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国色芬芳> 花子赵一 四十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花子赵一 四十四(1 / 1)

历史评价

  总评

  嘉庆帝与他的父、祖相比,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两个字,是嘉庆帝的主要性格特点。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南京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积累了180年,嘉庆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而转为衰败的历史角色。

  然而,嘉庆的平庸,并不是他的性情所致,而是历史的必然,在乾隆晚期,清朝已经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白莲教的起义,再加上乾隆晚年举办寿宴过度的奢华,使得嘉庆初期国库空虚,所以说乾隆实际上是留下了个烂摊子给嘉庆。

  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还在不倦地处理政务。其实,这种勤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成了一种“懒惰“着的勤奋。表面上,他一天到晚,一刻也不休息。实际上,他已经习惯于不动脑子,让祖宗为自己动脑子。“体皇考之心为心,本皇考之治为治。“只要祖宗说过或做过的,他都依样画葫芦地执行贯彻。

  历代评价

  《清史稿》:仁宗初逢训政,恭谨无违。迨躬莅万几,锄奸登善。削平逋寇,捕治海盗,力握要枢,崇俭勤事,辟地移民,皆为治之大原也。诏令数下,谆切求言而吁咈迂腐之风,未遽睹立刻阻止焉,是可嘅已。

  《清实录》:上受天明命。协帝重华。天亶聪明。帝传精一。承手付太平之后。徵躬备多福之原。懿铄哉、生民以来未有之嘉会也。敬惟廿五年中。经纬万端。蟠际两大。垂千百王之模范。抚数万里之版图。奠亿兆人之家室。

  沈颐之:唯十五王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在禁中,声誉颇多。

  沈兴永:第十五子永琰,度量豁达,相貌奇伟,皇上以类己最爱,中外属望焉。

  闵钟显:姿容端重,禀性宽厚,故天下人心,属望已久云。

  萧一山:嘉庆以后,武力不竞,纪纲败坏,教徒纷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节俭,均有可称。

  费正清:嘉庆帝认为,掐断了和珅的庇护制网络结构的花朵,它的根株便会自然枯萎。但是,上层行政的改革不能医治十九世纪官僚制度中根深蒂固的弊病。

  阎崇年:嘉庆的悲剧在于:认为天下的问题都是由于和珅不好、百官不好造成的,而没有从自身找责任,也没有从制度挖根源。嘉庆在25年的皇帝生涯中,虽一件一件地解决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机,却又一步一步地陷入更深的危机。乾隆朝盛世下的危机,到嘉庆朝更加深重。

  张宏杰:从亲政初期的伟大,到谢幕时的尴尬,嘉庆的滑落曲线如此令人叹息。他二十多年的统治,前面连着“康乾盛世“,紧接其后的,则是“鸦片战争“。正是在嘉庆皇帝的统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万劫不复的衰败的关键几步。

  李尚英:颙琰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代皇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颙琰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虽有一定认识,但内部危机正在日趋严重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陈连营:嘉庆的守成思想既是时代造就的,它又对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思想无疑是消极的。

  李国荣:嘉庆皇帝城府很深,他知道只要太上皇乾隆还活着,就动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乾隆的旨意,弄不好反而于己不利,所以他韬光养晦,事事顺从太上皇,不发表自己的见解,政事不做任何更张。

  张玉芬:由于清代社会各种矛盾更趋激化,社会积弊日深,致使嘉庆帝的改革并未能解决各种社会弊端。

  牛创平:为什么能够发生和珅这样的案件……与乾隆时的许多制度、政策、社会和政府机制的严重弊端有关。而嘉庆与他的父亲一样,并未能认识这些缺陷,而使得这些弊端又在另外的一些人身上或其他的事情上不断发生,这正是历史上一个值得深思研究的问题。

  卢经:嘉庆的策略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根本上讲,诛杀一个和珅,是无法解决封建专制统治制度的一切弊端的。

  清史学家朱诚如:综览嘉庆一朝政务之得失,从全局看,嘉庆在处理清王朝当时面临的两大社会问题时,没有抓住问题症结之所在并倾全力加以解决。


try{ggauto} catchex{}


  崔瑞德《剑桥中国晚清史》:嘉庆及道光两朝的改革的第二个特点,是大肆宣扬减少宫廷浪费和重大消耗的节约开支活动。嘉庆帝终止了豪华的南方巡游的传统,而这正是他父亲的统治的一个标志。他想通过官方政策和以身作则来放慢中央国库资财流出的速度,来改变贵族和官场成员中泛滥的懒散生活方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停止了边疆省份省级官员的每年贡奉,皇袍也被人颂扬地说上面打了补丁。可是,这些改变不论在京师地区的满洲贵族身上或在各省的官员中都没有取得持久的效果在给乾隆皇帝服满国丧之后这些变革便遭到了顽强而成功的抵制。

  人际关系

  父母

  父亲: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母亲: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后妃

  皇后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道光帝生母,嘉庆帝原配,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初七日去世。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初为侧福晋,后封为贵妃、皇贵妃,嘉庆四年立为皇后。道光帝继位后尊为恭慈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一日1850年1月23日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皇贵妃

  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初为格格,后封为諴妃、諴贵妃,道光帝继位后尊为諴禧皇贵妃。道光十三年1834年十二月十八日去世。尊谥和裕皇贵妃。

  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初为如贵人,后封为如嫔、如妃,道光帝继位后尊为如贵妃、如皇贵妃,咸丰帝继位后尊为如皇贵太妃。咸丰十年1860年闰三月初三日去世,终年七十四岁。

  妃

  恕妃,完颜氏,初为侧福晋,卒于嘉庆继位以前,嘉庆二年四月追封为恕妃。

  华妃,侯佳氏,初为格格,后封为莹嫔、华妃。嘉庆九年1804年六月二十八日去世。

  庄妃,王佳氏,初为春常在,后封为春贵人、吉嫔、庄妃。嘉庆十六年1811年二月十五日去世。

  信妃,刘佳氏,初为信贵人,后封为信嫔,道光帝继位尊为信妃。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十三日去世。

  嫔

  简嫔,关佳氏,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在生育皇长女时难产而卒。

  逊嫔,沈佳氏,卒于嘉庆继位以前,嘉庆二年1797年四月追封为逊嫔。

  淳嫔,董佳氏,初为淳贵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去世。

  恩嫔,乌雅氏,初为恩贵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二月初十日去世。

  安嫔,苏完瓜尔佳氏,初为安常在,道光帝继位后尊为安嫔。道光十七年1837年六月二十七日去世。

  荣嫔,梁氏,初为荣常在,后封为荣贵人,道光帝继位后尊为荣嫔。道光六年1826年五月初十日去世。

  贵人

  玉贵人,嘉庆十九年1814年十月初七日卒。

  芸贵人,嘉庆十年1805年七月十九日逝世。

  子女

  皇子

  皇长子穆郡王,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未命名,幼殇。

  皇二子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不予赘述

  皇三子惇恪亲王爱新觉罗·绵恺,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卒。

  皇四子瑞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道光八年七月薨。

  皇五子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同治三年十二月薨。

  公主

  皇长女1780411-1783111,母简嫔关佳氏。

  皇次女1780430-1783810,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皇三女1781121-1811312,庄敬和硕公主,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嫁索特纳木多布济。

  皇四女178497-181157庄静固伦公主,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嫁蒙玛尼巴达喇。

  皇五女17861111-1795慧安和硕公主,母逊嫔沈佳氏。

  皇六女1789612-1790,母华妃侯佳氏。

  皇七女1793626-1795,母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皇八女180528-180511,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皇九女1811125-18155慧愍固伦公主,母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