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第91章∶李孝恭怅然若失,炎国…怎么会是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1章∶李孝恭怅然若失,炎国…怎么会是他!(1 / 1)

“一个月!”

  “那就必须在这一个月内,迅速突破炎国和新罗的封锁!”

  乙支始漠冷着脸道。

  这是他对手下人的要求,同样也是对自己要求。

  事实上。

  虽然口头贬低炎国,但战术上他可不敢小看。

  这一只小小的骑军,做到了当初连杨广都很难做到的事情,把他辽东城困如瓮中之鳖。

  那杨广,当初可是坐拥整个中原的资源啊!

  而炎国一介弹丸之地,却能做到如此,何其可怕!

  他怎敢小看?

  哪怕为辽东城内十多万高句丽百姓,也不敢轻视对手,一旦轻视死去的人何其多?

  眼下辽东城困局。

  乙支始漠也分析了下原因,这主要还是因为炎国坐拥强大的骑兵。

  当初中原那地方,没办法培养出来厉害的骑兵,所以无法用骑兵高机动性对他们辽东城进行封锁,而若要封锁就得靠步兵。

  步兵没有机动性,要围一座城得花费几倍十几倍兵力才可以。

  当初杨广是有这个实力。

  但!

  如此粮草每天的消耗数量,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们辽东城当初被围耗不起,而杨广的军队更加耗不起!

  可现在炎国的骑兵,只有五千多编制,却没有这个困扰。

  “杨广杨广,你的后代,真是出了个麒麟儿啊!”

  乙支始漠眼里有深深地惧色,但很快恢复怒送,高声道:“去,把所有将军都给我喊来,我有事宣布。”

  “是!”

  斥候领命,很快就把辽东城内十几位高句丽将军喊到这里。

  “大将军,您找我们何事?”

  “对啊大将军,难不成粮草有着落了?”

  “不,这么急冲冲喊我们过来,肯定是把炎国那只骑军给消灭了!”

  “……”

  十几个高句丽将军,众说芸芸。

  直到乙支始漠把手伸出,他们这才停止了议论声音。

  此刻他脸色有些不太自然,他的确有好消息宣布,但和他们口中一开口就是消灭炎国骑军等等字眼,牛马不及。

  如今的辽东城,何德何能,消灭那只炎国骑军啊!!

  “咳咳,是这样的,早上本将军收到来信,乙支纳岩他们,已经杀死了那名炎国白袍将军。”

  虽然给乙支纳岩命令是活捉,不知道出什么问题才杀死,这让他很不舒服。

  但,这已经是近期唯一的好消息了。

  而眼前都是辽东城顶级人物,所以都知道炎国那名白袍将军逃脱事情。

  之前逃脱就逃脱,他们没放在心上,毕竟一个小国。

  但最近随着炎国骑兵走进视野,让辽东城所有人恨得牙牙痒,他们就又想起了这件事。

  “什么,大将军,杀死了?”

  “哈哈哈,好消息,好消息啊!”

  “……”

  一众人纷纷喝彩。

  他们炎国死了个将军,而辽东城虽然被困,但还没有如此将军死亡,如何不高兴?

  迎着众多喝彩声,乙支始漠趁势笑道:“所以,炎国的铁骑不是不能战胜,毕竟他们将军都死在我们手里了。”

  “我们,只是一时的战败!只要重振旗鼓,定能一举覆灭炎国骑军,就像杀了他们的将军一样!”

  “所以,剩下的一个月时间,足矣!!”

  他朗声喝道。

  由于与外围高句丽军队,一起进攻炎国骑军失败,还是被以少胜多,辽东城整体都士气低下,他要拉起士气,先从将官级拉起,然后让他们具体到统领、再到兵。

  话音落下。

  众多高句丽将军,如他所料,全都是一片喝彩声,原本低迷的士气变得亢奋,不断诉说如何战胜炎国。

  他们恢复了。

  往日的…桀骜不驯…

  ………………

  白袍军军营。

  李宽脸色铁青,旁边白虎将军脸色也是极为难看。

  “情况属实?辛弃疾…真的死了?”

