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国色芬芳> 铁头娃 二十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铁头娃 二十六(1 / 1)

师团结局

  近卫师团

  近卫师团太平洋战争中在印尼的suatra岛扫荡,并担任当地的警备。1943年5月14日,近卫师团改称为近卫第2师团,近卫第3连队的主力移驻到andaan群岛,之后不久又回到suatra岛。师团分散在岛的各地,准备迎战美军的登陆。但是美军实行“蛙跳”战术,一直没有进攻印尼,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第1师团

  第1师团原属关东军战斗序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局一直不见好转。第1师团就受命被调入莱特岛。但由于日军海军的失利和战局的日益紧张,最终第1师团被改编为第201师团留守日本本土,所有重武器和老兵均编入了拥有2万大军的机动打击第201师团,直到日军投降其一直在日本本土。就这样,日本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的第201师团老第1师团没有和美军交过手,就在本土无奈的投降了。既然老第1师团并未去菲律宾,总要有部队去执行命令。于是日军又临时招募了1万多新兵打着“第1师团”新第1师团的旗子去了菲律宾。这支日军“新第1师团”属于日军简易编制师团,人数稀少,火力差劲,兵员素质极差,属于日军最烂的部队。但1944年11月1日,新第1师团奇迹般的在莱特岛西岸的奥尔默克登陆,准备北上以卡里格拉为据点进攻塔克罗班。然而这支比日军治安师团还不如的垃圾部队竟与装备精良火力呈压倒性优势的美军互有攻守,对打50多天,呈胶着状。最终仅仅因为“新第1师团”因补给不利,才撤向李蒙峡谷的西侧的坎奇伯特山中。12月25日,第14方面军司令官的山下奉文大将下达了“自给自足,永久抗战”的命令。新第1师团奉命转移到色布岛上。1945年1月,撤离该岛。莱特登陆时有1万5千名士兵的新第1师团此时只剩下800名士兵了,不过这支部队表现不错,他属于日军7流的部队,却与一流的美军部队战斗2个多月,而日军真正的精锐第201师团老第1师团却毫发无伤。

  第2师团

  太平洋战争一爆发,第2师团立即被配属给今村均中将的第16军。1942年在攻陷爪哇之后,被命令在当地警备和扫荡。但是,第2师团被卷进了与其命运相关的所罗门群岛的战役。1942年8月开始的瓜岛攻坚战,才是第2师团恶梦的开始。为了夺下瓜岛的飞机场,作为先遣队,第2师团派出了以步兵第4连队为基干而组成的青叶支队支队长:那须弓雄少将。为了与此配合,川口支队支队长:川口清健少将,福冈的第35旅团为基础和青叶支队一同在瓜岛登陆。9月2日,第一次瓜岛机场争夺战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10月初,第2师团主力在瓜岛成功登陆,于24日和25日进行了第二次总攻击。然而得到的又是惨败,并且以那须少将为首,步兵第16连队长朱坂朕钰和29连队长小早川维恒两个连队长都战死。雪上加霜的是11月3日,步兵第4连队连队长祖治恩亚又战死了。这就意味着在瓜岛的第2师团失去了他们所有的步兵指挥官。再加上食物和弹药的补给已经完全被切断。“瓜”岛变成了“饿”岛日语中,“瓜”的发音和“饿”的发音相同,不断有士兵饿死和逃走。日军大本营终于决定中止瓜岛争夺战,1942年下令撤退,而瓜岛的第2师团的残余部队直到1943年2月才全体正式撤离。之后,第2师团在菲律宾被重建。1943年9月开始被任命担任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警备工作。1944年,第2师团被投入到缅甸战场,但是作战还是失败了,1945年2月,第2师团被英国赶出缅甸,最后在西贡向盟军投降。

  第3师团

  第3师团一直在中国战场作战,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损失惨重,连同配属部队死亡约5000人。1944年参加了湘桂作战,损失8000余人。长期的对中国军作战使第3师团损失惨重,老兵消耗殆尽。1945年冈村宁次视察第3师团时认为第3师团已不再有当年的王牌军的风采了,全军建制已感力不从心。

