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讲学一切照旧的消息,陈慕武悬着的心总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临走前,他忽然又想起来另外一件事,于是又转过头去问了胡适一个问题:“另外,我还想请问先生一下,今天你在会议室的时候,周启孟先生可曾出现与会?” “启孟么?”胡适思考了一下,“他似乎是没来,不知道是北高师那边有课,还是另有什么别的原因。” “好的,多谢先生,我这就告辞了。” 周启孟,是大哥陈慕侨托他拜会的另一个朋友,同样也在邶大教书。 陈慕武之所以向胡适打听这个人,是因为自己还有三斤冬笋要交给他。 冬笋这种至嫩至鲜的东西,自打地里面一挖出来就开始迅速变老,所以必须尽快食用。 陈慕武带着的那六斤冬笋,跟着他经历了两天的奔波,从仩海来到邶京,如果再不赶快交到别人手上,恐怕就会成为一团咬不动的柴火棍了。 从邶大出来,他又回了一趟东板桥的马宅,带上另外三斤冬笋,又叫了辆洋车,直奔八道湾。 再叫洋车时,陈慕武仍然有着不小的心理压力,但主要是他对邶京的地理不熟悉,不知道这次的地址在哪里,只能求助于他人了。 这次的洋车夫不像早上的祥子那样健谈,倒像个闷葫芦一样,一声不吭地拉着车跑。 这就给了陈慕武很充分的思考时间:他一直很好奇这家的男主人到底是怎么选的房子,才能同时实现离工作的教育部和兼职的邶大都很远的效果。 说起大哥陈慕侨的这位故交周启孟,可能各位读者老爷们还不太清楚此人是谁。 但说起他的名字周作人,可能很多人就会感到熟悉了。 再说到周作人的大哥周树人,那可就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没错,通过陈慕武的大哥,和鲁迅先生的二弟,让他们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也产生了联系。 1905年,江省公费选派了一百名学生留学本,专攻师范,俗称“百名师范”。 陈慕武的大哥陈慕侨,还有陈慕武如今借住在的马裕藻家的夫妻两人,一同入选。 陈慕侨是邵兴府仩虞县人士,马裕藻是佇波府鄞县人士,宁绍两府自古就是一家。 因而虽然马裕藻比陈慕侨大了七八岁,但同在异国他乡的两人,很快就亲近了起来。 第二年,周作人也紧跟大哥的脚步东渡本留学,他和陈慕侨同龄,又同是邵兴府人士,所以两人也就自然而然地玩到了一起。 陈慕侨在本留学的这几年,交到的朋友当中,顶好的就属他们两個。 回国之后,马裕藻进入邶大,当上了国学系主任,周作人也再次跟随大哥的脚步,同样到了邶京过生活。 而陈慕侨则因为想要找一个离家近的工作,所以回到仩海,进入到了南洋公学。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朋友三人分隔两地,但彼此之间的书信往来,却从未断绝。 在得知自己的小弟将要去邶大讲学,陈慕侨立刻就想起来了自己的这两位好朋友,于是分别给两人拍了电报,请他们多加照顾,并询问是否用空房间,能让自己的小弟借住十天半个月。 周作人本身就是寄寓在自己大哥买的房子里,家中女眷又颇多,所以不便安排。 幸好有马裕藻在回电中传来了肯定的回复,才能让在邶京的陈慕武不至于沦落到没有一个安身之处的地步。 “先生,八道湾胡同已经到了。” 车夫的呼唤让神游物外的陈慕武重新回过神来。 他拎着包袱从车上下来,付好了车钱,再一次叩响了深宅大院的黑漆大门。 门打开了一个小缝,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露出了头:“你找谁呀?” “我叫陈慕武,来找周启孟先生。” “找我父亲呀?那请进来吧。” 他这才把大门敞开,陈慕武也跟着走进了院子。 “爹,爹!有人找你!” 小孩子一边迈着小碎步,一边向后院叫嚷道。 “丰儿少爷,小点声,大先生正在房里读书呢。” 一个女仆打扮的中年妇女操着乡音,小声劝诫着眼前的这个小朋友。 大先生?难道是指鲁迅吗? 陈慕武在心中暗想。 他跟着小孩子来到后院的西厢房,就见一个富态的中年男人,已经来到了门口相迎,想必这人一定就是周作人了。 “周二哥,小弟陈慕武,特来拜访。” “像,真像!汉臣哪,你真像是和你大哥用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快请进屋吧!” 陈慕武暗自腹诽,还说我和我大哥长得像,您和您大哥那才叫像呢! 也不怪陈慕武这么说,周作人要是能把光头上的头发留起来,那就活脱是一个鲁迅第二了。 周作人把陈慕武领到八仙桌旁,一左一右地坐在了两侧。 他的本太太羽太信子,紧接着给陈慕武奉上了一杯茶。 陈慕武把包袱放到八仙桌上:“周二哥,这是我大哥托我带来的三斤冬笋,在路上过了两天,不知道还有多少部分能吃,你可要尽快吃掉。” 周作人吩咐妻子把冬笋送到厨房,让今天中午多添一道干烧冬笋。 然后他便拉着陈慕武话起了家常,聊他大哥陈慕侨的近况,聊去年江省发生的那场水灾等等。 两人东拉西扯,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正午时分。 “爹,爹,吃饭啦吃饭啦!” 周作人的儿子再次跑了进来,于是周作人也向陈慕武发出了邀请:“汉臣,今天中午就在家里囫囵地吃一口吧。” 嘴上说着随便吃一口,但在中囯人的待客礼仪中,留在家里吃饭才是最高的待遇。 陈慕武知道这是亲近的表现,因此也没有拒绝这一番好意。 他跟着周作人一起到了餐厅,一张小巧的方桌,上面摆着四副碗筷。 看起来,应该是就主家夫妇二人,加孩子,再加上他自己了。 没想到三人落座之后,周作人那个本太太羽太信子却迟迟没有现身。 又过了几分钟,见还没人来,周作人对身边的小儿子说道:“丰儿,去叫你大伯父来吃饭。” 小孩子从椅子上起身,蹦蹦跳跳地跑向门外。 陈慕武心里却是一惊:原来这第四副碗筷,敢情不是给周太太预备的? 大伯父? 难道真的是鲁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