  白虎将军阴沉着脸,咬牙问道。

  “是!新罗那边传来消息,今天辽东城全城庆贺,都在庆祝杀死我军…辛弃疾辛将军…”

  “我们的人前去查看,发现辽东城守军都是亢奋状态,恐怕新罗所言,不虚…”

  那个将士低下了头,双眼通红。

  “胡扯!!”

  白虎将军怒喝一声,不相信道:“如果真杀死了,为何到现在才公布出来?这不是欲盖弥彰?”

  那个将士,语气一滞,回答不上来。

  李宽却是叹气道:“白虎,被千军万马包围,那种情况…”

  他后面话没有说,但白虎将军已经明白一切。

  是啊!

  不着战甲的百骑,还是步兵兵种,被高句丽几千骑有目的性的包围住,如何逃脱?

  这是死境。

  当时能看到四名魏武卒逃出生天,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虽然他们心中还抱有一丝希望,但辽东城的庆祝,以及前往大漠深处四处搜索却依旧毫无好消息的百名白虎卫,都无不诉说着…

  奇迹,终究没有发生…

  “哎…”

  李宽叹息一声:“辛先生,连你,也成为了历史…”

  历史,历史历史,无比厚重的两个字眼。

  翻开历史。

  从来都没有什么大团圆,全部都是遗憾。

  一页书,甚至一行字,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些人的一生。

  好比一个人读完高中,其中经历的酸甜苦楚无比多,但落到文字甚至历史,只有一行字。

  【某某,花三年时间读完高中。】

  文字可承载的情感太少。

  以史为鉴,可以确定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充满遗憾,无一例外。

  老年时说的幸福圆满,只是相对而言。

  遗憾是,可能…那个最完美的自己,早在少年就死去…

  也可能是,少年时的白月光,已经有些模糊不知样子,但永远烙印在记忆里,只有自己知道…

  还可能,是其他原因…

  历史上,遗憾太多太多。

  单纯的文字,永远无法寄托洪水澎湃般的情感。

  而辛弃疾,最终也成为了如此一行字,甚至可能都留不进史书里。

  毕竟历史书上,无比渺小的一行字,却是…足以响彻当时朝代的大人物。

  李宽不禁有些怅然,最近这一年,死的人太多太多,特别是高级将领,太多太多了…

  多到他快要麻木。

  沉吟了一会儿,李宽平静道:“传令下去,全军白衣缟素,送辛先生…最后一程。”

  “送完后,我军依旧白衣缟素,以此身,诛仇敌!!”

  话说最后,充满了,无尽的仇恨。

  不只是楚王。

  白虎将军,白虎营,白袍军,亦是如此!

  从今日后,浓浓的哀意弥漫三军,一个个都是白衣缟素,要矢志复仇!

  楚王。

  他要带他们,困死辽东城,胆敢突围与驰援者,全部一口吃掉!

  这也算是陪葬,给辛弃疾的陪葬。

  血债…

  就当以血偿!

  ………………

  经过了两三天的长途跋涉,林寻奕几人总算是把辛弃疾给背了回去。

  这其实可以算是汉家遗民的聚集场所,大大小小分布着二十来处汉家的营盘,而乞活军便是他们的仰仗。

  不一会儿就有人出来迎接,一个个也都是穿着破衣烂衫,在干眼巴巴的望着。

  伸长着脖子,翘手以盼。

  在见着只有这几样回来时,大家伙都似乎明白了什么,好一些人更是在低声抽泣着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辛远也是老泪纵横。

  他没想到这一次损失会这么严重。

  “随阿云断后,还有阿望十几人,他们没回来吗?”

  林寻奕有些困惑。

  他们是背着辛弃疾回来,路上步行并且耽搁许多时间,而那十几人可都是有着马匹。

  “许是在路上搜寻我们,耽搁了…”一人开口道。

  “这一次…”

  另外一人皱着眉,脸上有哀意浮现,紧握着拳头,不想再多提及。

  几十个人出去,如今就只剩下这几个人,甚至连马匹都丢了,乞活军如何吃过这等大亏?

