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女生耽美>不明不清> 645 行行皆学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45 行行皆学问(1 / 1)

“独家代理权有什么说法吗?”别看王大头搞情报挺有天赋,但对生意并不是很精通。听了半天,没觉得独家代理权有什么不好的。

  反正只要把大明工厂和工坊里生产的商品尽可能多的卖出去,换回来的白银、香料、粮食越多越好,由谁买卖并不重要。

  如果荷兰人有本事把广东、福建和江浙一带所有的商品全一口吞下,反倒省了大明商人的诸多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可记得当年陛下用几年的白糖专卖权,让濠镜澳佛郎机人心甘情愿为大明采购运送大米之事?”朱雀此时终于能昂首挺胸的当老师了,免不得也多了个毛病,不直接回答,非得反问回去。

  “自然记得……对啊,葡萄牙人也不傻,自然不会免费帮忙,这里肯定有很大利益。你先等等,让我自己想想……是售价,对!就是售价。奇货可居,荷兰人想成为独家代理,就能在欧洲卖出更高价格,没错吧?”

  要说王大头的大脑袋里确实不是空的,一提起当年的事情马上有了顿悟,再仔细想一想其中的逻辑,就得到了很符合现实的答案。嘴上没百分百确定,可得意的表情已经掩盖不住了。

  “此话怎讲!”王大头倒也不是特别自负的脾气,碰到真不明白的问题愿意心平气和的请教。

  不上战场作战的军人不是强兵,缺少了竞争意识的商人不是好商人,没有忧患意识的官员更不合格。

  “若是将一种商品的代理权全部给了某个人或者某家商号,利在当下,祸在将来。这可不是朱某信口开河,而是陛下亲笔所书。

  “……还是万岁爷想的长远,做生意居然还有此般功效,着实令某大开眼界。朱经理,陛下还曾说过什么,可否与我多讲讲?”

  这些年我总结了不少心得,主要是对陛下指点的注解。如果不嫌弃,朱某倒是愿意厚着脸皮拿出来献丑,但要得到陛下应允才可!”

  目前所谓的独门产品,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工匠们通过一次次失败总结出来的。既然大明工匠可以做到,其它国家的工匠早晚也能做到,甚至超远。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的工厂、作坊主、商人还有朝廷,都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朱雀说到一半时王大头就已经进入了思索模式,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且很可能成真。然后就再也不敢小觑这位挂着皇族名头的商人了,端端正正抱拳行礼。

  朱某进入糖厂整整九年,随李总督到广东之后知道了很多从未想过也不曾见过的事情,又时常得到陛下指点才豁然开朗,也愈发觉得坐井观天。

  所谓利在当下,是指工厂和作坊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无论市场如何波动皆不用担心产品卖不出去。同时官府也省去了不少麻烦,只需按部就班收取抽分,即可让治下安稳,税赋无忧。

  “只说对了一小半……”看着这张滑稽的脸,朱雀也笑了。合算平日里牛气哄哄的大能人也不是啥都懂,见识还如此浅薄。





  到了那时候,独家代理也就成了一纸空文,荷兰人肯定不会再续签。而大明工厂、作坊主和海商,失去的不仅仅是货主,还有更珍贵的市场份额和声望。一辈人的辛勤劳作全会化为乌有,很久都无法翻身,悔之晚矣。”

  见到王大头如此虚心,朱雀又不好意思以师长自居了,于是把皇帝抬出来,一是佐证自己所言不虚,二是缓解下尴尬的场面。不管怎么说这位也是皇帝的心腹,过于得罪早晚是个麻烦。

  同样的,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太激烈就会引发战争。做为官员,在制定政策和管理的同时,既要鼓励竞争又不能过于激化,还得能随时进行调控,才算得上能臣。

  他除了严格执行,私下里也没少花功夫研究,写了不少心得体会。虽然不敢厚着脸皮拿出去著书立说,但在皇帝同意的前提下给外人看看还是可以的。

  当然了,肯定还有其它货物可以贩卖,但最赚钱的货物却不能触碰。一年两年可能还无大碍,随着时间推移买家就会形成惯性,一想买某几种货物了就会先想起荷兰商人,轻易不肯再相信别人。

  这时荷兰商人就可以随意提价了,利用大明产品在其它地区赚取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利润。反观大明的工厂和作坊主,只能按照当时谈好的价格售卖,即便提高了产量也不能私自出售。

  不过陛下又说了,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不能过度,也包括竞争。如果工厂与工厂、商号与商号之间竞争的太激烈也不是件好事。会增加内耗,催生罪恶。

  说起生意上的谋略,朱雀顿时来了精神。他原本只是个头脑灵活的皇室宗亲,因生活所迫才不得不接触商贾之事,没承想越琢磨越觉得是大学问。尤其是皇帝在密信里给出的指令和方案,次次都能令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陛下说这叫政治经济学,一个国家想在众多国家的贸易中获利,就需要养成竞争意识。不光要培养工厂主、海商们的竞争意识,还要让官员们也都不能满足现状,时刻都要保持逆水行舟的心态。

  但这种好日子不会太长久,也无法多劳多得。试想一下,如何把独家代理权交给荷兰人,那大明海商就不能再去经营此种货物,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市场份额。

  “王某在此提前谢过,待返回京师之后一定当面恳请陛下应允。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该如何回复荷兰人,我观他今日表现也不像肯轻易低头,而你又没有完全拒绝,似是留有一丝可能,这又是为何?”

  朱雀肯把心得体会拿出来分享,王大头自然很高兴,却也没忘乎所以,马上把话题又拉了回来。之前的探讨只是为了更好理解这次谈判的细节,以便摸清楚荷兰人的心理,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更主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