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六绳护主> 第三百五十章 出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章 出门(1 / 1)

冬至,四时八节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京城官员会在皇帝率领下去郊外“燎柴”以祭上天。

  就是点燃柴堆表达对上天的敬意和祈求来年丰收、国泰民安。

  还会放七天假,不管是官府、学塾都放假,百姓也会在这几天吃点好的,尤其是要吃饺子,听说南边沿海地区还要吃汤圆。

  大家都放假,谁忙?商人呀。

  这么重要的节日,大家也都闲了,不得逛街么?钱多的买奢侈品,钱少的买日用品,反正都利用这空闲的几天出来消费,可不就是“黄金周”了?

  鲍家从县里带出来不少人,小二百人呢,光是让他们吃上饺子就得一百斤面粉,骆毅算计着,还得买些猪肉,既然吃饺子,那就吃肉馅的,最好是一兜肉的,让大家都解解馋。

  其实养活这二百人对骆毅来说不费事。

  一笔大户人家的“全活儿”就有几百上千两银子,去掉其中的大份儿——棺材和法事,至少还有七成的进项。

  基本上,这就是一个中产积极全部的财力。

  若是“零活儿”,比方租子孙杠的业务,那也得五两银子打底,因为这不是仅仅租根抬棺材的棍子那么简单,还得租杠夫。

  只有有经验的杠夫才能保证不管墓地有多远、不论棺材有多重,都能一路让棺材不移不偏不着地,所以通常主家还会额外打赏些酒钱。

  这些工人都是让县里头痛、无法安置的贫困户,工钱低得很,只要管吃住,每月只需象征性发十文二十文工钱就行。

  而人多,反而降低了丧葬用品的工本费,他们接不到活儿的时候都在搞加工,那些丧葬用品基本都是他们做出来的。

  所以一年就算只接一单“全活儿”,鲍记杠铺都能从容养活二百人。

  越到冬天越是殡葬业的旺季,工人们为了挣钱,都表示不回家——回家也吃不饱,不如吃东家的,给家里节省口粮不说,还能攒下些工钱。

  大过节的,骆毅自然要让他们吃顿好的,一兜肉的饺子必须管饱,其余的就不多给了,等过年要回家的时候,给他们包大大的红包,让鲍魁带着阿胤阿酉给他们发,增加凝聚力,也让他们更敬鲍魁这个大东家。

  女子学堂表面上与男子的学堂一样,早上到校下午放学,但实际上要求要宽松得多,府学那边与衙门一样放七天假,但女子学堂这边比府学提前了三天。

  骆毅早早起床,把头发梳成紧实的两根麦穗辫,然后对折几次在颈后变成两个麻花髻,这样戴鞑帽时头发不碍事,能让帽子护住整个脑袋和耳朵。

  府城现在流行鞑帽,就是北方鞑靼人戴的那种帽子,有些像披风上的兜帽,但是毛皮做的,双层,把皮板向外对折,让整个帽子里外都是毛茸茸,相当暖和,就是太费料。

  但毛皮在骆毅这里就不怎么珍贵,因为家里有大妖,别看胡泽胤自己是狐狸,可他对狐族动手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骆毅有一身火狐皮“装备”,帽子是火狐皮的,连斗篷也是火狐皮的。

  所谓火狐,并不像骆毅想象中那样红艳艳,而是棕红色,这就很贵气了。

  倒也不是没有红艳艳的狐狸,那种基本上也是狐妖,很难遇到,至少到目前为止,胡泽胤没有在碧霞元君的百草园之外的地方见到。

  斗篷和披风不同,斗篷是冬天的穿的,厚重,有钱人家会用毛皮制作,但是没有帽子。





  披风是其他季节穿的,相当于风衣,不过有兜帽,是连在一起的,也有帽子和披风分离的,看上去像是在脑袋上又披件小披风。

  李蔚珏昨晚就把火狐皮的斗篷和帽子都给骆毅翻出来了,他早就说让骆毅这么穿,因为上个月赵金锦就穿灰色的狐裘来着。

  可骆毅偏不穿,说上下马车太拖拉,关键是她不想当“显眼包”。

  今天骆毅要带人去采买,准备过节,李蔚珏说:“等过几天我放假与你一同去。”

  骆毅不同意:“那时候满大街都是人,买什么都要排队,不如现在买,还能便宜点儿。”

  家里工人多,骆毅还真不愿意带李蔚珏一起,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还要占着车厢空间,实在是拖累。

  吃过早饭,骆毅带了一男一女两名工人,赶着马车先送李蔚珏上学,然后折回城里采买。

  骆毅戴了一顶男式鞑帽,皮板在外毛毛在里,只有窄窄一圈毛能翻出来,身上则穿的是乡下男孩穿的那种短褐,长过臀而不及膝,下半身则是长裤加绑腿。

  这一身看上去也就是乡下日子过得还不错的农家小子的模样,但她衣服里头可是羊皮袄子,保暖得很,所以就算是农家娃,也得是地主家的娃。

  赶车的郭壮和骆毅身边这名妇人是夫妻,都不到三十岁。

  他们俩命苦得很,上无老人下无孩子,老人过世得早,家里仅剩的两亩田都卖掉给两老办丧事了。

  郭壮是个木讷性子,不善言辞,只知道埋头干活,没有地只能给别人当佃户,过得朝不保夕,没钱就病不起,生了三个孩子,全都是没活过一岁就死了。

  郭壮媳妇也因为第三胎伤了身子再不能生了。

  今天两口子因为跟着小东家出门,特意穿上骆毅给发的簇新的麻布冬衣,生怕给东家丢脸。

  老百姓冬季能穿上不打补丁的衣服就算是会过日子的人家,能穿新冬衣,那说明这家过得小有余钱。

  骆毅看着他们俩因为新衣裳而有些拘谨的动作,就想起大妮儿她们几个姐妹,还有牛爷爷,他们也过得捉襟见肘,不知现在如何了。

  车外寒风呼啸,郭壮却精神抖擞——他这么蔫巴的性子,竟也能被小东家看中,让他给赶车呢!

  天还灰着,云层比较厚,看来今天应是个阴天。

  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对风造不成阻力。

  天灰风动树不摇,更显得凄清。

  街上的店铺开门都早,但除了卖吃食的铺子和摊位能有人,其他店铺还都没有开张。

  骆毅没着急去购物,而是找了个铺子,给郭壮两口子叫了两碗热乎乎的羊杂汤,和四个饼子,让他们先吃早饭。

  骆毅是吃过饭的,李蔚珏吃不惯外面的饭食,鲍魁倒是不挑嘴,但也更乐意吃好吃的,所以骆毅每天都天不亮就起来做饭。

  现在她只端着碗喝免费的热水,暖和暖和就行。

  郭壮夫妻很是激动,他们平时可舍不得吃这么好的东西,羊杂啊,在他们看来也是好东西,那毕竟是肉呢。

  隔壁桌有议论声传过来,那也是一对夫妻,看上去能有四十出头,比郭壮两口子大不少,就听那女的说:“啧啧,哪有这样当爹娘的,自己吃肉,连汤都不给孩子喝一口,只让灌个水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