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科幻灵异>重生南明当皇帝> 第116 善后(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 善后(终)(2 / 2)

短短一两个月之内,通过抓捕刑杀,抄家追缴,陈邦彦就得到了黄金九万三千六百两,折合白银约一百二十余万两,还有白银二百一十余万两,共计约三百三十余万两白银,奇珍珠宝无算。

此外还有精细粮食四万五千余石,十个卫,二十个千户所共清理出军田三万三千余顷,共约五十余万亩。

其实明初时朝廷严禁民间用白银交易,一直到了弘治朝,禁令才有所松动。

真正大规模银钱通用,那是万历朝之后的事了。那也是因为西班牙崛起,从南美运来大量高品质白银购买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否则中国根本没有足够的贵金属来满足日益达的商品经济需要。

此时的一两白银购买力约合后世的人民币三百元之多,一个县官年俸银不过四十五两。寻常五口之家,一年的开销也用不到十两。

三百三十余万两银子相当于后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十亿人民币的购买力,在那个人均年收入普遍只有千把元的时代算得上一个天文数字了,由此见那些乡绅豪强和世袭将校积累的财富有多少庞大。

明末确实是很吊诡的情形,一边是民间富裕,白银大量涌入,一边却是官府一贫如洗,连皇帝也要穷的当裤子。

由于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财富向少数权贵官僚高度集中,“三年清(不是指清朝,是清廉的意思)知府,十万雪花银。”是这时候的真实写照,而陈邦彦查抄到的脏银赃款也正是这句话的有力旁证。

追缴到的金银粮食统计造册完毕后,除却救济广西灾民所用外,剩余的陈邦彦派出两千侍卫亲军通过水路,四百多条大小船只,立即将其输往中枢,解救中枢的财政危机。

清理出的军田也被一一造册,作为无主官田,预备留给皇帝赏赐有功将士和军士屯垦,各地卫所中剩余的残兵老卒被原地收编为屯田军,作为第一批的屯垦队,以后屯田军直接就地取粮,不耗中枢粮饷,可以大大降低中枢的财政负担,屯垦出的粮食七分自留,一分作为军校官俸,两分押解到中枢,作为粮饷的一部分发给侍卫亲军和巡防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