的凯撒之手,从高卢逃往不列颠。当他抵达海峡时正好遇上顺风,但却已是落潮时分。尽管舰船都被搁浅在沙滩上,他还是下令把帆都扬了起来。跟踪而来的凯撒从远处看到鼓满了风的帆船,心想康缪斯已经逃出他的掌心,取着一条远走的航路离去了。他也就放弃了追歼的念头。 …… 如何消弭因不利的先兆在士兵中产生的恐惧心理: 1西庇阿将他的军队从意大利运到阿非利加,他登岸时被绊倒在地。当他看到士兵们为此而生惧色时,便以他的坚定和自负使众人的担心变成为鼓舞士气的一股力量。他高声说道:“为我庆贺吧,我的部下!我已经重重地撞击了阿非利加。”公元前204年 2盖犹斯?凯撒正要登船,忽然跌倒在地。他大声说道:“大地母亲,我要紧紧地抓住你。”他这样解释这件事情,似乎是表示他是命里注定要再度回到这块现下他就要离去的土地上来的。 3当执政官提比略?森普罗尼乌斯?格拉古正列阵与皮森特人交战时,一次突如其来的地震使双方震惊不已。此时,格拉古以新的兵力和精神力量鼓励催促他的部下向敌人发起冲击,可对方却被这突发事变压倒了。如是,他使敌人屈降,将他们击败了。注:据弗洛鲁斯说,公元前268年击败皮森特人的是执政官森姆普罗尼乌斯?索富斯。 4由于意外事件塞多留的骑兵的盾面上和他们的坐骑的胸脯上溅满了血迹,塞多留解释说,这是胜利的象征,因为盾面和马的胸脯通常是溅满敌人鲜血的地方。 5底比斯人伊巴密浓达的士兵都在垂头丧气,因为一阵风把他的长矛上的飘带象束发带一样刮了下来,一直被吹到了某一个斯巴达人的坟头上。伊巴密浓达说:“伙计们,别担心!那是斯巴达人灭亡的预兆。除了给人送葬,坟墓一般是不用装饰的。”公元前371年 6一天夜里,一颗流星从天空中划过,看到这一现象的人无不惊吓不已。还是那个伊巴密浓达说道:“这是神灵从天上给我们的一道光。” 7有一次,临与斯巴达人开战之前,伊巴密浓达坐着的那把椅子忽然歪倒在他的脚下。士兵们都嘀咕说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可伊巴密浓达却大声说:“没什么,这是说我们不能光坐着待机呀。” 8盖犹斯?苏尔皮奇乌斯?加卢斯不仅告诉士兵们将要出现月食现象,以使大家不致以为又是什么怪物临头,同时还讲给他们听发生月食现象的起因和道理。公元前168年 9当锡拉库萨人阿加索克利斯在与迦太基人作战时,他的士兵们在一次战役之前因遇上类似月食的现象而陷入惊恐之中。他们把这类现象当作怪物临头的征兆。他给大家解释之所以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并进而说明不管怎样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与他们的使命毫不相干的。公元前310年 10当雷电在伯里克利的军营上空震响时,他的士兵惊恐万状。伯里克利把士兵们召集到一起,当着大家的面取两块石头相撞击而生火花。他告诉士兵们,雷电就好比是两块云在空中相碰撞而产生的现象,并借此消除了众人的恐惧心理。 11雅典人提谟修斯正准备与克基拉人打一场海战。当他的舰队刚起锚出航时,他的舵手忽然发出撤离的信号,因为舵手听到了一名桨手的喷嚏声。提谟修斯惊呼道:“在这成千上万人当中有一个人有点发冷,难道你就吃惊了吗?”公元前375年 12雅典人卡布里亚斯准备进行一场海战。一个雷电刚好打在他的船头前。士兵们都为这一不祥之兆惊愕不已,但他说:“现在才真正是开战的好时机,诸神之中最强大的朱庇特神已显灵,他的力量已降临我们的舰队。” …… 而在《谋略》当中,有一个例子不得不说确实很有意思: 波斯国王居鲁士想振奋他的部下的士气,派他们去干砍伐森林的劳累活,从早到晚干了整整一天。第二天,他又大排盛宴宴请他们。席间他问大家,这前后两天你们喜欢过哪种日子。当众人回答说他们喜欢庆宴的日子时,他接着说:“可是,只有经过了前一天的苦,才会有后一天的甜;这就是说,要是你们不能征服米底人,你们就谈不上自由和幸福。”他就这样激起了大家的求战欲望。 而这个例子,在某个意义上不太可能完全套用。毕竟很多时候一支部队的构成不同,这样的战术的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变化甚至是毫无作用。 就好比是对于一支贵族阶层出身的罗马骑兵队而言,这样的方式只会引起一个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