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 第51章 李象请诏(求追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1章 李象请诏(求追读!)(1 / 1)

享受着群臣瞩目的目光,承乾植物表示很骄傲。

  他那被挫败了数年的虚荣心,在这一刻得到了空前的满足。

  尤其是李承乾看到李泰那吃瘪的大胖脸,心中怎一个爽字了得!

  此刻退回到自己位置的魏王李肥四,看到一时成为了热门中心的东宫父子,牙都快要咬碎了,心中暗道:‘得意个屁,你个死瘸子不就靠儿子么?你自己有个甚用!’

  ‘真以为你一个瘸子能当天子?!’

  想着。

  李肥四攥紧了拳头:‘家里那個不中用的玩意,看我回去不抽他!’

  这一刻,在李肥四眼中,李象俨然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

  其实在场的大佬们,包括李世民,都清楚一点。

  李象虽然说这首功是李承乾,但只要有点脑子都能把事情想的门儿清,这是李象故意而为之,毕竟主办案子的是李象,李象说谁有功,谁便是有功。

  趁这个机会给李承乾套个光环,缓解一下李承乾和李世民的父子关系。

  “臣恳请陛下,解除父王禁足之令。”

  “不论父王有何等过错,李象身为父王长子,都愿代父受过!”

  说罢。

  李象又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从脸上那认真的表情来看,丝毫不见做作。

  这浑然天成的演技,已经让殿中群臣分不清李象究竟是演戏还是本性如此?

  此刻早已经是因为先前屡次想罢黜李象,而心中对李象深感愧疚的二凤,又见李象在立有大功之后,竟是第一时间想的是自己的父亲,这等感动天地的大孝,古今有几人?!

  “吾孙孝感天地。”

  二凤深吸了一口气,随即道:“撤去太子禁足之令。”

  “诏,太子协办有功,赏布帛千匹。”

  唐初铜币严重不够,不足以支持全国范围内的经济流通,故而实行的是‘钱帛’货币体系,布帛就等于是钱,贞观年间的布帛和开元通宝汇率波动不大,换算下来,千匹布帛就是一千贯钱。

  承乾植物,愣了。

  这是自从长孙皇后崩逝以来,他第一次受自个老爹恩赏。

  明明一刻钟前还差点被圈禁,一刻钟后就受赏了,有点觉得不大现实。

  赏什么东西是其次,重要的是态度。

  “父王,还不谢恩。”

  李象在旁小声提醒道。

  顷刻。

  李承乾反应过来,红着眼眶,扑通一声便是跪了下去,一个响头磕在了低头:“儿臣,谢父皇——!”

  其实。

  大唐素来是不流行跪来跪去,但刚刚李承乾明显是心中泛起了那逝去已久、来自于李世民的父爱,发自内心的磕了个头。

  李世民见此状,亦是不由别过头,眼角又是有着泪花闪烁。

  你要说二凤不喜欢李承乾,那也必然是错的,嫡长子,素来都是受教最为严格、寄托希望最盛的那一个,这些年二凤之所以对李承乾一而再、再而三的发怒,更多是看到李承乾不成器,心中焦急所致。

  ‘怎么又哭了。’

  ‘果然历史书说的没错,二凤哭的次数比刘昭烈还多。’

  这时。

  稳了稳情绪的二凤,再次开口了。

  “象儿,你想要什么赏赐,尽管提,朕无有不准。”

  嘶——!

  殿中泛起倒吸凉气之音。

  这帮重臣着实没想到,李世民对李象竟是这般大方,也都清楚,赏赐只是表面,这是在明晃晃的告诉所有人,他即将重用这位皇孙。





  大唐政坛上的一颗耀眼星辰,正在以不可阻挡的方式冲天而起。

  押对宝的左丞狄孝绪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心头长松了一口气,感慨自己的宰相之路,终于是有了一线机会。

  “陛下,臣一人破不了案,功不在臣,而在参与此案的一众群僚。”

  “臣恳请陛下,对这些人论功行赏。”

  李象不卑不亢的说道。

  这话落入二凤耳中,顺耳,太顺耳了!

  他这些年,已经见惯了宗室这些子弟,不论是李承乾还是李泰,亦或是李治和其他的庶出皇子,但凡是做了点屁事,就得拿出来邀功,好大喜功四个字写满了整张脸。

  李象与这些人相比,简直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天壤之差,云泥之别。

  “不因功而傲,不因赏而骄。”

  “象儿,你真的令朕刮目相看。”

  “将有功之人拟成名册,朕自会逐个封赏。”

  李象再次行礼:“臣代受赏之人,拜谢陛下。”

  至于这个名单。

  李象心中已经是有数了,徐齐聃、程处弼、秦理、狄仁杰、苏定方、张燕,这六个人算是他组建的第一批班底。

  徐齐聃是他的秘书,狄仁杰是他的副手,程处弼和秦理属于打手跑腿,苏定方是军中埋下的一颗种子,张燕则是李象在长安的耳目。

  “赏罚有序,方能令天下信服。”

  “你既然有功,就必须要赏,你若是不说,那朕就自己定了。”

  二凤微笑着。

  他似乎已经有了打算了。

  ‘一推、二推、三推,谦让的应该差不多了。’

  李象之所以一直让功,就是为了确保自己接下来提的要求,二凤一定会答应。

  这就是语言艺术。

  “臣确有一请,望陛下准允。”

  话音刚落。

  如预料中的一般,二凤很是大气道:“尽管道来,无所不允。”

  深吸一口气,李象开口了。

  “此次办案,臣发现在办理大案要案之际,大理寺可用之人甚少,请求京兆府或是动用左右侯卫,皆是动静太大,极其容易造成民众恐慌,而不良人则是不同,不良人平日里就在市井之间维序,办起事来平稳妥当,最为合适不过。”

  “臣请将不良人编入大理寺之内,充当大理寺办案寺役。”

  “另,恳请陛下降诏擢升不良人,将其并入九品及流外官制之列。”

  “此一案,若无长安不良帅及其不良人协助,断无可能这般迅速破案。”

  大唐的官职分九品,九品之外又有流外九等。

  在这之前。

  包括张燕这个不良帅在内,都是在流外九等之外,纯纯苦逼外包工,死了官方都不管埋的那种。

  而李象要这般做的原因,核心出发点在于,他需要打造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队伍,哪怕是跟着自己强冲玄武门。

  纵观整个大唐,当下长安城中不入权贵高眸的上千不良人,就是李象最好的选择。

  他甚至连口号都为全新的不良人准备好了。

  「一天是不良人,一辈子都是不良人」

  殿内肃静,李象仰头用‘一心为公’的眼神望向大位之上的李世民,准与不准,是否起飞,皆在二凤一念之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