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447章 我白起愿在找死一道称你为最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7章 我白起愿在找死一道称你为最强!(1 / 1)

不负嬴政所望,蒙毅用最为洪亮的声音念出了嬴成蟜和王翦共同送来的军报。


  庄严宏大的声音回荡在御书房内,经由墙壁的碰撞发出回响,绕梁不绝。


  但御书房内却仅只有蒙毅的声音。


  饶是早就做好吹嘘准备的李斯都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


  直至蒙毅的回音消散,双眼瞪的溜圆的李斯才从嗓子眼里挤出一个声音:


  “啊?”


  往日无往不利的如簧巧舌好似被麻痹了一般,笨拙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李斯的声音打破了御书房内的沉寂,一众朝臣齐齐懵逼的看向蒙毅:


  “啊???”


  短短一个音节,却包含了万千情绪!


  环顾满堂朝臣,嬴政压着嘴角,温声而笑:


  “长安君,大胜矣!”


  魏缭一个激灵,不敢置信的发问:“候者不是言称长安君被重兵围困吗!”


  “南郡诸国人不是皆背弃我大秦吗!”


  “楚国不是耗时数月召集兵马、输送粮草以战长安君吗!”


  “怎的就胜了?怎的能胜啊!”


  魏缭自问了解军略和战术。


  但饶是魏缭想破了头皮都想不到嬴成蟜该如何破局,更想不到嬴成蟜能获得如此大胜。


  这不符合军略基本法啊好不好!


  所有朝臣齐齐哗然:


  “仅凭十万兵马,大败三十七万楚军也就罢了,还仅仅用时一日!”


  “用时一日也就罢了,竟还能得十万六千余首功!”


  “得十万六千余首功也就罢了,竟又阵斩都尉六人,俘都尉一人!”


  就在刚才,一些朝臣事实上已经有了和嬴政一样的心思,宁可让大秦在盟约上吃点亏,也得请燕国多多出兵好给嬴成蟜解围。


  结果他们还什么都没做呢,嬴成蟜非但已经自己解了围,甚至还打出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就离谱!


  一名朝臣下意识看向王贲:“王将军以为长安君是如何得此大胜的?”


  “若王将军为此军主帅,可能得如此大胜乎?”


  当今大秦的顶级大将们已经尽数出征,朝臣们尽数看向王贲,等待王贲给他们带来专业的讲解。


  然而他们看到的却是王贲瞬间变得苍白的脸。


  做不做的到?


  还做?本将想想都觉得可怕!


  不!


  这是本将连想都不敢想的话题!


  连战连胜、手握大军、出征在外,结果还收拢了人心,引得敌国十数万青壮主动投效?


  上一个能让数十万敌军望风倒戈的人是谁?


  周武王,姬发!


  即便不考虑嬴成蟜身负王室血脉和继承权,仅是这一套连招打下来也能让白起看了自愧不如、伍子胥看了直呼秀儿、廉颇看了甘拜下风!


  我功高盖主、不得善终团愿在找死一道称你为最强!


  所以王贲断声道:“本将做不到!家父也做不到!”


  “本将并家父连想都想不到如此妙策!”


  “长安君,大才!”


  听见王贲这话,群臣愈发咂舌。


  “长安君年不过弱冠,却已如此善战,难道上天要赐予我大秦第二位武安君乎!”


  “便是昔日武安君,于弱冠之龄亦无长安君这般能征善战啊!”


  “先有大洪山大捷,今又有鄂城大捷,再配合寿春城大捷,楚军主力竟已全军覆没,我军前方已是一片坦途!”


  御书房乱糟糟的。


  所有朝臣或是出于恭维、或是出于真心,都在感慨的称赞着嬴成蟜。


  嬴政没有阻止。


  好像他的时间一点都不值钱、他的工作一点都不忙碌一样,只是眼含笑意,耐心的听着。


  足足过了两刻钟,嬴政方才浅笑着摆了摆手:“诸位爱卿过誉了。”


  “若是寡人所料不错,长安君此胜当与寡人赐予长安君的临战征兵之权有关。”


  “邓明等义士定是先配合长安君反戈攻敌,待战事结束后方才簿籍。”


  “阵亡的义士不算战损,杀死的敌军却算斩获。”


  “如此,方能造就了这般首功。”


  “这竖子,倒是惯会钻空子。”


  “待他凯旋,寡人定要好生申斥他一番!”


  嬴成蟜在鄂城一战的操作和战后上报的军功很容易被人攻讦。


  所以嬴政在喜悦的同时也不忘以贬低的言语帮嬴成蟜堵住破绽,并在惩罚措施方面盖棺定论!


  李斯却是一脸怒气的上前一步,眼睛一瞪、双手一拱:“臣谏大王收回此言!”


  “臣以为,非是长安君钻了空子,而是我大秦《军爵律》并不完善,不曾对临战征兵做出合理的规范。”


  “临战倒戈之际,军伍混乱,若士卒投秦而伍长留于楚,士卒杀伍长难道要算作弑上?伍长死后难道还要论士卒之罪吗?”


  “岂有此理!”


  “既然法无禁止,长安君自可随意施为!”


