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鹅的三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子扬军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四章 子扬军师(1 / 1)

白昼雨水不歇,黄白城中门户紧闭。

  这终究是一座储粮运城,城内居住的只有梁兴的部曲与部曲家眷,没有其他士民。

  城内军营,随着梁兴首级传阅,营中吏士也都缴械。

  黑熊不敢耽误,封存器械的同时,立刻着手精简营中吏士。

  愿意留下的继续当兵,不愿意的编为民户。

  他也再三保证这些人的部曲身份,才打消了绝大多数人的疑虑。

  比起纳税服役的普通百姓,他们更想当将军的部曲。

  当了将军的部曲,也就将军能欺负他们;可若是当郡县编户之民,那太多的人可以欺负他们。

  部曲生活再苦再危险,终究有铠甲、兵器在手里,具有反抗的能力。

  这是关中大乱后,残存百姓的血泪认知。

  必须掌握武力,不能将安全寄托在其他人的善良之上。

  气候正常物产充足时,董卓、李这些人还能琢磨着朝廷之事;可天气大旱时,为了稳住军队,这些人只能选择抄掠百姓。

  旱灾刚开始没死多少人,大多数人死于军队抄掠引发的大混乱与逃亡中。

  军营内先是清退了一批不愿当兵的,黑熊又将体质羸弱,年龄超过三十岁的人清退,暂时编为辅兵控制在手里。

  同时也收拢原有的军吏,只要是队官以上,尽数软禁在梁兴的府邸。

  也只有梁兴的府邸,才能让这些军吏放心。

  毕竟梁兴府邸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适合集中处决的场所。

  去掉这么三拨人,城内军营勉强还剩下一千三百多人。

  按照老办法,百人一队,自己推选百人督和各级军吏;随后分发战旗,旗上书写籍贯姓名。

  最后再派人誊抄制成军册,按着传统一式三份。

  这种工作已经不需要黑熊亲自去负责,随行的青州兵重甲步兵就能面面俱到,贯彻落实。

  至于梁兴府邸内的护卫,这些人的体格、武技来说,肯定是黄白城驻军中的佼佼者。

  可不能随意放任,也不好进行武装。

  时间紧迫,只能剔除军吏与梁兴的亲族,余下混编为四个辅兵百人队。

  几乎一整天,黑熊就忙碌军队整编。

  午后,雨水稍稍停止,天空依旧阴云相连。

  这种天气,根本不适合军队开拔,所以也就没必要担心临晋方面。

  就连五十里外的高陵驻军,都不适合移动。

  也是因为这场雨,黄白城变故不为城外所知。

  新的战机又摆在了黑熊面前,到底是就近强袭池阳城内的马玩,还是原计划折返临晋,对侯选下手。

  有梁兴首级、李堪的印信,足以轻易号令庞德出兵向北截断马玩的退路;可这样的话,临晋方面会有意外变故。

  想了又想,黑熊同时向驻屯茂陵的庞德、高陵的刘晔下达调动命令。

  并让信使分别携带梁兴首级去茂陵见庞德,再去见刘晔;李堪印信则相反,先送到刘晔面前,再送给庞德去看。

  只要刘晔派遣的关中兵抵达协防,他就能脱身,单骑返回临晋。

  黄白城有向南的驰道,两拨信使齐齐向南而去。

  过白渠木桥后,一拨信使直奔西南茂陵,一拨信使转向东边高陵。

  得益于秦国、西汉对关中的建设,长安附近城邑密集。

  往往二三十里地就有一座城邑;驰道沿途,各种村落废墟更是前后相连。

  只是大多数城邑空虚,居住其中的百姓甚至不需要到城外耕种,光是开垦城内废墟,所种庄稼就能自足。

  信使驱马轻驰毫无节省马力的意思,用大约三刻左右的时间抵达高陵。

  人马疲敝,信使一跃下马对城上呼喊:“我乃镇北将军使者!”

  守军面面相觑,领头军吏不认识对方,探头观察:“将军在东,你如何从西来!”

