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逆改明末> 第一百四十一章 汉儿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一章 汉儿庄(1 / 1)

可张克清没有想到的是,张克清在孟县的时候还只有几百多的流民跟随。

  可等他的队伍抵达河南府孟津时,跟他在队伍身后的流民人数是翻了十倍都不止,人数直接飙升到了一万多人。

  为了能维持好纪律,张克清在一万人的队伍中抽调出了600人编作临时护卫队,甚至是给他们购买了钢刀、长枪,让家丁步兵队的人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训练。

  此时,杨秀成还在离孟津县城50里外至新安城的范围内收购田地。

  杨秀成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边水域不算差。虽然如今干旱致使很多河流都已经断流,但是只要是天开始下雨,这边的河流要恢复回来也不是难事。

  而且这里比较偏僻,周围除了零星开垦好的田地,还有大量的荒地可以进行开荒。

  这样就可以尽量的减少购买土地所需要花费的银两。

  杨秀成把这周边的田地进行了笼统的计算。除开收购的田地外,只要把这边的荒地给开荒了,弄出个三、四万亩的田地出来,问题不大。

  这边旱灾很是厉害,加上地方偏僻,所以这边的田地算不得贵。

  一亩好一点良田才3两多的银子,差的才1两多些。

  杨秀成大概是收购了4000多亩的熟田,花费了将近八千两的意思。

  剩下的钱杨秀成不准备再收购田地,而是要解决开荒的问题。

  虽然有规定,大明的荒地是谁开荒出来就算谁的,但是为了防止开荒好的田地会被人争夺。

  杨秀成还是事先到地方的衙门上进行了鱼鳞册登记,把那些荒地都登记到了张克清的名下。

  孟津县和新安县的知县一看在这灾荒年间,居然还有大地主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他的管制范围内开荒种植,是笑得合不拢嘴。

  一旦他开垦完成,县衙的税收必然会增加,这可是大政绩。

  所以他们哪里还敢跟杨秀成多要什么银子。

  要是把这冤大头给吓跑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于是,两地的知县都是二话没说就审批了杨秀成的请求。

  最后杨秀成相当于只花了几百两银子打点衙门口上下,再花了几十两的银子就购买下了那些荒地。

  此时,杨秀成算是把张克清给他一万两银子发挥到了极致。

  孟津城到新安城之间的一片土地都入了张克清的名下,其北连黄河,南连润水,中间还涵盖了谷成山以及函谷新关等。

  土地面积之大,令人羡慕。

  崇祯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张克清抵达了孟津县城外,与杨秀成汇合。

  杨秀成没有想到张克清这一路下来竟然会带来这么多的流民。

  这有人开荒固然是好事,可这些人都是没有粮食的。

  这就意味着从他们开荒到粮食收成的时间里,都需要张克清出钱粮来养着他们。

  所以杨秀成在见到张克清的第一时间就是问:“你带着这么多的人来,去哪里找那么多的粮食养他们?”

  可张克清却是无所谓的回答道:“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已经跟一些粮商购买了数万石的粮食。到时候他们会运输粮食过来。”

  听到了不缺粮,杨秀成是松了一口气。

  但杨秀成这口气还没有松下来,却发现张克清就把那些流民食宿安排都一股脑的交给了他。

  让杨秀成忙得是脚不着,想要骂娘的那种。

  好在杨秀成在镇虏堡时有过相关的经验,这才让他不至于像个无头苍蝇一样,盲目乱撞。

  加上一些他搞不过来的问题,只要他跟张克清一提,张克清总能通过一些奇特的方式来解决掉了。

  这期间,杨秀成是感觉很累,但其内心却是很充实。

  在夜深人静,杨秀成时常会想。

  自己就算考上了进士,出来做了官,估计也是差不多这样吧!