  “这儿冷,还是快些进屋吧,这人的身份定然不简单,指不定能帮咱们一个大忙。”

  辛远劝慰着众人。

  帮忙…

  林寻奕不禁苦笑,他不敢说这白衣汉家将军失忆了,已经忘记自己身份。

  他怕一说出来,众人的绝望,只会更大!比他们还大!

  其余活着回来的几人,也都是低着头不敢说真相。

  他们在路上讨论过,能瞒一时是一时,最起码不能让太多人知道。

  “是啊是啊,这小伙子身上都流了这么多血,王婶我待会儿杀一只鸡,炖个汤,给他好好补补身子。”

  一老妇人没看出他们诡异情况,如此说道。

  “哎呀,都别啰嗦了,这里风大,快走,快走!”

  一老头也使劲的摆了摆手。

  其余的一百多人,也都是殷切的看着,瞅着也是极为热情的。

  这儿的人都比较淳朴,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至于说这一次为了救辛弃疾,还死了不少人,也不会有人怪罪什么。

  这都是命。

  乞活军的命,也是他们的命运…

  在加入乞活军的时候,所有人其实都已经做好了死亡准备。

  

  ………………

  辛弃疾醒来时,已经是七天之后。

  他好似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不过梦中的情形早已记不清,依稀间只是记得手持黑色长枪,在战场上厮杀。

  那是一场极为惨烈的搏斗中,周遭也无比黑暗,阴沉沉的,见不到一点点的希望…

  他睁开眼,就见到有一个小老头儿坐在旁边,手中还拿着一个破碗,在给他喂药。

  “你醒了?”辛远笑道。

  “这里是…”

  辛弃疾有些迷茫。

  “汉家之地。”

  辛远掷地有声,随即又将大致的情况说了下。

  他不求辛弃疾能懂,因为林寻奕几人和他说了辛弃疾情况,这是一个失忆的将军。

  他这一说,或许是说给辛弃疾听,又或许…是说给自己听…

  乞活军损伤大半,才给辛弃疾,救了下来…

  辛弃疾沉默了。

  “汉家之地?乞活军么?”

  提及汉家之地四个字,虽然现在的他不太懂,但还是止不住眼眶一热。

  这和他古老的记忆有关,那一生的他,一生都在为复汉土而劳累,直至身死,也没能光复…

  而此刻辛弃疾不懂这些,他只记得昏迷前的情况,与一支横空出世,还穿着破衣烂衫的队伍,在跟高句丽蛮子厮杀。

  那一幕幕生离死别的场景,再度在他脑海中浮现,也让辛弃疾的眸光不禁有些黯然。

  “都过去了。”

  辛远叹了口气,安慰着。

  让他不要多想。

  说话间,林寻奕与一个五六十岁,看上去气度不凡的人走了进来。

  那人应当还做过官,浑身上下自有一股威严,不过去也没什么架子,一样穿着粗布衣服,笑容和熙。

  “哈哈,兄弟,伱这底子打熬的不错,这么快就恢复了?”

  林寻奕大笑,也有些惊讶。

  另外一人则是有些激动,目光炯炯有神的瞅着辛弃疾,就跟见着了什么稀罕的东西一般,着实使人有些不自在。

  林寻奕又道:“噢,对了,他叫阮元,我们都管他叫一声阮叔,他曾经可是幽州的大官,很了不得的。”

  阮元有些无奈,笑骂道:“你这家伙,竟会瞎扯,区区一个别驾,哪儿算得上是大官?况且这都是前隋年间的事情了。”

  话是这么说,可别驾对于混朝廷的人而言是小官,但对平民老百姓却是无比大的官职。

  就好比后世镇长之类是小官,但对百姓而言,那是…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高官…

  可享尽凡间的敬畏与吹捧。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辛弃疾也大致了解了这里的情况,对这些人渐渐放下了戒心。

  “兄弟,你失忆了,那你…记得不记得自己的身份?是不是罗家的后人?”