  “若长安君不为那些倒戈义士们论算军功,亦或是随意克扣其军功,那才是对投身我军的义士的亏待。”






  “非但会令长安君麾下军心不稳,更会大大削弱其他义士主动投奔我军的倾向!”


  “臣以为,长安君无罪有功!”


  李斯说的有理有据。


  《军爵律》对将士的要求有很多都是依托建制才能存在的。


  比如士卒战死,则同伍士卒皆论罪,需要立功赎罪。


  将领麾下士卒的战损数超过斩获数便论算为败,将领论罪。


  但倒戈之际,建制全乱,敌我难辨,依托于建制存在的诸多律法条文根本无法执行。


  用《秦律》去要求一群薛定谔的秦军?


  这不是开玩笑呢吗!


  不等嬴政回答,韩仓也当即出列拱手:“臣以为,大王不该申斥长安君,而是合该重赏长安君!”


  “大秦人丁凋敝啊!”


  “然,长安君却能在敌国境内就地征募十余万青壮投军,更引其家眷进入了我大秦境内,为我大秦添丁数十万!”


  “那可是十余万青壮!数十万丁口!”


  韩仓激动的浑身都在打摆子:“这十余万青壮可就是十余万耕战之民!”


  “数十万丁口大多能为我大秦添丁进口!”


  “即便长安君未能得此鄂城大胜,仅凭此大功便当重赏!重重的赏!”


  “以此激励长安君将此举发扬光大,尽可能多的招募丁口充实我大秦!”


  春耕在即,韩仓正天天为大秦紧缺的青壮人口发愁呢。


  结果嬴成蟜就送来了一份大礼——他竟然从楚国打包拐带了数十万人归秦!


  而其中十余万人更是能耕能战的壮劳力。


  韩仓怎能不兴奋!


  紧随李斯、韩仓之后,一众朝臣齐齐上前。


  若是鞠武还在此地,恐怕会误以为大秦群臣在为了嬴成蟜而逼宫!


  但被逼宫的嬴政却都快要压不住嘴角的笑意了!


  又是一刻钟后,嬴政才心满意足的缓缓颔首:“诸位爱卿所言,有理。”


  “既如此,便将此战所得青壮并其家眷尽数迁往关中地安置。”


  “长安君曾给予青壮并其家眷的承诺,亦由我大秦全数承担。”


  “如此,以作惩戒。”


  “诸位爱卿以为何如?”


  看着嬴政不断抽动的嘴角,李斯也有点想笑。


  这算是惩戒吗?


  对于嬴成蟜而言,安置陈利等人的家眷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但出征在外通讯不便,嬴成蟜在没得到朝廷许可的情况下也只能先把这些人都安置在他的封地里。


  但对于朝廷而言,尤其是对于关中地而言,这些人口可都是香饽饽!嬴成蟜此举无异于战争还没结束就先挖了一大块肥油到自己碗里。


  所以嬴政这道命令哪是在惩治嬴成蟜?


  这分明是在为嬴成蟜减负,帮嬴成蟜善后!


  李斯带头,群臣拱手:“大王英明!”


  双手垂落,李斯提醒道:“大王,还有一位传令兵,可要令其即刻上呈军报?”


  嬴政心中略有不满。


  这就夸完了?


  王弟最值得夸赞的地方还没人提及呢。


  怎的就结束了!


  但嬴政也知道,正事更重要。


  压下心中骄傲,嬴政沉声道:“呈!”


  似是带着几分不甘,传令兵扯着嗓子高呼:“我部大胜!请大王阅军报!”


  蒙毅快步下台接过竹筒,完全没有递给嬴政的意思,直接切开封泥、取出竹简,朗声念诵:


  “十二年一月六日,末将拔中都,并全收太行以西。”


  “一月十二日,末将所部挥师入太行,与赵武安君所部决战于长治。”


  “二月九日,末将南扰敌阵、北部强攻,赖大王洪福,大捷!”


  “此战,我部阵亡将士两万零四百三十人,阵斩赵军两万八千七百九十二人,俘赵军两千三百零九人,收服屯留等长治诸城。”


  “二月十日,我部已整顿兵马,将沿赵军逃窜方向继续追击,意在全收沦陷疆域!”


  “十二年二月十日,秦上将军齮于太行山遥拜大王!”


  杀敌两万余,盈首功八千三百六十级,这已是一场大捷,足以帮助桓齮拔爵一级!


  但有嬴成蟜和王翦的军报珠玉在前,大秦君臣只是露出了笑容。


  “长安君所部大捷!上将军翦所部大捷!而今上将军齮所部再捷!困局已解,我大秦,当大胜矣!”


  “哈哈哈区区赵将李牧,安敢与我大秦上将军对战!”


  “三战三捷!天佑大秦!”


  萦绕于群臣心头数月之久的战争阴云终于被拨开。


  僵持数月的三处战场近乎在同一时间传来捷报,坐壁旁观的燕国也递来了橄榄枝,攻守之势彻底改写!


  接下来就不再是大秦求着赵、楚二国罢兵,而该是大秦来决定何时休战了!


  所有朝臣都面向嬴政振奋拱手:


  “臣为大王贺!为大秦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