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46章:执法如山包希仁,苏景明气晕陈执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46章:执法如山包希仁,苏景明气晕陈执中(1 / 1)

随着赵祯的一句“柳三变之词,可登大雅之堂”,此番关于柳永担任百家学院夫子的争论在朝堂落下了帷幕。


  民间的书生士子们虽依旧争论不休,但已然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往昔。


  一些品行不佳的书生在对某名官员产生不满时,经常会搞一些小动作,比如朝其家里偷偷丢小石头或马粪。


  但面对苏良,他们完全不敢。


  一则因苏宅乃官家所赠。


  二则因苏宅一直被曹家和开封府护佑,当下的曹家和开封府包希仁,谁惹谁倒大霉。


  与此同时。


  曹佾趁着这个热度,也贴出诚聘百家学院夫子的告示,寻觅各行各样的奇人。


  百家学院待遇好,要求自然也高,甚至比考进士的概率都要低。


  苏良预计,大概明年七月份前,百家学院便可建成,待建成之前,寻够百位奇人即可。


  人在精而不在多。


  毕竟,曹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苏良不能让曹家得利,但定会让其得名。


  至于学员招募,那就是学院建成之后再需考虑的事情了。


  ……


  十一月初八,夜。


  一场冬雪覆盖了整座汴京城,一夜之间,雪厚近五寸。


  不到五更天。


  汴京城便白的透亮,很多人都已开始扫雪。


  皇城司、开封府的衙差们更是在三更雪停之后,便立即沿着宣德门,顺着御街,清扫起来。


  苏宅内,炊烟袅袅,从雪厚约三寸的厨房屋檐上飘出。


  桃儿与吉婶忙着做早饭。


  苏良、唐泽、吉叔三人手拿扫把清扫起院内的积雪。


  苏子慕听到外面的动静便从床上爬了起来,咿咿呀呀叫个不停。


  唐宛眉只得抱着他坐在门口观雪。


  此时的苏子慕,已能站立,走路跌跌撞撞,走三步就要摔一跤,正是最难伺候的时候。


  预计开春,脱去厚衣,就能满院子跑了。


  苏良、唐泽、吉叔,这三个男人都是懂浪漫的。


  在扫雪的同时,于庭院中还堆起了一个雪人,同时在雪人上插上两枝梅花,甚是好看。


  苏子慕看到雪人后,就拉着唐宛眉的衣袖要朝外走。


  唐宛眉怕其受冻,就指着他的小鼻子开始训斥。


  苏子慕一脸委屈,咿咿呀呀地开始呼喊苏良。


  苏良将其抱在怀中,走到雪人旁边时,他才老实下来,指着雪人,咿咿呀呀,不停地笑。


  小脸冻得红扑扑的。


  唐宛眉想将其抱进屋,免得感染了风寒。


  但只要往屋一抱,苏子慕就开始大哭,而只要抱出屋外,哭声立即就停下了。


  唐宛眉气得哭笑不得,只想打他的屁股。


  唐泽则是一脸笑意,满是自豪地说道:“不愧是我唐泽的外孙,还不满一岁便如此聪颖,日后必成大器!”


  ……


  一个时辰后。


  汴京城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已无寸雪。


  之所以如此高效。


  乃是因为这几日将在此条道路上进行车辇礼仪与驯象表演的演练。


  此时。


  距离冬至大祭还有十九日。


  作为大礼之年的冬至郊祭,一般两个月前都需开始筹备。


  车辇礼仪与驯象乃是彰显大宋国威的重中之重,主负责人陈执中和夏竦将演练看得尤为重要。


  每日上午,便有数名驯象人赶着七头大象朝宣德门前走去,而后面跟着二十余辆演练的马车。


  象有“祥”之意,乃是大宋祭祀活动中的常用瑞兽。


  驯象人可使得大象走到宣德门前后,朝前跪下,呈拘礼状。


  此等高大威猛的巨物,朝着禁中跪拜,甚能彰显大宋皇威,引得百姓敬服。


  ……


  御史台,午后。


  苏良正在御史台内溜达着消食,忽见唐介快步走了过来。


  “景明,速速与我前往开封府,陈相与包希仁吵起来了!”


  “啊?怎么回事儿?”


  “上了马车,我与你细说。”


  苏良点了点头,连忙跟着唐介朝外面走去。


  ……


  片刻,马车上。


  唐介告知了苏良二人争吵的原因。


  近午时分,御街上的一头大象突然失控,闯进周边的道路旁,踩死了一名老妪,踩伤了数名行人。


  开封府接到报案后。


  便将驯象人、玉津园象所的吏人,太仆寺牧养监的主官都传唤了过去。


  这些人被传唤后,冬至郊祭的车辇驯象演练便只能叫停。


  陈执中得知后,立马赶往开封府,然后便与包拯发生了口角。


  至于具体吵什么,唐介也不清楚。


  此事乃是参知政事张方平遣人通传的。


  御史台有主持仲裁之责。


  涉及朝廷政务与官吏矛盾的纷争,都先会经由御史台处理,御史台若也无法决断,便只能交由官家处置了。


  ……


  半个时辰后,开封府后衙。






  唐介和苏良隔着大老远便听到陈执中与包拯的争吵声。


  “包希仁,是冬至郊祭重要还是你审案重要,此事后果已定,乃是因朝廷公务出现的意外,由中书对死者亲属进行抚恤,赔偿金钱即可,你速速将那些人都放了,若冬至郊祭出现意外,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陈相,下官完全是依照《宋刑统》处置,汴京城内发生此等命案,怎能归结为一场因朝廷公务出现的意外!若不立即处置,民心难安。请陈相再给下官两日时间,两日之后,定会给出一个结果!”