  阮元忽然问道。

  “罗家?”

  辛弃疾皱了皱眉,有些不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北平王罗艺,你可记得?”

  林寻奕也眼前一亮。

  北平王罗艺,同样是开隋九老之一,能使一杆滚银枪,战功赫赫,领兵十万镇守幽州,护卫一方。

  在其账下,更是有燕云十八骑,这是一只非常恐怖的杀手骑兵,每每出现,都会给蛮夷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

  “不记得,甚至不太知

  辛弃疾一脸疑惑之色。

  “这…我觉得有点,但你…又不像罗家人面孔。”

  阮元好似也有些想不通,捋了捋胡须,陷入了沉吟之中,林寻奕跟辛远则是面面相觑。

  “发生了什么事?”辛弃疾更迷糊了。

  “既然不是罗家的后人,那你脖子上罗家的信物又从何而来?”林寻奕问道。

  “信物?”

  辛弃疾低下头望去,就见着一个有月牙状,通体黝黑的挂坠正挂在脖子上,很是精致,似玉非玉,又有些像是狼牙。

  这个信物,他不像其他地方有熟悉感,只有无尽的陌生。

  想想也是。

  这是辛弃疾确定前往幽州,与大唐谈合约时,楚王暂时交给他保管的。

  燕云十八骑,享誉整个幽州。

  而持有罗家的信物,那就是燕云十八骑的主人。

  楚王交给他保管,是要震慑幽州,让那些人看到辛弃疾身上的罗家信物而害怕,原来,他们炎国掌握着燕云十八骑,又或者是杀死了不可一世的燕云十八骑,夺走他们东西,才会拥有他们的信物。

  不管是哪个结果,都足以让人畏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大唐边境生活的那些日,他身上的罗家信物,让尉迟敬德等人噤若寒蝉,都不敢对辛弃疾太大声说话。

  那场战争不见燕云十八骑,他们怕…炎国还没有表面来的简单。

  炎国炎国…

  这是一个对大唐而言,无比神秘的国度。

  因为这罗家信物,也显得…更加神秘!

  “罢了罢了,你说别人叫你辛先生,与罗家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但不管如何,我知道,你肯定和燕云十八骑有关。”

  “真没想到,都这些年过去了,我还能在大漠看到有关于他们的事情。”

  阮元老泪纵横,仰天大笑,很是兴奋。

  他本就出身于幽州,对于这一只恐怖的骑兵当然熟悉,若非当初罗艺死的太过突然,阮元也不至于流落到这里…

  “哎。”

  林寻奕更是长长一道叹息。

  自打罗艺死后,燕云十八骑就被解散,自此这一支铁骑远走戈壁,没了踪迹。

  一晃都已经是十来年过去了。

  如今的燕云十八骑,俨然成为了一个传说,漠北的年轻一辈几乎都要忘了,原来在汉家还曾经出现过这么一只恐怖的骑兵。

  兴许也就只有三四十岁,年纪稍大一些的,还记得、也曾见证过他们的辉煌,

  “想当年,突厥查哈河部大肆入侵,北平王青率燕云十八骑与我汉家骑兵,一夜击杀三千余人,更是一路穷追不舍。”

  “最终查哈河部,丢下了几万尸体,元气大伤,离开了漠北,再也没有踏进边界半步。”

  “还有…”

  阮元就好像被打开尘封的记忆一样,精神灼灼的说着,也不断缓缓的说着。

  他又沉醉于那段过往,那一段…每每想起都足以让其激动不已的往事。

  身为大隋的幽州别驾,他知道的,远比外人要多,也更真实。

  在炕上躺了四五天,辛弃疾的身子骨早就好了七八成,除了还有一些虚弱外,倒也没什么大碍。

  若非他做了那个长长的梦,指不定早就醒来。

  好不容易唠完嗑,辛弃疾也走出了帐篷。

  他发现这个地方,尽管破烂了一些,这也不失为一处“世外桃源”。

  每一个人都极为质朴,虽然是穷的一些,还要担惊受怕,但起码脸上挂着的笑容,做不得假。

  “哥哥,吃吗?”

