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第72章·行宫规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行宫规划(1 / 1)

“臣入内省都知江德明。”

  “臣内侍省都知罗崇勋。”

  “叩见官家,问候圣躬安。”

  二人虽贵为两省都知,内侍之顶峰,但官职品级不过正六品,若以臣子的身份与皇帝议事,只能跪着交流。

  宋朝全面总结并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宦官乱政就是其一,唐朝后期的宦官,权势大到可以随意废立皇帝,简直匪夷所思。

  因此宋朝严格限制宦官品级和数量,内侍的地位比武官还低。

  赵祯坐在书案后的龙椅上,直接开口差遣道:“今早内阁提议,要对宫里的各处墙壁进行加高加固,以增强皇宫的防火能力,此事由内廷自行负责,朕打算交给你们二人办理。”

  赵祯看了一眼台下跪听差遣的江德明,看似无心的问了一句:“江都知,朕听说你今日带人来福宁殿中用水银驱虫,此为常例还是特例?是谁让你这么做的?”

  江德明赶紧开口:“回官家,臣今早确实带人来福宁殿涂刷水银驱虫,这是当年重修大内宫殿的丁谓相公所定,每个月都要给福宁殿和坤宁殿的梁柱上涂刷一些驱虫之物,水银便是其一。”

  赵祯继续道:“那你可知,水银除了可以驱虫,还可以使女子不易怀孕,使孩童不易长大,使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身体受损,神志错乱,活不长久,你可清楚?”

  赵祯的语气极为平静,其实他也不清楚水银对人体到底有何种危害,他说这些话就是奔着江德明的性命去的。

  他记得自己魂穿的那一天,刚好就是宋仁宗意外昏厥的那一天。

  太医说:可能是因为太后驾崩,官家伤心过度所导致。

  那时的赵祯初来乍到,脑中一团浆糊,只想尽快熟悉环境,因此也就接受了太医的说法。

  此时仔细回想,情况有些不对。

  当时赵祯醒来的时候,八大王赵元俨刚好就在宫里,而吕夷简身为当朝宰相,竟然没有人第一时间去通知他,还是自己醒来后主动召见的他。

  这一系列线索连起来,完全可以当成一场阴谋。

  只要赵祯醒不过来,那么身为宗室之首的赵元俨和都知阎文应,完全可以矫诏另立皇帝。

  担任皇帝快一个月了,赵祯已经习惯从最糟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他现在觉得谁都不可信,谁都可以怀疑,所有人接近他都带着目的。

  他陷入了皇权对人性的第一次异化:多疑猜忌。

  赵祯感觉宫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身边人除了新入宫的,其他但凡是个有点资历的,都是满腔算计。

  “臣不知!臣冤枉,官家,臣实在不知水银竟还有其他作用,臣该死,请官家重罚,臣愿以死谢罪。”

  江德明双眼猛地睁大,脸色瞬间煞白,激动的砰砰磕着头,口中大失分寸的说着求死的话。

  罗崇勋也缩成一团,以头触地,尽量降低存在感。

  赵祯看着江德明的表演,心中只觉得有些烦躁,他深吸了一口气呼出,摆了摆手说道:

  “朕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第一,一個月内,将皇宫之中所有使用过水银和朱砂的建筑全部拆除焚毁,包括福宁殿和坤宁殿。”





  “第二,三个月内,翻新福宁殿和坤宁殿,将所有能换的木制结构,全部换成砖石结构。”

  “第三,翻新宫殿期间,将宫中各处种植的花草树木,全部换成果树、蔬菜、农作物,派专人播种,收获的果蔬粮食作为宫中用度。”

  赵祯说完,问道:“你可听清楚了?”

  江德明一头磕在地板上,大声说道:“谢官家不杀之恩,臣一定倾尽全力办好差事,谢官家。”

  赵祯对另一个装不存在的内侍省都知罗崇勋说道:“此事你协助江德明一起。”

  “臣遵旨。”罗崇勋也一头磕在地上。

  赵祯摆了摆手:“行了,下去吧。”

  二人顿时如蒙大赦,起身弯着腰,一溜烟的离开了大殿。

  赵祯静默了片刻,开口道:“去叫任守忠和杨怀敏过来。”

  门外的小黄门闻言赶紧应了声是,而后匆匆去叫人。

  ……

  等任守忠和杨怀敏赶来福宁殿中时,赵祯正站在殿旁摆放着的开封内城堪舆图前观看。

  见二人到来,赵祯手持一根细木棍,点在地图上,开口说道:“朕打算搬到宫外居住,叫你二人过来,是想让你们给朕修建行宫。”

  “朕看开封内城堪舆图,位于皇城西北部的右二厢户数最少,可在那里修建行宫。”

  “行宫建设不要铺张,一切从简,所用物料以实用为主。”

  “行宫占地六十亩见方就够(大约:20020040000),所侵占的民宅,可按市价翻一倍赔偿,或迁置到内城其他坊中居住,让户主自行选择,务必不要激起民怨。”

  “行宫之内以九宫为布局,建三殿六阁,中轴线上从南到北建三殿,中轴线两侧各建三阁。”

  “行宫墙高三丈(10)以上,宽一丈六尺(5)以上。宫墙内外两侧均设护城河,河宽六丈(18),深一丈(3),四门各设吊桥,四角各设瞭望塔。”

  赵祯将自己的想法简要一说,看向二人,问道:“你们可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二人对视一眼,任守忠开口道:“官家,修建行宫所需资费……”

  赵祯大气的说道:“从内藏库中支取朕一年的俸钱修建行宫。”

  赵祯每个月的俸钱为2000贯,一年的俸钱就是24000贯,这份工资是朝廷从每年的国库收入中拨给他本人的。

  赵祯虽然是皇帝,但也要领取朝廷的俸禄。

  宋朝的皇帝在各个方面都力求和官僚阶级保持一致,这是官家显示自己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具体做法之一。

  不仅可以使官僚士大夫产生一种自己和皇帝处于同一阶级的错觉,还能变相的限制官僚阶级的各种特权。

  比如这一条祖宗之法就给了赵祯很大的操作空间。

  由于赵祯并不需要靠这2000贯的月薪生活,所以后续调整官员俸禄待遇的时候,他大可以身作则,先把自己的俸禄砍掉一半,然后就可以顺势减宗室及宰相等各级官僚的俸钱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