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国色芬芳> 铁头娃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铁头娃 二(1 / 1)

“我的母亲是我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人,当然了我也是我母亲活下去的动力和支持。我母亲谢蒋氏出身一个富户,其实她并不是这户人家的亲生女儿。据说富户是我外祖父家的家奴,要不是我外祖父家出事的话,他只是我外祖父的下人奴才而已。在满期时期许多的商户和农户,为了不受欺压或者是尽量少交税收,都会依附在一些官员名下。这些当官的人,不但自己不用交税服劳役,而且可以让一些人跟着他们一起免税免役。从此一些富户或者是农户,名义上投靠官员,从法律上算是官员家的附属,和奴才下人一样。我母亲谢蒋氏的养父和我外祖父的关系,就是这种关系。”

  “母亲私下告诉我,我的外祖父一家人时代当官,在满清时期也算是显赫一时。母亲养父世代是我外祖父的下人,母亲养父曾经担任过外祖父的书童。母亲的养母更是外祖父家的丫鬟出身,是外祖父母亲亲自做主,当作奖励赏赐给母亲养父的。把丫鬟指配给家生奴才,这是大户人家的常态,也是算是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不过母亲的养父养母并不感激外祖父一家人,反而认为外祖父母亲乱点鸳鸯谱。母亲告诉我,其实养母希望成为外祖父的小妾,并不喜欢她的养父。不过后来养母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作威作福开始了当家做主的日子。”

  “外祖父受到了亲家兼同盟的牵累,外祖父被朝廷免职的同时抓捕入狱。几乎每一个官员都或多或少有问题,经不起认真调查和盘问。外祖父因为贪污、受贿、罔顾国法等等罪名,正式被定性为罪犯。外祖父被判斩立决,家人被发卖,从此外祖父一家人算是没有了翻身机会。年幼的母亲也被官府发卖,被养父当作奴隶买了回去。”

  “名义上母亲的养父算是报恩,其实是为了堵住大家的口。外祖父曾经有一笔钱交给母亲养父,让养父帮着自己家运作。说白了外祖父是董事长,母亲养父是总经理,本钱是外祖父家的。这笔钱不但数量惊人,而且属于外祖父家的财产。养父收养母亲,不单单为了向外祖父家有所交代,更是为了永久性的霸占这笔钱。从此母亲以养父家的养女身份被收留,其实过着下人生活。”

  “母亲深知这家人不是自己的血亲,也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什么千金小姐。所以母亲从小在娘家,过着小心翼翼的生活,尽量不参与这家人的内部争斗。母亲养母不但很强势,而且十分霸道,是家里绝对的主力。几个养父的小妾,仗着年轻貌美和养父的宠爱,在内院里面争风吃醋。她们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利益,帮助各自的母亲争权夺利,只有母亲独善其身。”

  “母亲嫁给父亲,是她的养父安排的。母亲被她的养父当作垃圾一样丢出了家门,陪嫁的东西也都是样子货而已。后来母亲清点过自己的嫁妆,这些东西加起来连外祖父本钱的零头也不到。这些年光是利息加起来,也远远超过了嫁妆的总数,看来母亲养父真的把这些钱都独吞了。对外这对夫妻是母亲的恩人,不但养大了母亲,而且为母亲找了一户好人家,大家都说他们是好人。只有母亲自己知道,这户人家不但心狠手辣,而且都是一些无赖。”

  “母亲来到了我家,原以为可以脱离苦海,从此过上平静安宁的日子。没想到这门亲事是我奶奶瞒着父亲给父亲决定的。父亲本来就对这种盲婚哑嫁的封建包办婚姻不满意,再加上我母亲比较木讷,父亲真心不喜欢这个新娘子。奶奶越是逼迫父亲,父亲就更加厌恶母亲,一直不愿意和母亲一起过日子。奶奶心急,母亲心苦,父亲心累,其实一家人都不好过。”

  “奶奶见父亲长期在外,见不到人更加不可能有孩子了,就用自己病重的理由,把父亲逛骗了回来。奶奶亲自抄刀,威逼父亲和母亲同房,直到母亲有了身孕,奶奶才放父亲离开。从此父亲连奶奶也不管了,一直一个人生活在上海。就连我出生了,父亲依然没有回来,母亲这才完全死心。奶奶希望父亲回心转意,所以给我取名为谢念,让我一直思念父亲,等着父亲回家。”