  第4师团

  1941年9月第4师团参与第二次长沙会战,与在中国军第10军激战,感受到了第10军的顽强的抵抗。

  太平洋战争初期参加了日军对菲律宾的进攻,之后曾一度回国整编,1943年再次被动员,被派往印尼担任suatra岛的警备。最后被派属给第15军进驻在泰国。不久在泰国phu向英国东南亚军区无条件投降。

  第5师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五师团被配属给山下奉文中将的第25军,参加进攻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战斗。马来西亚、新加坡战役之后,以第41步兵连队为基干组成了东支队。这支部队的预定任务是在菲律宾各岛执行扫荡,但是没过多久就被编入第17军军指挥官:百武晴吉中将。之后被派遣去参加莫尔兹比港攻坚战。而莫尔兹比港攻坚战的惨败,让这支队伍回到平壤参加补给新兵,被编入重建的第30师团。师团主力在第8方面军今村均大将的指挥下,转战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在印尼的塞兰岛1945年8月15日迎来了投降的那一天。师团长山田清一由于师团伤亡太大在投降时切腹自尽。

  第6师团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年末第6师团被编入参加瓜岛争夺战的第17军百武晴吉中将。最初大本营有将第6师团派往瓜岛的意向,但是最后仍然决定放弃瓜岛。师团主力被派往所罗门群岛以北的bougaville岛,而第13连队被派往以新乔治到为中心的中部所罗门群岛。随着遭到美军的顽强抵抗,损失相当大,之后第13连队于1943年9月下旬也撤回bougaville岛。以第6师团为主力的第17军坚守着bougaville岛,但是11月1日美军在日军防卫最薄弱的岛的西海岸登陆成功,立刻建成了桥头堡和机场。日军几次试图将美军赶回海中,但是都以失败告终。美军在bougaville岛登陆之后所没有采取积极的攻击态势,但是接美军班的澳大利亚军却毫不手软,频频向第6师团发起攻势。第6师团节节败退到布因地区。就在这时候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了。

  第7师团

  在太平洋战争开始的初期,第7师团还是在北海道担任当地的防卫工作。1942年8月以其步兵第28连队为基干而组成的一木支队支队长:一木清直大佐奉命去争夺瓜岛的飞机场。一木支队的先头部队与8月21日在滩头阵地上全军覆没,支队长也被当场击毙。之后和第2师团的川口支队一起登陆的第二梯队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出征的旭川第28连队的2507名士兵中仅有143名生还。

  之后第7师团的主力被派往北千岛,还是回到了防卫北海道的这个。1945年8月15日迎来了投降的那一天。

  第8师团

  第8师团原属关东军。1939年改为三单位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奉命调往菲律宾。第8师团在离开日本的时候被扣留了大部分部队,组成了第58师团和第六七独立步兵団,少量部队+大量新兵即“新第8师团”出击菲律宾。老第8师团主力即第58师团1944年参加了湘桂作战,损失极其惨重,据日军部队史统计死亡7368人。所以可以说日军王牌第8师团覆灭于中国军人之手。

  第9师团

  1944年6月美军在中太平洋的重镇:塞班一举登陆成功。最初,第9师团是被准备作为抑制美军在塞班登陆的阻击部队而在塞班布防的。7月7日随着塞班守军的全军覆没,第9师团被编入第32军担任冲绳防卫,指挥官:牛岛满中将。第9师团在冲绳南部构筑了相当规模的阵地阻击美军登陆而后的事实也证明这些阵地让美军大尝苦头。从日俄战争开始到二战,第9师团都是在恶仗、硬仗中披荆斩棘的走过来,对此第32军的首脑给予第9师团极大的希望。并且按照第9师团的战术特点,量身订制了以第9师团为中心在滩头给美军致命一击的作战计划。但是为了填补部分部队从台湾调往菲律宾后在台湾造成的兵力空白,第9师团无奈于12月末奉命前往台湾,尽管在第32军首脑的强力反对之下。失去第9师团的第32军放弃了积极的滩头阻击作战,不得已采用了利用地形的持久战的战略。1945年4月,美军跳过台湾直接攻击冲绳,日本大本营的许多作战参谋对于当时把第9师团调往台湾的行为称之为“参谋本部这辈子最白痴的行为”。就这样,日本最精锐的部队之一的第9师团还没有和美军交手,就在台湾无奈的投降了。


