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日,午后。 苏良收到内侍省诏令,赵祯将于明早在大庆殿召开朝会。 但凡在京朝官,都必须参与。 全宋变法之初,金榜唱名之时,竟发生地方官员政绩造假之丑闻。 赵祯自然要整饬一番吏治,令百官引以为戒。 苏良不由得大喜,呈递《官员考成策》的绝佳时机终于来了。 此次,苏良并不打算先将此策呈递到两府与禁中,而是准备在明日朝会上直接汇禀。 主打一个出其不意,使得反对者无暇思索对策。 此外,除了欧阳修,他也未曾将《官员考成策》拿给任何人看,包括变法司的所有人。 苏良乃是以台谏官的身份呈递此策。 他知晓。 此策一出,他甚至有可能成为全天下地方官的公敌。 此策无论是否能行,都不宜影响当下的变法进程。 …… 三月十八日,清晨。 近五百名朝官身穿朝服,齐聚大庆殿。 首相文彦博率先宣读了对政绩造假官员的惩罚决定。 贩卖私盐者当死,这些利用私盐污蔑商人的官员更当死。 这一刻,朝中无人再提“刑不上士大夫”的说法。 如此行径,破坏的乃是大宋官员的磨勘考绩体制,有伤国体,与谋反无异。 随即,赵祯开启了一番敲打众臣的讲话。 “我朝承平近百年,向来对士大夫官员优待有加,官员理当鞠躬尽瘁、报效朝廷,而非欺上瞒下,虚报谎报,为仕途而不择手段……” 赵祯讲了足足有近一刻钟,俨然一个苦口婆心的老夫子。 大宋欲富强。 需要靠着所有士大夫官员的共同努力,仅凭一小部分人,无异于痴心妄想。 他讲完后。 群臣拱手,齐齐山呼:“官家圣明,臣定当引以为戒!” 苏良面带无奈。 这种敲打如蜻蜓点水,待朝会邸报下发到地方官员手里,警醒效果可以说是忽略不计。 为了仕途,为了利益,很多底层官员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有学问的人坏起来,造成的破坏性要比普通百姓大多了。 …… 就在赵祯准备散朝之时,苏良从队列中大步走了出来。 “官家,此番训斥,或可使得朝堂官员们引以为戒,但却不足以使得地方官员警醒!” “欲改官场陋习,再次避免此等丑事发生。臣建议,新设法令,澄清吏治,臣特呈《官员考成策》,请官家阅览!” 苏良说完后,从怀里拿出一份奏疏。 “官员考成策?何为官员考成策?”赵祯面带疑惑。 一旁。 一名小黄门将苏良的奏疏呈递到了赵祯的面前。 范仲淹、唐介等人也都非常好奇。 苏良这次撰写出新的策略,竟然没有与他们有丝毫沟通,这有些反常。 在赵祯奏疏之时。 苏良朝着朝臣们解释道:“考即考绩,成即成果,官员考成策的核心,乃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纵观强汉盛唐,由盛转衰之时,皆有一种原因,那就是吏治日敝,流于形式,官员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此法正是为抑制朝堂颓废之风。” “此策的具体做法是:将我朝原有的官员考绩,由年考化为月月考,设立月考制度,月月有月报,年年有年报。” “自中书以下,所有拥有实职差遣的官员都需将朝廷派发、差遣应做之事根据缓急,立定程期,记录于三本账册之上,此账册定名为考成册,一本自留,一本交中书,一本交台谏或监司!” 所谓监司。 即各路的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包括各个州府的通判,也拥有监管之责。 监司,也被称为外台,主要受朝中台谏官监察。 “中书、台谏或监司每到月底对下面官员进行考察,对完成之事予以注销,视为政绩。所有朝廷规定期限之事,违限一月以上者问罪,三月以上者降职,半年以上者罢职……” “同样,台谏与监司、中书互相监管,亦立月报,由官家定赏罚。” …… 苏良解释完毕后,殿内的官员们都认真思量起来。 逐渐明白了苏良的意思。 简单来讲:当下官员处理政事的状态如在花园中散步,而此策要让众官员变成百米冲刺状态。 不然,或降罪,或罢职。 顿时,下面的官员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这……这……这不就是让月月立军令状吗?完不成就要被问罪,如此一来,我们与牛马何异?” “此策简直是胡闹,正所谓苛政猛于虎,而今苛政,不是于民,而是于官,实乃荒缪!” “诸位细想,此策若施行,全天下官员都将受到台谏与监司监管,台谏官是要专权啊!” “此策若行,官衙事务至少会提高两倍之多,完不成就要受罚而不考虑其他原因,这……这不是逼着我们致仕吗?” “太祖太宗有言,须厚待士大夫官员,这……这是逼得我们要日日在官衙劳作,我不同意,绝对不同意!” …… 朝官们皱着眉头,鲜有认可此策者。 而唐介、包拯、王安石三人听到此策,则是两眼在放光。 此策可激起官员干劲,使得天下官员一心扑在政事上,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这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官场氛围啊! 他们早就觉得当下大宋的士大夫官员们过得过于安逸。 不过,他们心里想的是裁减冗官。 苏良此策虽非裁官之策,但却胜于裁官之策。 若严格施行,必然能使得庸官、懒官、贪官等各种不良之官难以擢升,甚至离开要职, 此乃百姓之幸,朝堂之幸,社稷之幸也。 但他们也清楚。 提出此策者,必定会引得那些本来以为当官后便可作威作福哪曾想却要做牛做马的官员咒骂。 范仲淹听完后,微微一笑,捋了捋胡子。 文彦博、夏竦、吴育、张方平等相公,则是纷纷看向坐在御座上的赵祯。 赵祯看完苏良的奏疏后,侧身看向远方,显然是不准备立即表态。 这个态度,意味着赵祯是偏向苏良的。 夏竦想了想,当即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此策绝不可行。” “其一,有违祖宗之法。” “我朝设‘变法司’本就是与祖宗之法相背而行,而此策乃是压榨天下士大夫官员之策,我朝若不厚待士大夫,必定生乱,此策实乃乱天下之策,一旦施行,全宋必将乱象重生。” “其二,易使得台谏专权。” “而今,台谏已是势大权高,若再施行此策,那天下官员之仕途全都被台谏攥于手中,台谏以个人喜好排除异己,百官将苦不堪言,甚至威胁我大宋江山……” “其三,此举易逼得官员罢政。” “各州府之事,多如牛毛,地方州官若月月上报,违限便治罪,那因各种意外导致无法完成的官员,定生不忿之心,一旦累积,必将群起反对,可能会出现集体罢政的骚乱事件……” …… 夏竦的思路非常清晰。 一口气将他能想到的《官员考成策》的劣处尽皆道出。 苏良听完后,面色淡然地回答道:“台谏之权,皆为君授,何来专权之说。而今乃全宋变法之时,非常之时应行非常之事,朝廷需要能臣干吏,若不能行,不如致仕让贤!” 这时,一名官员身形颤抖的走了出来。 他伸出食指,指向苏良:“苏景明,你这是与天下官员为敌,意欲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