  “母亲对于这个丈夫其实并不是很了解,他们几乎没有沟通,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不到十天。母亲不清楚父亲,父亲更加不知道母亲的经历。如果母亲和父亲有过沟通,如果母亲当时遇上的是成熟后的父亲的话,说不定他们是一对美满夫妻。只不过当时年轻气盛的父亲,听不进母亲的话,母亲没有时间做好沟通。母亲从小学会了装聋作哑,不善于沟通,所以母亲不知道怎么和父亲说。父亲把对奶奶的怨气发泄在母亲身上,所以不喜欢暮气沉沉的母亲。要是母亲活泼一点,要是母亲乐观一点,和父亲多聊聊一些年青人的话题,说不定父亲也会和母亲在一起的。只不过当时的两个人都没有主动,误会和矛盾越来越深,导致后来两个人比一般的路人还要冷漠。”


try{ggauto} catchex{}


  “民国九年年底,也就是一九二零年年底,我一辈子忘不了。本来准备在家和奶奶一起过年的母亲,接到一封神秘电报之后,带着我去了上海。母亲不敢直接告诉奶奶真相,借口娘家有事,总算是骗过了奶奶。母亲带着年幼的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当时我虚岁八岁,实际年纪刚过六周岁生日不久。为了见父亲最后一面,为了和父亲相认,我第一次不在家乡过年,也第一次来到了大上海。”

  “父亲当时已经卧床不起了,无论是气色还是精神都不好,不过他看见我很高兴。我仔细地看着他,他也很仔细地望着我。我出生之后没有见过这个父亲,这个人也从来没有近距离看过我这个儿子。这个叫谢雷的男人,对于我来说很陌生,我几乎叫不出口。虽然一边母亲和其他,努力要我叫他父亲或者是爸爸,但是我依然喊不出来。谢雷也好像明白了我,并没有过分强求我什么。”

  “后来我和他单独相处的时候,他和我说了不少的话,讲了不少我不知道的事情。其中包括他的故事、他父亲我爷爷的故事、我奶奶的故事、还有我姑姑小花的故事。他告诉我,我们老谢家的父子情分都不深,甚至于都是冤家。他和他父亲也就是我爷爷是这样,他和我这对父子也一样。他可以理解我的心情,也知道我和母亲心里一定记恨着他。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照顾过我们母子,就连看一眼也没有,这种丈夫这种父亲真的不称职。他说他从小痛恨他父亲,没想到他也成为了这种不负责的男人。他不但很后悔,而且对不起我们母子,现在他后悔了,但是他已经来不及了。”

  “父亲过世时候,我不由自主地叫了他一声爸爸。也算是了了他最后一个心愿,大家都在一起哭了。父亲的后事是母亲和一个叫林阿姨的人一起办的,父亲的东西几乎都处理了,只留下了一些书稿和书籍。母亲带着我和书籍,回到了老家,我们一直瞒着奶奶这件事情。从此母亲多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母亲父亲谢雷的日记。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母亲这才真正开始了解父亲这个人。母亲才知道父亲谢雷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真的很后悔没有早一点真正认识父亲。”

  “父亲的书稿和书籍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工作上的教材,也有一些日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父亲自己翻译的外文书稿,母亲看完了父亲的日记之后,开始翻阅这些书稿。没想到母亲一下子被里面的知识吸引了,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母亲终于彻底认识了父亲,父亲要是活着的话,一定可以和母亲成为知己。母亲不但自己研究这些思想,还把这些思想灌输给我,导致我从小就是这种思想的拥护者。”

  “母亲秘密宣传思想,把父亲留下的书稿整理出来,抄写下来秘密推广。母亲更是拿出自己的嫁妆,大量印刷宣传品。甚至于组建当地的研究小组,吸收新人一起学习研究这种思想。渐渐地我和母亲成为了骨干,特别是母亲,她不但是当地第一个女党员,更是当时年纪最大的一个党员。而我因为年纪最小,没有资格入党,只能算是外围积极分子。从此母亲参加会议的时候带上我,母亲在里面开会,我在外面站岗或者是观察。”

  “母亲告诉我,她已经和父亲成为了同志。要是父亲还活着的话,母亲不但是他额好妻子,更是父亲最好的战友和同志。母亲告诉我不要记恨林阿姨,林阿姨其实和父亲也是同志,并不是什么第三者或者是破坏我们家庭的人。将来我和母亲有可能会见到林阿姨,到时候母亲和我一定要和林阿姨客客气气的,千万不能因为父亲的事情迁怒林阿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