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家兄嬴政,谁敢杀我?> 第434章 来骗!来偷袭!年轻人终究还是太年轻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4章 来骗!来偷袭!年轻人终究还是太年轻啊(1 / 1)

项荣所部散阵前进。


  屈彻也迅速拨出部分中军,增强了位于南侧的左翼厚度,同时令右翼不断收缩包围。


  屈挽更是立于马上,连声怒喝:“都怕个甚!”


  “若是你等皆敢战,这支秦军便已是我军的军功!”


  “而今秦军已损兵折将,即将被友军全歼,尔等还犹犹豫豫的不敢上前?”


  “凡能斩秦军者,皆可得田亩为赏,尔等难道不愿过好日子吗!”


  “想想你们的家眷!想想良田美妾!”


  “尔等惧死而不惧贫乎!”


  屈挽的话语被督战队传遍全军。


  诏安军们赶忙探头探脑的看向李信所部。


  在看到李信所部确实如屈挽所言那般已经损兵折将,正在狼狈奔逃,一些士卒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硬仗,他们不敢打。


  但打顺风仗?抢功劳?


  这可就是他们的老本行了!


  “寨主,打不打?”


  “有好处,凭甚不打!大不了脑袋掉个碗大的疤,也不能受了穷罪!”


  “让楚军顶在前面,咱们在后面抢人头!走!”


  两万余原本还在奔逃的诏安军迅速调转方向,向着李信所部包围而去。


  这一次,他们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就连阵型都列起来了!


  而这转瞬间的变故也让楚军形成了对李信所部的全面包围!


  遥望战场,项燕淡声道:“诏安军固然孱弱,但便是一根厕筹都有他的作用。”


  “久闻秦长安君看重庶民,也不知秦长安君明不明白这个道理。”


  兵贵精不贵多。


  但在有些时候,孱弱的大军却能发挥出精兵无论如何也无法实现的效果。


  屈鸥笑而拱手:“上柱国这一计诱敌深入,定能重创秦军气焰,振奋我军士气。”


  “此战所得功劳也足够犒赏屈氏诏安军,并令得各部诏安军心生向往。”


  “再加以大惩小戒和训导监督,无须多久这些诏安军必能转化为一支精兵!”


  “末将为上柱国贺!”


  屈鸥开心极了。


  虽然此战主力是项荣,头功肯定是项荣的,但次功定是屈氏的!


  项燕目光没有离开战场,声音也依旧平静:“屈都尉可是忘了前番大败?”


  屈鸥哑然。


  您能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项燕继续说道:“秦长安君非易于之辈。”


  “一场小胜并不值得恭贺。”


  “令!罗向所部抢占西山,都尉景颇强攻北城,都尉斗战佯攻西城,保留主力随时准备投入战场!”


  “都尉昭襄所部备战,准备增援。”


  项燕目光看向鄂城:“若本将所料不错,秦长安君该派援军了。”


  与此同时。


  鄂城城门楼。


  杨虎一拳砸在城墙垛上:“李都尉怎的如此疏忽!”


  “明明前方有一支楚军埋伏,李都尉却还是令战车闷头冲锋!”


  “枉费主帅对他的信任!”


  嬴成蟜却没有和杨虎一起指责李信。


  就算李信发现了那支伏兵,李信难道能做出更好的应对吗?


  战车本就是用于凿穿军阵的重器。


  即便李信发现了那支伏兵,李信依旧应该让战车发起冲锋!


  是项荣凭一己之力按住了战车冲锋的势头,怪不到李信头上。


  将整个战场纳入眼中后,嬴成蟜沉声下令:“令!开东门。”


  “都尉苏角出城,绕开李信所部所处的包围圈。”


  “侧击屈彻所部中军!”


  城下苏角振奋而呼:“将士们,出征!”


  东城门再次开启,六千余秦军紧紧跟在苏角身后,完全没有理会李信所部所处的困局,向着屈彻所部冲锋而去。


  看着那杆‘苏’字旌旗,屈彻目露沉凝。


  历经鏖战,苏角也已有了不小的名声。


  屈彻知道,这是一员悍将。


  但几经犹豫,屈彻还是决定不放松对李信的包围,只是喝令:“中部收缩,列龟甲阵。”


  “坚守待援!”


  “令后部转右部!”


  屈彻中部迅速整军,一杆杆长枪直指苏角所部。


  苏角沉声而喝:“中部弩兵抛射,左部列盾阵准备抵抗敌军援军,右部庇护中部列方阵,前部列锥阵,紧随本将。”


  “冲!”


  怒吼间,大捧弩矢自秦军阵中向着楚军抛射而去,又被坚实的盾阵所阻,只是造成了零星杀伤。


  苏角却没有改变命令的打算。


  拔腿狂奔间,苏角当先抵近楚军,一杆长枪刺入楚军枪林。


  而后苏角双臂猛然发力,将面前的一片长枪尽数荡开。


  “杀!”


  枪尖轻点,却被一面盾牌所阻。


  苏角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后退,扯着嗓子大喝:“破阵!”


  听到苏角的命令,屈彻面露轻笑,淡声下令:“弩!”


  藏于枪林之后的盾阵裂开缝隙,显露出一名名手持连弩的弩兵。


  他们本以为等待他们的会是正在向着军阵冲锋的枪兵。


  但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一名名手持连弩的秦军!


  且所有秦军连弩兵都半蹲在地,手中连弩直指楚军腿部!


  屈彻:0Дq


  屈彻脸上的淡然消失不见,溜圆的双眼透过盾墙的缝隙看向苏角:“你!”


