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国色芬芳> 童养夫四十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童养夫四十六(1 / 1)

一群倭寇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一些只言片语,说福建九莲山上有一个神秘的人,这个人可以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地位。他们误以为小皇帝阿离的后人,是朱棣寻找不见的朱允文后人。他们想利用这些朱允文的后人,直接威胁明王朝的皇帝,争取名正言顺地统治中原。他们分兵五路,明暗相交,相互掩护,目的就是占领九莲山,找到所谓的朱允文后人。

  南少林早一步知道了倭寇的动机,对于这些倭寇的行为又好气又好笑,但是不能让倭寇得到小皇帝阿离的后人。虽然这些不是什么朱允文的后人,但是他们的身份真的可以威胁大明朝的稳定。南少林的人一边想办法抵御倭寇,一边秘密把这些南宋后人转移到另外一个秘密地方。虽然没有让倭寇得逞,但是这些人的身份已经暴露,不能再送回南少林看管。

  多年后在戚继光的努力下,倭寇问题渐渐解除。如何安置南宋后人,和一些战争孤儿,成为了朝廷和军队的大麻烦。这些人不能随便当作老百姓,又不能直接转为军户,朝廷和军队只好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朝廷找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让这些人只有居住,但是不给大家绝对的自由。主要出入口有军队看管,一般的老百姓不能接触到他们。他们也不能轻易离开居住地,更加不能和外人来往。

  这里的人除了南宋小皇帝的后人,还有一些血脉不纯正的汉人。一些中国妇女被倭寇抓走后,有了倭寇的孩子,这些人是无辜的,孩子也是无辜的。这些妇女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抚养自己的孩子,甚至于想要亲手扼杀这些孩子。戚继光军队收养了不少这种半中半日血统的孩子,他们甚至于不能在中国顺利生活下去。朝廷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和南宋后人一起看管,让她们自生自灭。

  朝廷和军队找到了一个相对隐秘和封闭的环境,这就是如今的东渔村和西山坳。南宋后人被安排在了东渔村,倭寇和中国妇女剩下的孩子住在西山坳。中间隔着草帽村和军营,而且两地之间还有一些不能直接往来的河流。每隔一段时间,军营用船只给他们送补给和物资,他们和囚犯差不多。还好南宋小皇帝的后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半囚禁的生活,很快在这里习惯了生活。这就是东渔村第一批的居民。老李家虽然不是南宋后人,但是老李家的人血脉里面也有南宋后人的成分。

  后来南宋后人渐渐失去了威胁朝廷和皇室的能力,然后军营的人渐渐忘记了这里的存在目的。后来的军营不再需要看管南宋后人,还有西山坳的倭寇后人。西山坳彻底变成了无人区,东渔村也人口越来越少,不用多久之后,也会彻底消失。军营从此不再供应两地物资和补给,东渔村彻底变成了普通的自然村。

  据说东渔村的第一批自由人,是被大海卷进东渔村的。他们在大海上被海盗袭击,他们在海里昏迷。醒来的时候,一无所有的商船,被海浪推进到了东渔村附近。都参与的人救下了这些外人,从此这些人成为了东渔村,南宋后人之外的第一批普通人。也结束了南宋后人近亲结婚的历史,让她们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算没有军营提供补给,他们也可以生存下去,东渔村渐渐成为了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清王朝统治中原后,东渔村彻底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渔村。草帽村的军营也因为自己的原因,被朝廷裁撤了驻军,只留下一小队军人驻守。清中期的时候,这个地方彻底取消了驻军,军营的地方变成了荒地。因为东渔村和西山坳的人数太少,所以外人把东渔村和西山坳合并在草帽村里面。外人只知道这里有一个草帽村的行政村,不知道还有东渔村和西山坳两个独立的自然村。


try{ggauto} catchex{}


  老李家的祖先其实是一个逃奴,据说是明王朝的一个臣子的后人。明王朝被清王朝打败之后,许多明王朝的贵族被清王朝的人判定为罪犯。他们和他们的家人,被清王朝划为奴隶,从此他们一辈子不,生生世世都是清王朝贵族假的奴才。一些实在受不了的人,借机逃离主人家,不敢公开只好来这些偏远的地方生活。

  老李家的祖先到达东渔村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奇迹。他来到这个封闭的东渔村的时候,几乎就只剩下了一口气。他给别人家打零工,就是不愿意当上门女婿。他四十岁才结婚,迎娶了一个寡妇进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第三年老李家有了第一个孩子,这是老李家在东渔村出生的第一代第一个孩子。从此老李家在东渔村扎下了根,到李寿这一代已经第十代了。老李家虽然也有一些人搬离了东渔村,但是东渔村还是老李家的根,一些老李家的老人老了还是会回来这里生活。

  李寿告诉李知乐,因为大家进进出出东渔村,所以这里和外面并没有完全隔绝。外来文化和风俗,一直影响着东渔村的居民。东渔村的第一所砖瓦房,是根据外面客家人的样子建造的。妈祖娘娘庙是模仿妈祖娘娘湄洲祖庙的样子修建的。种地的种子,更是从外面买来的新品种。东渔村的人也不光光只是汉人,还有倭寇血统的人,也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他们的风俗影响着东渔村的人,东渔村经过多年的吸收融合,形成了东渔村特有的风俗习惯。

  南宋,甚至于北宋的习惯也一直影响着东渔村的人。因为东渔村的第一批人有宋王朝的皇室血统,所以许多赵家和宋王朝的皇室习惯依然影响着东渔村的老百姓。例如每年规定时间要祭祖,这个所谓的祖先其实是宋太祖兄弟。每年有一天,东渔村的人都要禁食一天,这个日子其实是小皇帝跳海自杀的日子。

  东渔村的一些男人喜欢穿黑色衣服,是因为宋王朝皇帝的龙袍主色时黑色的缘故。了解宋王朝历史的人都知道,黑色是赵宋王朝皇室的主色,代表庄重和威严。从此赵家后人正式场合穿的衣服都是黑色的。东渔村算是小皇帝的后人生活的地方,有不少小皇帝的子孙,所以东渔村的男人都喜欢穿黑色衣服。

  东渔村的女人,喜欢戴木制的凤钗,据说就是因为她们是小皇帝后人的缘故。要是宋王朝不灭亡的话,她们就是公主或者是王妃,有资格戴凤冠霞帔。东渔村的人买不起金银,只好用比较便宜的木料代替。刻画的图案都是凤凰,意思是告诉大家,她们出身不平凡。

  一些东渔村的老人,还会哼唱一些古怪的歌谣,据说这是老人祖辈传下来的。只要一些北方大户人家的后人,或者是一些有大知识的人听见了的话,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比较古老的祭祀语言。这是赵宋王室祭告祖先用的专用歌谣,就是为了让后人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和祖先。如今的老人已经忘记了这些歌谣的作用,只会一辈又一辈哼唱着,不知道意思和不知道作用。多年后一个学者听懂了里面的意思,凭着记忆记录信息,回到北方研究和破解。数十年后,这个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在福建一个不知名的小渔村,存在着宋王朝直系后裔。这个信息震惊了全国,大家纷纷派人来东渔村寻找宋王朝后裔的踪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