  而官场上还有着各种尔虞我诈,但是他跟着张克清却不用去想那些,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情就行。

  真遇上了什么事情,有张克清在帮他挡着。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张克清也能及时想出办法来解决。

  所以杨秀成时常觉得自己能遇上张克清真的是一件幸事。





  是张克清让他提前实现了“为官一任,造福百姓”的心愿。

  可惜张克清能力这么强,朝廷却是有眼无珠。

  要是张克清能

  突然间,杨秀成是不敢再对那大逆不道的念头想下去。

  崇祯七年十二月十四

  在崇祯旨意下,锦衣卫去调查了兵科给中事中人王台臣。

  结果锦衣卫一查,就查出了王台臣收受不明贿赂一千两,贿赂之人给他张克清的罪状,让他帮忙弹劾张克清。

  除了王台臣之外,还有朝廷的礼部侍郎卓宏用、礼科给中事宁兴强等等也收到了相关的贿赂。

  此事让崇祯感到震怒,下令锦衣卫要彻查贿赂之人。

  结果王台臣、卓宏用、宁兴强却都“畏罪自尽”,线索全断。

  锦衣卫北镇抚府司因为这事还被处理了不少人,可是追查一事还是不了了之。

  最后崇祯只能是下令处理了王台臣、卓宏用、宁兴强的家眷,以示惩戒。

  崇祯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河南孟津县

  天气严寒,飘起了雪。

  张克清在靠近润水河的旁边又购买了3000亩的土地,用来建立庄园“汉儿庄”。

  同时,张克清还从“系统商场”兑换了8000石的粮食过来,用做过冬粮食。

  当系统幻化的商队带来着大量的粮食“汉儿庄”时,那些跟着了张克清的佃农们无不是欢呼雀跃。

  毕竟他们目前都是由张克清养着,要是张克清没有粮,他们又要忍饥挨饿了。

  这几天经过杨秀成带着军正们进行人口统计,确定“汉儿庄”的人口数目为一万二千三百二十一人。

  拥有户数为1832户。

  其中青壮人口为4487,妇女4171,年满60的老人为852,未满16岁多小孩为2811。

  这几天严寒,虽然张克清发放了不少的棉衣,但是如果没有地方可以躲避风雪依旧是个问题。

  所以为了保证这些佃农们不被冻死。杨秀成接下来的工作都是划分好每户建筑的土地,指挥所有的人上山砍树,用来搭建草木房子。

  张克清则是从4487的青壮中抽调出一千一百人来,形成了一个名为“朱雀”的护庄步兵团。

  “朱雀”护庄队的待遇相对保安州的“玄武”护庄队的待遇要差上一些。

  但是张克清给他们承诺的粮饷还是过得去的。

  比如成为了“朱雀”护庄队的队员后,他们家里的租只需要交三成就可以,成员每个月可以领银5钱,米5斗。

  要是他们当中有人在战斗中不幸死亡的,除了给其家属发放30两体恤银外,家里有未成年孩子或者是60岁父母,每月可以领银5钱,米三斗,直到其子女成年,父母老去。

  同时其家里田地租直接减到一成,为期30年。

  受伤不能再战斗或者生活困难的,视情况给予520两的补助,每月可以领银3钱,米三斗。家里田租减至一成,为期25年或者是直到其老死。

  考虑到“朱雀”护庄步兵团都是新兵,还有就是忠诚度的问题。

  所以它的所有领队,都是由张克清的家丁步兵队成员所担任。

  “朱雀”步兵团的团长暂时由现家丁一队队长刘青松担任,副团长则暂由现家丁二队队长王大壮出任,军正为陈十八,副军正为张宫。

  考虑到陕西的农民军已经是流窜到了河南,说不定哪天就会流窜到“汉儿庄”。

  为了能保卫“汉儿庄”的安全,“朱雀”护庄步兵团全员都是进行脱产训练,不用参加庄园的房屋建造工作。

  “朱雀”护庄步兵团的装备,张克清选择了无视朝廷的律法,给在“汉儿庄”的护庄队全部换上布甲。

  同时在配置上,“朱雀”护庄队也是采用鸟枪、刀盾、长枪以及破甲锤等。

  崇祯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离除夕大概还有九天的时间。

  张克清以为今年应该是可以安然渡过了,却没有想到派出去巡逻的骑兵却回来禀报,发现有一大股“匪军”正朝着“汉儿庄”而来。

  人数估计有三、四万,让张克清务必尽早做出防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