  “镇北将军已破黄白城!”

  信使厉声呼喝:“快让我入城!我难道会自寻死路?”

  “天色已晚,恕我不能开门!”

  军吏回应一声,当即命令左右守兵将准备好的吊篮垂降下去。

  那信使将马匹交给副手,挪动颠簸酸困的双腿一瘸一拐走向吊篮,勉强抬腿进入吊篮。

  十几名守军拉扯粗壮麻绳,吊篮缓缓上升。

  信使躺在篮子里举着公文:“文书在此!”

  见他疲倦,守兵又将他从吊篮里扯出来,用担架运到县衙。

  使者来时,刘晔正与张既一起下棋。

  被剃发后的张既如今头戴黑巾帻,被钟繇解救后,在司隶校尉衙署任职。

  作为高陵人,他受钟繇指派,来到高陵协助刘晔做一些工作。

  有张既的协助,刘晔果然轻松很多。

  今日有雨,两人自上午对弈饮酒至今,谈论天下英雄,好不畅快。

  只是都很默契,没有谈论黑熊。

  很快,信使被担架抬到外厅,刘晔绕过木隔子屏风来见着信使,奇怪询问:“卿如何自西而来?”

  “随将军破黄白城,故从西来。”

  使者将文书递出,还有一方银印:“昨日……军师,卑职口渴。”

  “呵呵,我这就去给你取酒。”

  刘晔听对方口音,勉强认出来是当初船队里的人。

  他转身去屏风后取来半壶酒,铜酒壶递给对方,对方嘴对着壶嘴就是吸溜一口咕嘟畅饮。

  仰头喝光壶中酒水,信使美滋滋说:“昨日李堪请降,将军渡洛水赴宴,不想李堪突然反悔,袭击将军,为太史文恭所斩。”

  刘晔观察银印,不解:“李堪怎会如此不智?”

  “仆也不知,可能是渡河的船队是临晋人,李堪认为我军无船,北岸只有将军随行三百余人。欺将军兵少,南岸大军难以渡河解救,这才突然发难,不曾想太史文恭骁猛异常。”





  信使说着咧嘴笑了笑,将空酒壶递给刘晔的卫士。

  刘晔这时候检查公文泥封,见果然盖着镇北将军、虎牙将军两个印,这才拆开印封,取出里面的帛书。

  这是调兵文书,帛书上是黑熊所写简体文字,也盖了两方将军印。

  有这个帛书,刘晔才能调动城内五千关中兵出城。

  这是出兵前黑熊再三要求的,没有他的令文,任何人不能出城,为的就是避免野战。

  信使见刘晔神色微微变动,又说:“还请军师派遣信使,持李堪印信呈送茂陵之庞德。”

  “嗯,将军信中已有成文,你快去休息,待天气晴朗,我就安排车辆送去黄白城。”

  “是。”

  信使重新躺好,对他来说,这场战争中,他的使命算是结束了。

  桃子太过于宝贵,除非有紧急的作战任务,否则不可能给他恢复体力与大腿磨损的伤势。

  目送信使被抬下去,刘晔低头看左手的帛书军令,又看看右手的李堪银印。

  信使和公文没有骗他的话,明天睡醒,他就能看到茂陵庞德送来的梁兴首级。

  想到黑熊辗转天下时的各种手段,刘晔收敛神情,绕过屏风进入内厅。

  张既微微酒酣,起身来迎:“子扬,可是镇北军令?”

  “是将军亲笔所书的调令,令我发兵两千,入驻黄白城。”

  “黄白城?”

  张既惊诧:“梁兴举兵依附了镇北将军?”

  “梁兴已死。”

  “难道是梁兴部曲叛乱,攻杀梁兴?”