  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从辛弃疾身前经过,停了下来,仰着大脑袋,好奇的望着他。





  她小手中,拿着的是半块烧饼。

  辛弃疾心里一暖,见着这小家伙那天真的笑容,不禁脑海里浮现了一些孩子的笑脸。

  最近这些日,想起过往不头疼了。

  他能清晰看到。

  他们比她更干净,也更充满童真,都生活在一片乐土。

  记忆中,

  那片乐土对自己很重要,是曾经穷极一生也没打造出来,甚至没法收复那片土地,但在某个男人的领导下,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夺回,而且还打造一方乐土。

  他还能清晰看到,那个记忆里的乐土,无数人为男人抛洒热血,只为他眼中的某个乌托邦,他也是如此,他们是如此炙热且狂热的追随着那个男人。

  有关于自己的事情还没想起,却想到这一些,辛弃疾知道,那个男人对自己很重要。

  摇摇头,不再多想。

  他揉了揉她的小脑袋,抱了起来,笑道:“几岁了?”

  小女孩子掰着手指头:“一,二…五,五岁!”

  “五岁啊…”

  辛弃疾极为感慨,若有所思道:“那也到了,该读书的年纪了。”

  “嗯?读书?”

  他微微错愕,但也没有多想。

  这些日子总这样,记忆断断续续的,萦绕不止。

  又生活了几天,辛弃疾对这里更加熟悉了,同时还经常带着小女孩玩她不曾玩过的游戏。

  这里的人们,也对辛弃疾认可度更高。

  几天后。

  日复一日的陪小女孩玩耍时,林寻奕却是慌慌张张走来。

  “出事了?”

  见着他脸色,辛弃疾皱眉问道。

  林寻奕点点头:“嗯,探子发现了高句丽蛮子。”

  他脸色铁青。

  这么些年,没有哪一国的军队那么好事,跑到生活艰难的大漠深处找他们麻烦。

  区区几百人,不值当!

  就宛若后世的大唐安西白发兵,驻守孤城六十余载,是真的异族打不下吗?不是,还是不值当!

  于是,双方也井水不犯河水的各自生活着。

  但今天,他门看到了,高句丽蛮子!

  这群人为何而来,林寻奕多多少少也有些猜测。

  但那原因已经不重要了,为今之计还是要带族人离开。

  那群高句丽蛮子,人数上千,远非如今数量稀少的乞活军能够抗衡。

  “那,打算怎么办?”

  辛弃疾情不自禁的抱紧怀中小女孩,不知为何,这是他下意识的举动。

  曾经的他,于那片宋土,护住太多太多人,提及异族入侵,他总是会止不住护住身边人。

  “辛长老说了,即刻撤。”

  “你们先走,有几十名乞活军护送你们和族人,我和剩下的百名乞活军,先留下看看情况。”

  林寻奕话语轻飘飘的,文字虽无力,但从某个场景说出却不禁让人眼眶一热。

  那小女孩瞬间红了眼眸:“林大哥,不!你们也和我们一起走!”

  她记得,她始终记得。

  上一次异族入侵,是三年前,她的父亲也是和林寻奕说的话一样,你们先走,他们…随后就到…

  但那一句,却…成了永别。

  负责留下的乞活军五百人左右,最后回来的只有二十多人。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每一次都不见了很多人,曾经乞活军四五千人,多年游荡下来,只剩下这么点人。

  留下,代表死!

  她不想林寻奕死,也不想族人死,她想…大家一起走…

  林寻奕笑道:“总得有人要留下看看情况。”

  说着,他上前揉了揉小女孩婴儿肥小脸,眼光闪闪道:“小玉子,苦了你了,出生就陪着我们在大漠游荡,没看到故乡,那真的是一处,很美很美的地方…”

  小玉子眼泪婆娑:“那林大哥你带我去,带我去看!!”

