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清平乐:从刘娥驾崩开始> 第14章·阅视军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阅视军营(1 / 1)

一上午的时间转瞬即逝。

  习练射艺、了解兵备、命人清宫、跟宰执们讨论巡抚使人选、跟吕夷简探讨改革的想法、草拟设置内阁的一系列诏书、初步整顿内廷等等。

  赵祯昨日上午穿越而来,若不算昏迷时间,到现在午时四刻(12:00)为止,刚刚过去一天。

  赵祯还有很多事想做,但还没做。

  午膳在赵祯的要求下,只安排了两菜一汤,用完午膳后,根本顾不上午休,他要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

  阅视军营!

  ……

  出宫前,赵祯已经命张茂则派人去知会殿前司,他要亲自前去阅视兵马操演,让他们提前整顿全部军队,做好迎驾准备。

  皇帝出宫可不是小事,扈从御驾的銮仪卫、皇城司亲从官、殿前司诸班直、侍卫亲军马军司诸班直、侍卫亲军步军司诸班直、环卫官、导引官、静室官等等,一眼望去,前后左右都是扈从之人。

  出了皇宫宣德门就是御街。

  御街宽约二百米,分为三部分,中间为御道,是皇家专用的直道,行人不得进入。

  两边挖有河沟,河沟内种满了荷花,两岸种桃、李、梨、杏和椰树,河沟两岸有黑漆叉子为界。

  在两条河沟以外的东西两侧是御廊,是平民活动的区域,临街开店铺,百姓买卖于其间,热闹非凡。

  赵祯身着红色常服,头戴无翅乌纱帽,骑着一匹温顺的黑色小母马,‘啪嗒啪嗒’的行走在御街上。

  百姓聚在两边,一个个翘首垫脚,远远的、好奇的、争相观看着皇帝出行的威严和气派。

  为赵祯牵马的是一身戎装,披甲挎刀的‘捧日天武四厢都虞候’杨文广。

  在他另一侧随行的是‘提举皇城司兼勾当内东门司’张茂则。

  赵祯故意慢悠悠的骑马走在御街上,目的很简单,露脸!

  在大宋东京城的百姓面前,刷脸!

  今天这是第一次,等以后,他每天都会出宫巡营,估计这些百姓也就慢慢的见怪不怪了。

  从穿越至今,赵祯就在想一个问题。

  如何抓住军权?

  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参考历史上那些著名大佬的做法比较有效。

  第一,坚持每日去军营露脸;第二,亲自点检粮草军械;第三,不定期的去士兵营帐中和士兵一起用饭;第四,亲自监督发放军饷;第五,成立军官院校并亲自担任校长。

  他就不信了,做到以上这些事后,还有哪个将领能兵变。

  ……

  殿前司大营驻扎在开封府外,从皇宫宣德门起,向南经过里城朱雀门,到外城南熏门,长达十余里。

  赵祯一行人声势浩大的足足走了将近三刻(45分钟),才终于走出开封城。

  而距离殿前司大营还有几里的路,此时出了城,赵祯也逐渐适应了骑马,可以稍微快一点行进,他下令让步行之人原速行进,他带领三千骑兵先行一步。

  抵达殿前司大营后,一众将领早已等候多时。

  为首之人见赵祯骑马而来,随即上前,双膝跪地,拱手行礼,跪拜着说道:“末将,殿前司副都指挥使,曹仪,参见官家。”

  曹仪,曹彬之孙,曹璨之子,可称北宋将门新一代领袖。

  赵祯下马,上前托起曹仪双臂,将他扶起,面带笑容的说道:“曹帅请起,朕早就听说,你治军极为严整,今日特来一观,入了军营便无需再行大礼,一切礼仪从简便可。”





  “末将遵旨。”见赵祯竟然亲自扶他起来,曹仪心中有些感动。

  北宋是出了名的重文轻武,哪怕官至正四品的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他的地位也高不到哪去,只能在武人面前耍耍威风,遇到更高品的文官还是要拱手行礼。

  接下来,赵祯依次接见了一系列叫不出名字,也毫无印象的殿前司高级将领后,终于开始进入正题。

  “殿帅,开始吧,让朕看看,我大宋禁军的军容如何。”

  殿帅,即殿前司品级最高者,若设都指挥使,则称之为殿帅,若无,则称副职为殿帅,曹仪的官职为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在他之上并无品级更高者,因此可称其为殿帅。

  “臣遵旨,请官家移步点将台。”

  点将台乃演习操练的指挥场所,将领登台发号施令,军队得令,协同作战,以此磨合军队的配合能力。

  宋军每次出征,皇帝必授阵图,无论前线战况如何,都必须按阵图布阵御敌,可供将领操作的空间极为狭小。

  而本次演练,展示的正是大军按阵图布阵的能力。

  殿帅曹仪担任演练总指挥,一道道军令有条不紊的下发,传令官往来穿梭。

  赵祯好奇的观看着,对他而言,军中的一切都是如此新奇。

  看着台下如同月牙一般展开的军阵,赵祯向扈从左右的杨文广问道:“杨帅,现在这个阵型叫什么?”

  杨文广极为熟络的答道:“回官家,现在演示的是偃月阵,此阵将主力部队部署在月牙两端,形成攻击态势,而中军则位于月牙底部,作为策应和支援。”

  曹仪一边发号施令,一边也在分心注意着赵祯,见他发问,杨文广说完,便自作主张的补充道:“回官家,这种阵型在实战中可以灵活运用,根据敌情和地形进行变化,是我军常用的阵法,战斗效果非常不错。”

  赵祯微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对他的急于表现而感到不满。

  北宋开国后,将天下精兵选为禁军,但并非所有的禁军都驻扎在京师,如今正处于天下承平之际,东京一城没必要驻扎那么多兵马。

  北宋军兵人数最多的时期,虽说是在宋仁宗时期,但那是在宋夏开战之后逐渐增置的。

  此时的三衙禁军还远远达不到八十万的巅峰程度。

  仁宗后期,禁军80万,厢军40万,此外还有乡兵、蕃兵、剩员等等,不计其数,北宋自仁宗以后,三冗问题越发严重,养这么多兵,财政不濒临崩溃才怪。

  以赵祯浅薄的军事素养来看,兵贵精而不贵多。

  唐军史上最精锐的部队,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领的玄甲军,其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仅仅出动了3500骑,便在正面击溃了窦建德的十万大军,打的对方只能携带几百骑逃命。

  而宋朝最著名的将领,当属岳飞,其生平最经典的一场战役,便是郾城之战,金廷集结十万兵马,其中还有大量女真骑兵,而岳飞所部只有三万五千余,骑兵更是寥寥。

  但此战的最终结果却是,宋军完胜,金军遭受重创,此役过后,宋金两军在中原的形势彻底逆转,攻守易形!

  看了这么久的军队演练,赵祯感觉有些无聊,这和他想象中的军演完全不一样,他决定搞点新花样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