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三国:一切皆可鉴定> 第65章 过江龙(求追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 过江龙(求追读)(1 / 1)

路过渔阳郡,鲁达专门跑去雍奴县一趟,只因为田豫在这里。

  结果田豫跟朋友出去闯荡,没有在家,更别说今年他居然才十四岁。

  鲁达才想起来,人家年纪轻轻就跟着刘备。

  直至刘备当豫州牧,眼看没什么前途,才借故老母要侍奉返回幽州。

  后来在曹魏那边,混得还是相当可以。

  也没放弃,托其家人带一句话,说自己在襄平等着他。

  提前培养也没什么,要说自家小弟也不过十三岁,有几个年纪相仿的朋友也好。

  反而田豫的事情,倒是提醒了鲁达。

  可以找人招揽邓当,说不得什么时候吕蒙就来投了。

  正是正要实施,又意识到个问题:邓当是哪里的人来着?

  只知道是孙策部将,可具体是哪里不知道,大概率是汝南,也有可能是九江……

  实在没有具体地址,倒是清楚吕蒙是汝南富陂人,问题今年才七岁,索性作罢。

  有空培养七岁的吕蒙,还不如把刚四岁的诸葛亮接过来,尤其是他哥诸葛瑾已经十二岁。

  这部分也就想想,诸葛圭能放人才怪了,除非把他也叫过来。

  要说曹操没有屠徐州,很多人才都好找,问题怎么骗……请过来是个问题。

  区区辽东太守,动不动招揽那么多人才,闹哪样?

  做得太高调了,那说不定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到时候朝廷一道旨意,全部调去洛阳当郎官,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

  又过了两天,一行人抵达襄平,也就是后世的辽阳。

  大队兵马靠近这里,这边直接戒严。

  直至鲁达派人告知身份,对方简单确认,才战战兢兢开启城门。

  最终在瓮城核实身份,才总算松了口气,开门迎接鲁达。

  前任太守已经离职,目前郡中的事情,都是郡丞负责管辖。

  看到鲁达前来赴任,这六十岁的郡丞刘朗不由惊叹:“真少年英雄也!”

  “以后辽东诸事,还得依靠刘老支持!”鲁达拱手见礼,主要还是敬重他的年龄。

  敬重是敬重没错,转手就派人接管钱粮仓库,安排甄逸这部分的钱粮入库,同时清查账簿。

  各部将迅速出动,占据襄平各城门,暂时接管这边防务。

  陈端管粮,秦松在军中继续担任主簿。

  各掾吏也安排自己人作为副手,实则也有监督的意思。

  若这些掾吏才能尚可,且没什么问题,留下来也没什么。

  反之,那就替换成自己人上去。

  问题就在于,这官最经不起查,掾吏也一样。

  有时候甚至一个地方,官员本身清廉,奈何掾吏仗着官吏不懂行,不断中饱私囊。

  最后这笔账,自然就落入官员头上。

  都说儒家经典是进入仕途的准入证,可总有人被忽悠瘸,非要去认真治经,附庸风雅。

  这种人就该好好做学问,放出来当官那是祸害百姓。

  问题是要官员去管,官员怎么管?

  就说这十里八乡,那些平民百姓,懂官话的有几个?

  大多还是靠掾吏与地方豪族沟通,豪族与百姓沟通,才能把政令传达下去。

  不如说是让豪族明白政令,他们带头这样做,再让百姓跟着那么做。

  期间人家曲解,或者断章取义,那官员也只能束手无策。

  县一级都是这样,郡一级如果各县不配合,或者故意捣乱,政令再好也推行不下去。

  官员若上进,就在上任后苦学地方方言,管人不管事。

  一年下来掌控好各县情况,才好大展拳脚。

  核心就是各县治政,郡府治人。

  只要把人管好,那么政令自然畅通。

  只要有正当理由,理论上随便免除各县官员,陛下还巴不得空出官位再买一波。





  然而官场不仅是各种算计,更多还是利益交换和站位。

  无所畏惧见人就咬的,要么是陛下的孤臣,要么是派出来的炮灰。

  想当年,阳球就是这样的存在。

  事成之后各方运作,官至卫尉。

  要更进一步的时候,终于引来反噬,入狱问斩。

  说穿了,你帮陛下,其他派系会算计你。

  若给他们当炮灰,陛下会借宦官之手诛杀。

  是以太守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园丁。

  把不重要的枝丫修剪,同时让其他枝丫不互相干扰彼此。

  最终一个郡整整齐齐,欣欣向荣,那政绩就到手了。

  以上就是陈登与鲁达说过的内容,这种宝贵的经验,正常来说不会随便与外人说的。

  主要还是陈登打算加大投注,又担心鲁达第一次当官,不懂这些东西,少不得提醒一番。

  只是到他这样,已经算是言传身教,远远超过了提醒的地步。

  反正如今整个襄平的官场都清楚,这鲁达就一个过江龙,刚来就打算接管权柄。

  不少人都在看笑话,结果很快就笑不出来。

  鲁达知道有这情况,自然早早聘请懂官话的辽东人,这一个月下来不断教导大家辽东方言。

  鲁达算是学得比较慢的,好歹也能知道一些日常对话。

  真正厉害的还是梁习,一口辽东方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辽东出身。

  事关仕途,别说在洛阳辟召的这十人,就算后来加入的甄逸和甄豫,如今也在苦学。

  眼看鲁达带来的掾吏,迅速接管辽东的政务,做得比他们还好。

  更别说城防和贼捕掾,也迅速被鲁达的人接手,就看谁还敢有意见?

  原本的掾吏们顶不住,眼看都尉那边不指望,只能求助于郡丞刘朗。

  “府君看来出身不凡,对各种关节都非常熟悉,尔等技不如人,就不要献丑了。”刘朗可不愿意趟这浑水,免得惹祸上身。

  人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眼接管郡府要害,可见是早有准备。

  现在跳出去,反而给别人动手的理由。

  不仅是政务,鲁达第一天过来,就派人接管襄平的防务。

  贼曹换成文稷,文聘等人安排在都尉麾下,同时调查军中物资储备情况。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鲁达那么搞,也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最尴尬的还是自己,当时前脚鲁达还说希望自己多扶持,后脚就安排人手接管政务。

  刘朗索性也不管,摸了几天鱼,本来也等看笑话。

  结果鲁达不仅在襄平彻底站稳跟脚,也仅仅把范围锁定在襄平,暂时没有扩大打击面。

  到这个份上,刘朗更是确定鲁达背后有高人,而且来头不一般。

  这种人惹不起,可别打了小的惹来老的,在知道鲁达的底细之前,刘朗不敢轻举妄动。

  可下面的掾吏可就惨了,基本是一查一个准。

  那掾吏里面有没有清廉的?

  那或许有!

  问题鲁达既然过来,那自然任人唯亲,真正要害的部分,都安排自己人上任。

  至于那些不重要的,再择优留用。

  打一批拉一批,留下来的未必最清廉,但影响力肯定最大,也最懂做人。

  这一番动作下来,别说刘朗发做不起来,都尉向年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鲁达的人接管防务。

  倒卖甲胄军弩,上面不细查也就算了,可按照汉律,就这个足够判他死刑。

  更严重的也被查出来,向年居然还是辽东最大的走私头子,高句丽、扶余和乌桓都是他的客户。

  “向都尉,我们做笔交易怎么样?”鲁达却没有上奏,反而把向年叫到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