  林寻奕笑道:“有机会会的。”

  随口敷衍一句,揉揉小家伙的小脑袋,林寻奕便看向辛弃疾,认真道:“替我照顾好她。”

  辛弃疾重重点头。

  林寻奕再次笑道:“若有机会,替我,带她看看那片汉土。”

  “她这一辈子,都没见过名为家的地方,哪怕是一眼,也好…”

  回家,看家。

  成为这片土地多少人的执念。

  但很多人没法看到,有刚刚出去的婴儿还在牙牙学语,下一刻就惨死异国蛮子手中。

  而辛弃疾不一样,他是汉家的将军!

  汉家那片土地生活那么多人,能成为将军定是人中龙凤,他相信眼前男人的不凡!

  虽眼前男人遗忘记忆,也,始终相信。

  “嗯。”

  辛弃疾不禁眼眸一热,再次重重点头。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眼前场景类似,记忆里似乎有很多地方与此刻重叠,真实无比,就仿佛曾经发生过。

  这也让他大脑,变得无比混乱。

  林寻奕倒是没能想到辛弃疾脑中头脑风暴,见他答应便拍了拍肩膀,转身离去。

  他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检查陷阱,检查马匹,以及即将到来的…引诱敌军离开。

  就亦如十几天前救下辛弃疾一样,用少数活着的人,去换更多人生着的希望。

  他们乞活军总是如此,总是如此啊…

  势弱时要有人甘愿献身送死,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不愿遵从他们的理念。

  毕竟,生命本是平等,凭什么,要为他人而死。

  快步离开。

  小玉子却还在哭着:“辛先生,他们,能回来吗?”

  虽是五岁,可穷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幼时多次揪心的经历,让她心智无比成熟。

  辛弃疾低着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他脑子里乱乱的,不断重复。

  好像是在回复小玉子,又好像是在回复脑子里那些人的声音。

  “辛先生,活着回去啊!”

  “回去,替我们报仇!”

  “替我和殿下说,我坚守到,最后一刻。”

  “辛先生…”

  “辛先生…”

  “……”

  一声声,一句句,回荡于辛弃疾脑海,让他浑浑噩噩的带着小玉子离开。

  路上,他浑浊的眼眸逐渐变得清澈。

  殿下,那个男人,叫做殿下!

  辛弃疾眼眸灼灼,他好像,找到了…生的意义。

  或许说是曾经生的意义,他要为那个男人,奋战至死方休。

  倏忽间,看着一个个老弱妇孺在乞活军带领下,离开这片世外桃源,他又想起了一些事。

  不,更具体而言。

  是一个画面。

  朦胧的夜色之下,一名名身穿黑衣之人,策马提刀,于他眼前挡着,站成一排,虽人数少但气势夺人,比千骑都要声势巨大。

  这是一个熟悉的画面,这些天不断在他记忆闪烁,但也只有这么一个画面。

  然而今天,他看的更清楚,也听的…更仔细。

  朦胧月光下,那些日子听的窸窸窣窣的声音,在今日变得无比清楚。

  那些声音,那些声音…

  铿锵有力,充满决然。

  甚至此刻的辛弃疾都忍不住停下来,与脑海中的那些人,共同声势磅礴的吟唱。

  “使命下达,一往无前!王之所至,生死相随!”

  辛弃疾呢喃着。

  第二句,继续呢喃。

  声音也变得更大。

  “使命下达,一往无前!王之所至,生死相随!”

  第三句,还在呢喃。

  眼中的迷茫之色,也随着呢喃,变得越来越清楚。

  “使命下达,一往无前!王之所至,生死相随!”