  彼其娘之!






  难怪方才要扯着嗓子下令。


  合着伱方才那命令根本就不是给秦军下的,而是给本将听的!


  你来骗!


  来偷袭我这个老将军!


  无耻小辈!


  苏角注意到了屈彻的目光,却只是还以咧嘴一笑:“射!”


  “嘣嘣嘣”


  在楚军弩兵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弓弦之音已经炸响。


  六百名连弩兵在短短十息之内便向楚军喷吐出了足足六千根弩矢!


  “铛铛啊!!我的腿铛!快落盾!”


  “莫要落盾!挡头啊!”


  大量弩矢被盾牌和甲胄所挡,发出沉闷的响声。


  却也有近三成弩矢稳准狠的刺入了楚军躯体,其中绝大多数更是刺入了楚军的双腿!


  看着眼前像割麦子一样接连倒下的楚军,孬蛋的双腿也有些发麻。


  想起曾经自己双腿中箭的痛楚,孬蛋啐了一声:“昔日一箭之仇,今当十倍报偿!”


  苏角朗声而笑:“冲锋!”


  这一次,是真的冲锋!


  握紧长枪,苏角越过跌落在地的兵刃和盾牌,枪尖已向一名还站着的楚军点刺而出。


  孬蛋紧紧跟在苏角身后,不断将手中长戟的戟援刺入躺倒楚军的体内,然后像是勾鸡崽一样将楚军勾入秦军阵中。


  手起剑落间,便是一颗人头到手!


  项燕见状果断下令:“令都尉昭襄增援都尉屈彻所部,形成夹击。”


  “令都尉斗战停止攻城,撤出主力急行至东城门,封锁秦军退路!”


  在看到斗战所部减缓攻势的第一时间,嬴成蟜便毫不犹豫的下令:“开东城门。”


  “令羌槐所部出城,攻击诏安军!”


  “以杀伤为主、破阵救援为辅。”


  看到鄂城的东城门第三次打开,项燕眼中流露出几分错愕。


  不对劲!


  十分有一万分的不对劲!


  安陵城之战让项燕深切了解了嬴成蟜的能力,也明白嬴成蟜的战术思想里有着庞煖的影子。


  以嬴成蟜的军略之才,他怎么可能只会开东门、开东门、开完东门开东门?


  即便是刚刚学习军略的孩子也知道添油战术乃是兵家大忌。


  嬴成蟜会不知道?


  项燕顿时目露警惕:“中军转进向东。”


  “令都尉成汉所部封堵南城门。”


  “令项氏子弟备战!”


  在项燕探究质疑的目光中,羌槐所部七千余兵马冲出东城门,向着屈挽所部快步前进。


  “列阵三番!”


  羌槐沉声下令:“一排,目标正前方,标高五,放!”


  八百根弩矢向着诏安军漫射而去。


  弩矢尚未落地,下一轮八百跟弩矢已然再次射出。


  虽然弩矢的数量不足以遮天蔽日,但对甚少着甲的诏安军而言却无异于一场灾难!


  刚刚因顺风仗而鼓起士气的诏安军,再次陷入混乱。


  李信目露惊喜,毫不犹豫的下令:“战车上前,向南突围!”


  四架战车在经过短暂休息后,再次向诏安军发起了冲击。


  “彼其娘之,这算什么顺风仗!”


  “快跑!”


  旧事重演。


  原本拦在李信所部前方的屈挽所部溃败而逃,甚至冲散了屈彻所部的包围圈!


  但秦楚双方都已经不再关注他们。


  虽然李信破开了屈彻和屈挽两部兵马构成的局部包围圈。


  但鄂城各个城门已被完全封锁,东西南四个方向都有楚军兵马,楚军中军更是已经抵达战场。


  纵观整体战场,李信、苏角、羌槐三部兵马已尽数落入楚军的包围之中!


  嬴成蟜沉声喝令:“传令都尉苏角、都尉李信、都尉羌槐。”


  “不惜一切代价即刻脱战,合兵散阵向北转进!”


  看到城头令旗摇曳,李信、羌槐二部拔腿就跑。


  苏角遥望不远处的屈彻,也只能恨声道:“后军转前军!”


  “撤!”


  对于苏角所部而言,插进来容易,但想出去可就难了。


  屈彻见状冷声而喝:“不留下些性命就想走?”


  “令左右二部回师合兵,拦截秦苏角所部!”


  局势逆转!


  就连方才那些溃逃的诏安军都再次调转方向,开开心心的加入了这场围猎!


  看着狼狈奔逃的秦军,项燕心中的疑惑愈重。


  “此军主将果真是秦长安君?”


  “会否是秦长安君已率主力奔袭别处,只留了一名长相与其相似之人冒做他本人驻守于此?”


  为了这一场决战,项燕筹谋许久,更承受了不菲的压力。


  结果,就这?


  开战当日,两成多的守城兵力就这么狼狈奔逃了?


  虽然让别人冒充自己这种事非常无耻,更会被天下人唾弃。


  但项燕觉得,只要有必要,嬴成蟜估计能做出这事儿来。


  景畴沉声道:“候者已经探明,秦长安君就在城内,且并无伤病。”


  “且候者也未曾在其他方向发现大股秦军。”


  项燕沉吟许久后,轻声一笑:“看来,倒是本将多虑了。”


  “年轻人,终究还是太年轻啊。”


  “令,屈彻、屈挽、项荣、昭襄四部追杀秦军溃兵。”


  “令,罗向做好拦截准备。”


  “全歼此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