try{ggauto} catchex{}


  第10师团

  1944年2月师团的一部被派往中太平洋,而师团主力于7月前往南太平洋。最初的预定是派往台湾,但是最后还是被抽调去了菲律宾的吕宋岛。第10师团在尚武集团属于第14方面军,指挥官:山下奉文大将的指挥下,于1945年1月开始与登陆上来的美军展开了约半年的拼死相搏。面对强大的美军,第10师团发起一次次的肉搏战,拼命的抵抗。在物资和火力占有绝对优势的美军的攻势下,第10师团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处于全面崩溃的状态,于1945年8月15日无条件投降。但是吕宋岛全岛的日军投降是9月2日的事。

  第11师团

  太平洋战争初期,第11师团还是在满州驻屯。1944年2月,第11师团和第1师团的一部分兵力被抽调出来,编成了第6派遣队并派往关岛。这支部队后来改称独立混成第10连队,在关岛全军覆没。之后,师团在满州驻屯到1945年4月。1945年4月,第11师团和第57师团弘前一起被调回本土。第11师团驻守在四国,准备和美军的本土决战。在准备中,第11师团迎来了投降的一天。

  第12师团

  1936年4月第12师团奉命到满州驻屯。1941年7月小仓的第14连队被编入新设的第25师团。在满州期间,第12师团的主要任务是讨伐当地的抗日游击队。1944年11月师团被派往台湾。第12师团从朝鲜釜山经海路前往台湾,途中载着第12师团的运输舰中的3艘被美军的潜水艇击沉。1945年1月,虽然遭受了一定的损失,第12师团主力陆续到达台湾,在台湾西海岸担当防卫。就这样,这支生力军在没有和美军交过手的情况下,在台湾无条件投降了。

  第14师团

  1940年8月,第14师团被任命在满州永久驻屯,第三次踏上了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爆发,经过了关特演关东军特别演习,师团依然在满州不动。然而以瓜岛的败北为转折点,日军在太平洋上开始节节败退。1943年8月,日本大本营策定了绝对国防圈千岛列岛、硫磺岛、内南洋“马里亚那诸岛-卡罗林岛-马绍尔群岛“、西新几内亚、缅甸,但是要守这么漫长的防卫线,太平洋上现有的兵力是不够的。所以在满州驻屯的第14师团被抽调出来派往帕劳群岛。第14师团在1944年4月末到达帕劳群岛。师团主力担任帕劳本岛的防卫任务,而步兵第2连队负责拥有机场的佩里留岛的防卫任务。帕劳群岛的南端的安加维尔岛的防卫则是交给了步兵第59连队第1大队。1944年6月美军攻占塞班。进入9月美军加强了对帕劳的轰炸。9月15日,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开始准备在佩里留岛登陆。1944年11月20日,日军守备队的指挥官:中川州男大佐步兵第2连队长向大本营发出最后一封诀别电报之后切腹自尽,到11月20日为止第14师团共抵抗了70天。与此同时,安加维尔岛的守备队约1200名官兵在第81师约2万名美军的猛攻下,33天后全军覆没。在帕劳本岛的师团主力虽然没有遭到美军的攻击,在饥饿和空袭的威胁下也损失惨重,无条件投降对他们来说是种解脱。

