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甲方爸爸所提出来的要求,收了钱的剪辑师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在会议上果断表示会尽快完成电影的初剪。 而像后期其他的配音和作曲工作,那得等到剪辑那边在完成初剪之后,和王皓一起把第一版的精剪剪出来,才能根据视频样本进行设计。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也能根据影片的大致风格,整理对应的声音素材和构思作曲。 如此一环套着一环,从粗剪、精剪、调色、特效、合成、配音、作曲到最后的成片,急是急不来的。 好在《活埋》这部电影的特效全部用的道具,这倒是能够节省不少后期制作的时间。 等到将后续工作都安排布置下去后,王皓又专门跑了一趟电影频道,向小舅这个制片人汇报了一下电影的制作进度,顺便再根据进度,将剩下的制片款提了一部分出来。 “行,这个你去做就是了,等电影弄好了,我再联系人举行看片会,只要片子没问题,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宣传工作了。” 陆国涛一边说着,一边在请款单上签了字,然后将其递给王皓。 “电视电影还要宣传,不是直接放的吗?” 王皓接过单子,同时好奇地问了一句。 “一般来说,电视电影是直接播放,不需要宣传的,不过你拍这电影不是为了求名吗? 真要这么做,就算这电影拍得再好,谁又会专门去了解导演是谁呢?所以总得为你宣传宣传不是。 而且关键是我们台里自己就有宣传渠道,到时候你配合着上几个节目就行了。” “那没问题!” 有这种好事,王皓自然是满口答应,在和小舅沟通了一番后,领着后期制作经费,他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学校里,开始陪着剪辑师一起对电影进行剪辑。 关于电影的剪辑,王皓前世其实懂得并不多,毕竟这也算是专业技能了。 不过他今生的这副躯体毕竟是在京影导演系系统地学习了四年,其记忆倒是都完整地留给了他。 借助着这些记忆,王皓虽然没有真正上过手,但也对电影剪辑有了不少的了解。 一般来说,剪辑的步骤最开始就是处理素材,也就是根据导演所画的分镜头脚本,还有整部影片的风格、立意和基调,来对电影画面进行粗略的取舍、删减、排列、组合。 毕竟一部电影不可能完全按照分镜头脚本来拍,有时候为了以防万一,导演会拍摄许多看似无用的“废镜”,或是多保一条。 所以很多电影的实际拍摄画面,往往是上映画面的两、三倍,乃至是四、五倍。 而这个时候,为了满足合适的片长要求,就要对多余的一些画面进行取舍。 在这一步上,王皓所拍摄的内容,就让负责剪辑的赵安老师吃了一惊。 因为王皓所拍摄的“废片”,很少很少,而他拍摄的内容,可用度却很高很高。 这就好像他早已将剧本和分镜头脚本中的内容转化成了脑海中的画面,并且还串联了起来,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否则他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把握,只拍摄这一些内容,而且还拍得这么精准。 这种特殊的本领,让赵安在剪辑时,忍不住大为感慨,要是他王皓能早生个十年,即便是当不了大导演,也绝对是一名顶尖的摄影师。 毕竟在胶片时代,这种精准的拍摄能力,不知道能节约多少成本和胶片。 像好莱坞,因为资金充足,配片比一般是在1:20左右,国内的导演要节省一点,但很多也都有1:10~15。 然而王皓的胶片配片比却能达到惊人的1:4,这种精准地掌控力,根本就不像個新手。 只可惜如今数字摄影技术日新月异,以后拍片,导演都能通过监视器实时观看镜头画面,甚至还能重播回放,这种节约胶片的能力,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对此王皓倒是毫不在意,他的未来只会更加璀璨,些许优势,没了就没了吧。 而在处理完画面素材之后,他们就开始了粗剪。 在这一步,剪辑师要根据剧本和分镜头脚本,将刚刚确定下来的素材进行重新排序。 排序的方式不同,剪辑的内容不同,所能营造的氛围,讲述的故事,也就大不一样。 所以这也就要求拍摄最开始的剧本一定要完善且详细,只有这样,剪辑师才能以一种最好的方式叙述故事。 否则,就只能任由剪辑师或是导演自行发挥了。 在这一点上,王皓做的也不错,因此他们粗剪的速度也很快,可以说是远超赵安所参与过的其他项目。 只不过这种异常飞快的推进速度,也到此为止了。 在确定完所选片段和镜头序列后,整部电影已经初见雏形。 此时他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粗编的比例、结构与节奏,对其进行升华。 这一步,就被称之为“精剪”。 精剪的要点,是不再关注整部影片,而是剪辑其细节,加强并巩固初剪确定的节奏和结构,为影片做一次瘦身和精炼。 所以这一次,又要删除不少的电影片段。 而此时的抉择就很艰难了,到底删掉哪些?留下哪些? 这让王皓十分的纠结。 毕竟作为导演,这些都是他的心血,他自然是恨不得每一帧画面都能保留下来。 可电影的时长就只有那么一些…… 因为这个,王皓和赵安的意见分歧,就不可避免的多了起来,甚至还时常为此发生争执。 就比如有些镜头的衔接,赵安就建议直接采用黑镜和音效来表现出那种陷入黑暗之中的绝望和恐惧。 但这却被王皓拒绝了,因为他考虑到他们的这部作品是电视电影,播放的载体是电视机而不是大银幕。 而在电视上,这种画面的表现力就会削弱很多,远不如在电影院里面对着黑暗来得有冲击力。 这个理由倒是成功说服了赵安,只不过这种有关于剪辑的争论,却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