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国色芬芳> 童养夫 十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童养夫 十一(1 / 1)

因境内有福州、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周代以后,这方水土的名称历经变易。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

  “闽”的最早记载见于中国上古时的百科全书《山海经》中的《海内南经·卷十》:“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汉代许慎所作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说:“闽,东南越,蛇种”,定义闽人是崇蛇的族群;可以作为佐证的是“闽”字的写法,而古人称蛇为长虫,可解释为“闽为山地,多出蛇虫之类,故门下增虫字,以示其特性”,但此解释并未得到史学界的证实。

  除“闽”之外,福建还有过“七闽”、“八闽”之别称,现习惯称“八闽”。“七闽”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夏官·职方氏》,书中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郫、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七闽”起初是专指周朝时散居在今福建和浙江南部的七支以蛇为图腾的闽族后裔部落,如唐代的贾公彦所作的《周礼疏》中说:“叔熊居濮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七闽也。”,后来演变成泛指福建。

  所谓“八闽”,是因为宋朝时称为福建路,置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南剑六个州及邵武、兴化二个军,共计有八个同级行政的机构,因而得名。

  闽东

  闽东,指福建东部闽江中下游及东北部山区的广大区域,临台湾海峡和东海,行政上包括福州和宁德。其中福州五区八县和宁德的古田、屏南两县通行福州话,宁德的其他县市多通行福安话。连江县(马祖列岛)亦属于闽东。

  闽中

  指莆田,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区。三明市市区辖梅列、三元两区,包括永安市、尤溪、大田、明溪、清流、宁化、沙县、泰宁、将乐、建宁9县。大田通行闽南方言,三明、永安、沙县通行闽中方言,宁化、清流通行闽西客家方言,泰宁、将乐、建宁、明溪通行闽赣方言,尤溪则通行闽东方言,而非闽南方言。莆田市包括仙游县和荔城区、城厢区、秀屿区、涵江区。

  闽南

  闽南,指福建南部九龙江、晋江流域的区域,临台湾海峡,行政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经济较为发达,故又有闽南金三角之称。金门县亦属于闽南。

  闽南地区为著名侨乡,漳、泉两地移民,又称河洛人,是大多数海外华人和台湾河洛人的祖籍地。通行河洛语。

  西部毗邻闽西地方,与客家地区过渡,亦有客家话分布点,如:诏安县秀篆、官陂、葛霞、太平、红星等乡镇、云霄县、南靖县、平和县的部分地区,本地区的客家人亦有人移民到台湾。

  闽北

  闽北,指福建北部的闽江上游地区,武夷山脉北段的东南侧、戴云山脉西北侧。行政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平地区以及三明的部分地区;东靠宁德市、西对江西省上饶市和鹰潭市、南挨三明市、北临浙江省丽水市。是海外华人的祖籍地,通行闽北语。

  闽西

  闽西古代指福建最西端的州郡汀州,除龙岩城区和漳平外,其余各县均为客住县,偶有山客,即畲族,系客家四州之一,此地也为移民台湾、南洋、四川等地之客家祖籍地之一,以武平县刘光第,永定县吴伯雄等为代表。现在则是福建最西边的地市龙岩市(包括新罗区,漳平市,永定县,上杭县,连城县,武平县,长汀县)。永定土楼为世界文化遗产。

  福州特产:寿山石、牛角梳、橄榄、福桔、龙眼、闽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等。


try{ggauto} catchex{}


  莆田特产:盛产鳗鱼、对虾、梭子蟹、丁昌鱼等海产品,龙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驰名中外。

  龙岩特产:连城地瓜干、连城白鹜鸭、连城兰花、龙岩花生、长汀豆腐干、上杭萝卜干、武平猪胆干、永定菜干、河田鸡等。

  泉州特产:各种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乌龙茶(安溪铁观音)、老范志万应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饯、泉州木偶头、永春漆篮、人造花等。

  漳州特产:水仙花、茶花、兰花等“三大名花”和青梅、芦柑、荔枝、天宝香蕉、龙眼、平和蜜柚、菠萝等“七大名果”;还有各种海产干货、片仔癀牌片仔癀、八宝印泥、片仔癀珍珠膏、珍贝漆画饰板、水仙花牌风油精,布袋戏等。

  厦门特产:各种亚热带瓜果、馅饼、鱼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厦门珠绣、漆线雕、厦门彩塑、厦门瓷塑、香菇肉酱、厦门药酒、海产干货等。

  南平特产:武夷岩茶(大红袍)、竹笋、香菇、莲子

  宁德特产: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畅销海内外,宁德还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海珍品。

  宁德市,别称闽东,中国大黄鱼之乡,国家园林城市。素有“海上天湖,佛国仙都,百里画廊”之美誉。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

  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级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沿海为小平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先秦时期为闽越族驻地。

  晋太康三年(282年)设温麻县,是区内最早建立的县一级政区,隶属晋安郡,后隶属丰州。县治在今霞浦县洪山山麓,辖境包括今宁德地区的大部和政和、连江、罗源等县地。

  武德六年(623年),析闽县原温麻县地设立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县)和连江县,隶属泉州。同年,长溪县并入连江县,隶属闽州。

  唐长安二年(702年)连江县析出原长溪县地,复设长溪县,治所在今霞浦,隶属闽州,后隶属福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宁州降为福宁县,仍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路。

  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宁县升为福宁州,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辖福安、宁德2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州升为福宁府,隶属福建闽浙总督府,辖福安、宁德、霞浦、寿宁4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建置,实行省、道、县3级地方政制,区内古田、屏南、霞浦、福鼎、宁德、福安、寿宁7县属东路道。民国3年,东路道改称闽海道,区内7县属闽海道。民国14年废道,区内7县属省政府。民国22年福建划分为4省2市,区内7县同属闽海省。民国23年,福建省政府实行政督察区制,闽东划为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4年,闽东并入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2年,闽东被划为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闽东又被划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期间,闽东所辖境域几经变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