  第16师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16师团被编入在进攻菲律宾的第14军本间雅晴中将,参加了第一、第二次巴丹半岛的攻坚战和菲律宾各岛的讨伐战,之后便在菲律宾驻屯。到了1944年,第16师团移驻到了莱特岛。10月12日麦克阿瑟率领着盟军开始在莱特登陆。驻守在莱特的只有第16师团,势单力孤,阻挡不了美军四个师的攻击。第16师团集中兵力死守着塔克罗班机场,但是没多久就失守了。重新夺回机场的战斗也失败了。大本营决定在莱特岛与美军决战,不停地向莱特派遣兵力。莱特岛的攻防战持续到了12月,日军伤亡惨重。12月15日,美军在明德罗岛登陆成功,把战火烧到了吕宋岛附近。而莱特岛的决战变得没有一点意义了。大本营命令在莱特岛的日军“自给自足,永久抗战“,而这时第16师团也没多少有生力量了,残部退到坎基伯特山里展开了游击战。战后,根据日本厚生省卫生部的内部资料,第16师团共有13778名官兵参加了莱特岛的战役,其中战死13158名,幸存者仅620名。牧野四郎师团长也在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到来前5天战死了。

  第19师团

  1938年,随着张鼓峰事件的爆发,第19师团立即被派往前线。然而,随着日本在中国这个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日本大本营方面不愿将事件扩大,也为了避免对苏开战实际上一点便宜都没沾到,而于7月26日命令第19师团立即开回驻防地。之后,苏军得势不饶人连下张鼓峰的要地,出于无奈第19师团师团长尾高龟藏中将擅自命令向苏军还击。战斗持续了11天,第19师团虽然坚守了阵地,但是损失将近20的兵力,于8月10日宣布停战。太平洋战争中第19师团依然在朝鲜半岛北部担任防卫任务。1942年9月步兵第74连队咸兴被抽调编入了第30师团,师团于1944年12月进驻菲律宾的吕宋岛。师团主力属于尚武集团属于第14方面军,指挥官:山下奉文中将,担任林葛安湾北部的圣菲尔南多地区的防卫工作。1945年1月9日,第19师团在林葛安湾迎击了前来登陆的美军。但是美军无论在兵力和火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将第19师团赶进了北部的山岳地带。当第19师团正准备展开游击战时,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第20师团

  1942年年底,第20师团被派往太平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前线。1943年1月在维瓦克岛登陆成功的师团主力主要把精力放在机场的建设和修筑菲尼斯蒂尔山脉沿海地带的道路上。4月前往麻丹修筑道路。9月22日美澳联军在芬施哈芬登陆之后,立即与在那里守备的第80连队混战成一团,尽管自然条件恶劣但师团主力还是拼命增援。然而终究不是美澳联军的对手,于1943年底撤退到西奥。1944年1月2日,美澳联军在冈比登陆,此举意图切断第20师团的退路。师团无奈退往麻丹。在热带丛林中有很多士兵掉了队,但终于在2月底到达麻丹。然而到了麻丹之后等待第20师团却的是一纸新的命令:前往爱达培。行军比在热带丛林中更艰苦,大片的沼泽地吞噬了不计其数的官兵,师团长片桐茂也在维瓦克附近战死。自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止,师团的各个部队陆续到达维瓦克。但是由于美澳联军下手比日军快了一步,率先在荷兰蒂亚和爱达培登陆的原因,第20师团变得进退不得。第18军司令官安达二十三中将为了得到部队的生存空间,下令与美澳联军决战。7月开始第20师团在饥饿和疲劳的困扰下,展开了爱达培攻坚战。但是因为死伤惨重,战斗减员严重,于8月3日终止了战斗。之后,师团在饥饿、疟疾等流行病以及澳军的围攻下,实际上已经没有作战能力了。1945年7月25日,安达中将下令“全员牺牲报国”,但之后不久日本就无条件投降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登陆时,第20师团有25572名如狼似虎的官兵,而投降时只有785具连枪都举不动瘦骨嶙峋的骷髅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