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武侠修真>夜江湖>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军还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军还朝(1 / 1)

夜江湖金陵夜第一百二十七章大军还朝张辂谢恩退出了御书房。

  但朱元璋的心里却并不平静,张辂小小年纪便武功高强,同时不贪财、不贪功、懂进退,还能做做善事,这些看似美好的品质都放一个人的身上可就不见得是好事了。

  在朱元璋的眼中,张辂如此年纪便做到了这些,已经堪称妖孽,朱元璋自信自己在位的时候可以压制住张辂,但等自己驾崩之后呢?太子还能不能驾驭的了张辂?

  这种事不好说,如果不是因为张辂学习成绩实在惨不忍睹,加之与不少朝臣勋贵敌对,朱元璋会毫不犹疑地给张辂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直接砍了。

  至于现在,就让这小子先活着吧,九门虽灭,但牵连甚广,只要运用得当,也许这小子会成为一柄不错的刀。

  朱元璋想着,将案上的三本弹劾张辂的奏折拿起,交给了一侧的太监,嘱咐道:

  太监接过奏折,便往锦衣卫赶去。

  九门的事情虽然没有在金陵城传开,但大明上层几乎已经人人知道了这事。

  张辂这回几乎将九门全歼,如今九门原先掌控的生意也处于停滞之中。金陵城里不知有多少官员收过九门的好处,如今九门没了,那这些官员的财路也就被断了。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些官员恨不得提刀直接砍死张辂,但大多数官员都是聪明理智的,尽管愤怒,他们并没有上疏弹劾,现在抹除跟九门之间所有的证据才是关键。

  所以这次事件后,上疏弹劾张辂的也仅有三人,看来这三人也都是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时间就这么平静的过着,九门的覆灭并没有带来什么变化,每日的朝会也还在开,只是无论是朝臣勋贵还是皇帝陛下,都选择了缄默,没有一个人提到九门,也没有一个人去说张辂那天夜里杀了不少人的事。

  只有朝堂上空出来的那三个位置似乎还在提醒着所有人发生了什么。

  当然了,金陵城中还是有不少改变的,比如金陵城的黑道全都被纪纲带人整个完毕,虽然还是没有找到俞诏森和高翦,但还是将地蛹门的何显祖给找了出来,由于何显祖从未干过杀人放火的勾当,便直接被纪纲收编,至于原先九门那些生意也全都被接管,更是从长门救出不少女子。

  自此金陵城中也出现了奇怪的一幕,那些五大三粗、面相凶狠的黑道中人居然开始做好事了,没事扶着老奶奶过过马路,调解一下邻里纠纷,帮着官府维护一下城内秩序,甚至还会到城外的青苔庄去做做义工关心一下乞丐,这也让金陵城看上去更加欣欣向荣。

  至于黑道赚的那些钱,除了分发给下面的兄弟,其余的大头也都在张辂牵绳之下交给了国家。

  ……

  这日张辂刚练完武回到府中,张辅便激动地扑了过来。

  张辂不解,赶忙问道:

  只见张辅一脸喜色,开口便道:

  这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对于张辅张辂这对兄弟来说也一样是好消息。

  张辂听后也是面露喜色,开心地说道:

  张辅点了点头,显得很是高兴,

  冷兵器时代打仗那就是用人命往里填,而且因为卫生医疗落后,在

  战场上受了伤存活率十分低下。

  自打张玉跟随蓝玉出兵,两兄弟就一直在提心吊胆,如今得知大军已经凯旋,这兄弟俩能不高兴吗。

  朱元璋那里得了此消息,一样是十分开心,更是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夸赞蓝玉可比汉之卫青、唐之李靖。

  汉人被压迫被奴役,曾经更是连名字都不准取,只能以数字代替,就连皇帝陛下,曾经的名字也是叫朱重八。





  如今大明也算是彻底覆灭了大元,这让大明的百姓如何不欢欣鼓舞?

  时间一天天过着,天气也是由热转凉,在期待之中,大军终于回到了应天府,大军在城外驻扎,诸位将军同样不能回府,只能等到翌日朝会奏对,再去兵部履职才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翌日一早,张辂也是难得的没睡懒觉,早早便换上了新衣服,又随着张辅在家中布置火盆,这才安静地在堂中坐下,等着张玉归来。

  只是还没有等来张玉,却等来了一个传旨的太监。

  旨意也是相当简单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奇怪,大军得胜还朝,下了朝会很可能会摆庆功宴,一般情况有功之臣的家眷也会被邀请,但张辅才是张玉的嫡子,张辂只是张玉的侄子,没道理会不邀请张辅啊?

  虽然心中带着疑惑,但两兄弟却也不敢多问。

  算下时间,朝会应该还未结束,张辂马上将身上的新衣服换下,换上了锦衣卫的袍子,又在腰间夸好了绣春刀,这才跟着太监进了宫。

  此刻朝会确实还在进行,张辂直接被带到了大殿之内,由于他是锦衣卫,所以被允许带刀入内。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识朝会,不免饶有兴趣的左顾右盼。

  之前前面个壮汉正跪在地上,披散着头发,身着里衣,身上还有些鲜血的痕迹,似乎是被鞭打过。

  张辂也没有在意,直接上前跪倒在地上,开口便道:

  朱元璋坐在主位之上没有做声,他直接将一份奏折扔到张辂面前。

  张辂小心翼翼的将头抬起,开口问道:

  朱元璋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恶,也只是开口说道:

  张辂拿起奏折,只是上面尽是些繁体字,写的还都是些没营养的话,他翻了两页,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开口说道:

  主位上的朱元璋冷哼一声,开口道:

  张辂点了点头,道:

  天知道让张辂继续说下去,他能说出多少人来,朱元璋不喜欢听废话,他马上出言打断道:

  一个和尚一个地痞?想来指的就是吴鹏还有纪纲了,这事不是什么秘密,经过了蒋瓛的允许,同时纪纲现在也算是金陵城新一代的暗主,帮着朝廷打理着不少生意,府衙和陛下也都是知道此事的。

  想到这里,张辂心中有了底气,他直接原地跳起,大声道:

  说话的是旁边那个披头散发的壮汉。

  张辂瞪大了眼睛,走到壮汉身前,轻轻撩开了壮汉的头发,这壮汉不是自己大伯张玉还能是谁?

  看着张玉那憔悴的面容干裂的嘴唇,张辂也是心有怒意,他朝着张玉关心道:

  张玉没有回答,而是厉声说道:

  张辂知道张玉是为他好,他点了点头,便跪了回去,但心中还是忍不住想道:大伯这到底是怎么了?莫不是犯了什么罪?

  主位之上的朱元璋没有怪罪张辂刚刚咆哮朝堂,见张辂已经重新跪好,朱元璋这才开口说道:

  张辂也不多言,任由别人将他的官服还有绣春刀全都拿走。

  朱元璋也是点了点头,说道:

  张辂道了一句:便乖乖地站到了所有朝臣的最后面,但他的目光,却一直注视着自己的大伯。

  张辂这边事了,却见一将军模样身着铠甲的大汉单膝跪到朱元璋跟前,开口便道:

  这个人张辂没见过,但他猜也能猜到,这人大概就是永昌侯蓝玉了。

  同时张辂有一点实在想不明白,张玉是个降将,为人一直低调,平日里更是告诫自己和张辅不能跋扈不能闯祸,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贪墨粮草克扣军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