  张既用自己的见识来分析眼前的突发局面,刘晔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是将军亲率锐士,雨夜袭击黄白城,擒斩梁兴,迫降其众。”

  说着刘晔将手里的银印递给张既,张既双手接住只当是梁兴的将印。

  张既看了看印面认出中郎将印四个字,没有仔细去看前缀封号。

  刘晔落座,张既也坐到对面:“这么说,将军是要夹击马玩了。”

  “不,将军要去征伐侯选。”

  刘晔说罢看着张既诧异神情:“德容你想不到,马玩、侯选也无法预测,元常公与段忠明也是难以预测。待攻破侯选,渭北控扼蒲坂津,渭南甘兴霸镇守潼关、风陵渡;自此关中以东,门户咽喉稳固,将军自可从容应对西方之敌。”

  “子扬……”

  张既紧皱眉头:“子扬是说,李堪已经归附镇北将军?”

  “此公死矣。”

  刘晔看张既手里的印信:“他企图和谈之际袭击将军,为太史文恭所斩;随后将军亲率锐骑,星夜潜行直趋黄白城,袭斩梁兴于宅邸。大约明日,德容就能见梁兴首级。”

  “子扬说笑了。”

  张既明显不相信,只当是刘晔故意板着脸跟他开玩笑。

  刘晔年龄比他还小一些,性格有放荡不羁的一面,白天饮酒下棋时就开过一些玩笑。

  张既起身到书房,将银印蘸了印泥,轻轻盖在自己手心。

  看银印封号,不是梁兴的讨贼中郎将,而是李堪的立义中郎将。

  看清楚后,张既浑身冷汗渗出,瞪大眼睛立刻清醒。

  他也猛地站直,当即就反应过来,等黑熊吃掉侯选,就彻底堵死了河东方面的干扰。

  北地泥阳的段煨听从钟繇的意见,举兵固守不动,没有介入这场战争的意思。

  还有驻屯西边美阳的杨秋,这个人是关中群帅中比较倾向于许都朝廷的人,建安以来,年年都派人去许都上贡、朝拜天子。

  美阳附近的县由群帅中实力最弱的张横驻屯,张横依赖于杨秋,就像梁兴依赖马玩一样。

  受钟繇影响的,以北边的段煨实力最强,其次是杨秋、张横。

  还有程银、成宜,这两个分别驻屯在陈仓、雍县,也是抱团取暖,远离长安,被杨秋挡在西部,缺乏存在感。

  现在段煨来不及干涉,等黑熊吃掉李堪、侯选、梁兴、马玩四部,麾下军队膨胀到三万。

  到那个时候,段煨会重新审视自身与钟繇的关系。

  西部杨秋四部联合起来,挡得住黑熊的侵攻么?

  如果段煨、杨秋四部,再加上已经入关中的韩遂麾下阎行部,或许可以跟黑熊对峙。

  只要等黑熊掀起的这股威势沉淀下去,那格局就稳定了。

  就怕各方浮动之际,黑熊乘热打铁,全据关中。

  到那个时候,许都朝廷真要考虑考虑该怎么册封、安抚黑熊了。

  张既思绪翻滚,当即转身去看刘晔:“子扬既然有公事,那愚兄暂且告退。”

  “不急。”

  刘晔将调兵帛书折叠收入袖中,扭头看屏风轻声呼喝:“来人。”

  当即门外当值的卫士涌入,绕屏风进入内厅,拱手:“在!”

  “张德容醉酒,送他回居舍,不得与外人交涉。”

  “是!”

  当即两名卫士上前就要抓张既两臂,张既挣扎甩袖,皱眉看刘晔:“子扬,何以至此呀?”

  “我督兵剿贼,还请德容以军师相称,否则轻慢军心,引来将军治罪,非我能救。”

  刘晔说罢去看卫士长,卫士长给两个关中兵卫士摆脸色,这两个卫士当即一人拉扯一条臂膀,以反剪的方式将张既押解出去。

  卫士长听脚步声远了,低声询问:“军师,此人或许有探查军机之嫌。”

  “他来探查机密,我也借机将此人稳住,各取所需吧,没必要迫害。”

  刘晔说着走向侧门,进入内室:“为我披戴铠甲,我要去营中宣读将军调令。”

  “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