  第四句,第五句…

  原本是呢喃,到最后却变成雷音。

  朦胧的记忆也随着呢喃,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摸得着。

  甚至画面被带回了少年时代,他来到一处坟墓前。

  来到这处坟墓,你好似能够听到那一声声声嘶力竭的呐喊,万名的悲泣声,祭祀古音,将那氛围也渲染上了几分凄惨悲凉,就如同置身于那一个黑暗时代。

  下一刻,似有青烟渺渺升起,他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好是变得朦胧起来,一切都是如同置身于梦境之中。

  如真似幻,扑朔迷离。

  辛弃疾宛若见到了,有一道伟岸的身影就在不远处浮现,很是朦胧,就跟被一层迷雾笼罩着一般,使人也看不真切。

  “少年郎,我汉家天下如何?大宋天下…如何?”

  一道粗犷的声音响起,还带着几分热切之色。

  从这声音里能够听出,这定是一个极为豪爽的汉子,也定是…汉家坐镇一方的大将军。

  不知为何,辛弃疾不禁眼眶微热,看着眼前那道身影,只觉得心里有几分酸楚。

  在那个衣冠南渡,人吃人的时代,鲜少有人能够想象得到,在那北方,在那中原的大地上,还能有着许多汉家的悲军…

  仍旧在孤军为汉土在奋战着。

  而他们大多属于流民,甚至不能算是有编制的军队,不被世人承认,就这般凭借着一腔热忧,在做着无比顽强的抵抗。

  而…若是眼前男人活着,汉家,大宋,何至于此!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老百姓也都能安居乐业,国盛民强!异族,不好侮!”

  虽大宋是黑暗天下,但他不想,哪怕是梦境,也不想眼前的大将军担忧。

  死者,就应当,无忧无虑活着,不必为生者担忧。

  “那就好,那就好!”

  他好似长长松了一口气,随即又大笑了起来,笑的极为癫狂,那笑声也犹为刺耳。

  在其身后,又宛若还有几道身影浮现,一并在那里大笑着。

  这些人,一直都挂念着,挂念着大宋。人们却早已遗忘了他们,甚至都没有人将打了胜仗或者败仗的消息告知…

  就这般在孤坟中静静的守候着,等待着有人能告知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消息。

  但谁又可曾知道,这…

  却是他们心心念念,期待无比的消息。

  辛弃疾只是静静的望着,心情也是分外沉重。

  “内外六夷,各安本业,退出中原!!!”

  那一道道声嘶力竭的呐喊,那一声声濒临绝望的呼声,犹如还在耳边回荡着。

  “少年郎,大好河山,拜托了…”

  那道声音抱拳,冲着辛弃疾深深一拜,其身后的那几道影子同样如此,就宛若将最为珍贵的东西托付一般。

  辛弃疾眼眶也有些湿润。

  “嗯。”

  “辛某在,汉土则在。”

  声音平静,但却是沉甸甸的承诺。

  随着这一声落下,画面流转,再次回到现实。

  “辛先生?”

  怀中小玉子诧异,身旁也有许多人,被他的声音给吸引住停下。

  辛弃疾从那幻境中走出之后,眼中再无迷茫之色。

  他记起来了。

  夜色下。

  那些人,那些声音。

  王歌、朝天海、方云上…

  画面上一个个人,不再是冰冷的画面,变得炙热,充满温度。

  那些人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那些大宋的将军,也把他门热切的梦想,寄托在他的身上,他也寄托于他人,寄托在,那名为殿下的…那个男人身上。

  “小玉子,我,想起来了。”

  辛弃疾掷地有声。

  “想起来了?”小玉子惊喜至极:“辛先生,是曾经的记忆?”

  “嗯。”

  “那…那你是谁!!”

  “我?”

  辛弃疾又变得迷茫。

  小玉子看着,仔细的看着,只见眼前这个男人,眼神充满忧郁,额前还有一缕秀发随风飘荡,看起来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大宋败将,辛弃疾。”

  “如今为,炎国魏武卒之统帅,辛弃疾。”

  辛弃疾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

  另一边。

  林寻奕等人还在布置着陷阱等事情。

  他们脸色都是阴霾阵阵。

  林寻奕叹气道:“这一次,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能够活着回去。”

  活着…对他们这些人,变得无比奢望。

  “辛先生,您怎么来了?”