  “两日?本相两个时辰都等不了,速速放人,一切罪责由本相担着!”在陈执中眼里,当下,事事皆应以冬至郊祭优先。


  “人命关天之事,即使是官家来了,若无合适的理由,下官也不会放人,除非中书当下就下诏令将下官罢黜掉!”


  “包拯,你莫仗着圣恩隆重便如此放肆,冬至郊祭关系着我大宋国运,真要闹到官家面前,也是本相有理!”


  包拯冷声道:“开封府只是在处理一桩人命案子,与冬至郊祭无关,陈相若急着演练,可再去寻驯象人与驯马人。”


  “依照我大宋律令,那个驯象有失的驯象人,因过失致人身死,至少也是脊杖十三,编管一千里,俨然不可能出现在冬至郊祭上!”


  “不行,绝对不行!”陈执中高声道。


  “你可知,汴京的大象多出于广、韶诸州与交趾,驯象人都是与大象一同前来的,非常珍稀,你若将其关起来,本相去哪里再找合适的驯象人?”


  “此事便不归开封府管辖了!”包拯语气平淡地说道。


  “你……你……你……真是气煞老夫,如同一头犟驴般,丝毫不知变通。”陈执中气得连喘粗气。


  ……


  一旁。


  张方平一脸无奈,二人吵架,他根本插不上嘴。


  就在这时。


  他见唐介和苏良走来,不由得大喜,连忙道:“二位,莫再争吵了,主持公道的人来了。”


  陈执中看到来者是唐介与苏良,瞪了张方平一眼后,瞬间拉下脸来。


  若是夏竦来了,还能助他。


  这两位来了,定然只会给其添堵。


  唐介和苏良走上前来,见陈执中和包拯的脸上都带着火气,不由得看向张方平。


  “张相,这二位看来都在气头上,你最清楚发生了什么,不如先为我们讲一讲。”


  张方平点了点头,当即讲述起了二人吵架的原因。


  半刻钟后,唐介和苏良全听明白了。


  二人争吵的原因很简单。


  陈执中认为,大象失控造成一死多伤,乃是一场意外,结果已经造成,抚慰死伤者家属,给予钱财即可。


  是大象伤人而不是人伤人,此事无法追究人的过失,更非驯象人的责任。


  包拯则是根据《宋刑统》,因个人过失而致人死亡者,根据主罪或从罪,至少也是流刑起步。


  包拯要审案。


  陈执中则因驯象人过于稀缺,且冬至郊祭更加重要为由,要求开封府立即放人。


  因观点不同,二人便吵上了。


  唐介想了想,说道:“陈相,包学士,二位皆无私心,皆是为国事计,并无过错。我建议,暂给包学士一日时间审问,待案情结束后,二位持卷宗前往官家面前,官家定能体谅,该治罪的肯定要治罪。至于驯象,年年都是走个形式,今年虽是大礼年,但也不应因此坏了法令!”


  听到这话,陈执中扭脸望向唐介。


  “唐中丞,你说此话,有些偏颇了吧!什么叫做驯象是走个形式?什么叫做不能坏了法令,本相此举坏了我大宋哪条法令!”


  “此事本就很简单,驯象人因朝廷公事而出现意外,对受害人家人进行抚恤即可,这个钱,中书来出!”


  “陈相,这是钱的事情吗?因朝廷公事致人伤亡,难道便不需有人负责吗?”包拯瞪眼道。


  “本相来负责行不行?你是打算判老夫斩刑,还是要将流三千里?”陈执中顿时怒了。


  当下,在陈执中眼里,没有比冬至郊祭更重要的事情。


  他只有将其办的完美无瑕,才能得到更多朝臣支持,以此稳住首相之位。


  “谁致人身死谁负责,我朝从无顶罪之说!”包拯也来了气。


  此刻的二人,各自都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


  这时,张方平开口道:“二位,你们觉得这样可行不?先放出人,待冬至郊祭后再审再判,如何?”


  “《宋刑统》中并无此条例,请恕下官不能照办!”包拯道。


  “那……那我去请旨,当下就去请旨,如何?”张方平又说道。


  包拯再次摇头。


  “官家若下此等旨意,将会与《宋刑统》所载条令相悖,《宋刑统》乃经由太祖诏令颁行全宋,下官定然不能听从官家的旨意而违逆太祖定下的法令!”


  听到此话,张方平也黑下了脸,只想甩袖一走了之。


  这时,张方平看向一直都未曾开口的苏良,问道:“苏御史,你怎么看?”


  苏良想了想,一脸认真地道:“下官以为,包学士所言甚有道理,此外,下官建议自此次礼祭起,应废弃驯象表演。”


  “苏……苏景明,你……你是不是专门来气本相的?”陈执中说罢,身体朝着椅子上一歪,竟被气得昏厥了过去。


  “快去传医官!”包拯大喊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