  就在这时,一道惊讶声响起。

  也让林寻奕等人错愕住了。

  他们望着那辛弃疾,沉默无言。

  半晌,林寻奕则开口问道:“辛先生,为何回来?”

  辛弃疾注视着他,也注视着周围这些视死如归的人,认真道:“那些年,汉家人没能庇佑你们,而如今,他们愿意。”

  “不知各位,能否给他们一个机会?也给辛某,一个机会?”

  声音掷地有声,所有人再也看不到辛弃疾眼中迷茫之色。

  这让他们不禁想到,莫不是…辛先生恢复了记忆?

  刹那之间,他们黯淡的眼眸变得明亮,没有人开口,但都是目光灼灼的看着他。

  “多少把握?能护住我们?”

  林寻奕眼眸最为明亮,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夕阳下。

  只见,他们共同注视着的那个男人,不卑不亢,拱手回应:“十成!”

  “在下辛弃疾,愿为汉家,庇佑尔等汉家儿郎!”

  

  ………………

  大唐。

  幽州边境。

  炎国、新罗与高句丽的战争日渐激烈,从炎国加入战争后,他们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足足快要两个月,所以也就传到了大唐边境。

  李孝恭看着第一手的情报眉头紧皱,直接陷入了沉默。

  这炎国,也太会…

  引起战争了…

  与大唐战事没结束多久,就和高句丽打上一仗,而且这一仗还足足持续快要两个月。

  好战之国,这在只有一城之地的地方,是很难看到的。

  他们都祈求着大国不打他们,而不是像炎国这般主动惹事。

  炎国,这个全新的国度,它的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他若有所思,对这个神秘的国度无比好奇。

  而有关这个国度更具体的消息,显然曾经身为俘虏的程咬金等人,更加具有话语权。

  只是程咬金等人,按照柴绍等人预估,以他们的脚程,最快也得在这几天才能抵达幽州边境。

  别人家炎国使节团,从幽州边境到炎国国土,只需要十几天时间,而程咬金等人,为何需要快两个月?

  这是因为,炎国使节团对这片土地无比清楚,熟人能走的更快,而且他们脚下也有马匹,快马加鞭才用十几天走完。

  但是程咬金等人不同,他与他的军队,皆出自长安城,而且还没有马。

  走的,自然更慢。

  从情报上说,尉迟敬德已经于半个月前,率领人和程咬金见到面了,正护送他们回来。

  只要等他们回来,从程咬金口述,他们会对这个新生的国度,更加了解!

  “炎国啊,你将不在神秘。”

  李孝恭眼眸微眯。

  身边有个神秘的邻居,他睡得也不踏实。

  “报!!”

  “大将军,有情报!”

  就在这时,有斥候于门外朗声大喊。

  李孝恭深吸口气:“进来。”

  那斥候很快走进,然后给李孝恭递上一封信,来自于他们探子打探到的炎国情报。

  李孝恭顿时好奇无比,打开查看。

  这不看还好,一看大惊失色。

  “这,这,怎么可能!!”

  他瞪大眼睛。

  错愕!

  震惊!

  不敢置信!

  双手颤抖的拿着信件,无比慌神,紧张。

  还没退下的斥候不禁惊慌,一向以稳如泰山著称的河间王李孝恭,他们的大将军,为何变得如此?

  到底是什么不好的消息?

  “将军?”

  斥候忍不住开口。

  一向稳重的李孝恭,就仿佛没注意到这个斥候的存在,嘴里喃喃有词。

  “炎国中,怎么会是他,怎么会是他,怎会,如此…”

  “不该如此,不该如此的啊…”

  “炎国,炎国,它到底是…”

  他怅然若失,无比的,不敢置信。

  

  ………………

  ∶求一些月票,感谢感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