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玄幻魔法>逍遥小儒仙> 第340章:全是窟窿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0章:全是窟窿眼(1 / 1)


  这一天,临县脑袋滚滚。

  李长安在戊戌公的默许下,坐在县衙门前,开始了属于他的审判。

  一柄横岳刀,砍下了十几颗脑袋。

  整个县衙都被血腥气塞满了。

  所有对柳知音和柳玲珑动手的衙役,尸体在县衙大堂前,排成了一排。

  “你们是不是以为我是读书人?就不会杀人了?”

  “别忘了,我在北境杀了多少妖族!?”

  李长安身上的杀气几乎凝结成了实质,充斥着县衙大堂。

  最后刀刃搭在了县丞的脖子上,目光却落在郡守和郡丞的脸上。

  一个小小县令,可不敢对知音玲珑动手。

  在场众人中,可以直接指挥县令的,就这两个人了。

  其他人没这个动机。

  县丞面色惨白,满头冷汗,声嘶力竭拼命求饶,“大……大人!”

  “此事,真……真的和下官无关啊……”

  “大,大人,下官真的不知啊……”

  李长安眯起眼,“就算我死了,还是不是忠勇伯?你们……就这么对待有功者家人的?”

  “你们不知道柳知音柳玲珑和我的关系?”

  “动我家人,无论你是谁,都得死!”

  郡守和郡丞面色保持如常,但眼中神色各异。

  李长安心中了然,

  作势欲砍的横岳刀,最终在县丞的肩上擦了擦,重新收回了刀鞘。

  站在一堆尸体血泊中,朝在场所有人抱拳行礼道,

  “让诸位大人见笑了。”

  “想不到在我这块小小封地上,竟然有这么多蛀虫,长安有些心寒,下手重了些,还望各位大人勿怪!”

  戊戌公满意地点点头,笑道,“忠勇伯在自己封地上,自然有生杀大权。”

  这一趟杀下来。

  谁还敢阳奉阴违?

  谁还敢不听号令?

  不愧是从奉川三千里战场上活下来的儿郎!

  杀伐果断,很好!

  “请恕长安暂且告退梳洗一二,此番模样实在失礼。”李长安拍了拍一旁刚刚捡来一条命的县丞,

  “县丞大人,派个机灵点的人,领各位大人去旺福记,我要宴请各位大人。”

  ……

  一刻钟后,

  梳洗好的李长安,匆匆看了一眼柳知音和柳玲珑之后,来不及相认,就去了旺福记。

  而此时旺福记的雅间里。

  戊戌公和赵贤公正坐在主位闭目养神,但是嘴角却都带着些许笑意。

  本应死了的人,却突然活了过来。

  而且这武道实力,未免有点夸张了。

  明明只是七品巅峰。

  可六品文士的郡丞,连文法都来不及用,就直接被撞飞了出去。

  不愧是能在万军丛中,斩杀妖族王族的天骄人物。

  最关键的是,他的文道……到底怎么样了?

  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来总院都准备要付出巨大代价,为李长安招魂了。

  没想到,这小家伙竟然自己回来了。

  有意思,真有意思……

  至于其他人,一个个站在雅间里,没一个敢坐的。

  废话,三品大儒在这里,哪里轮得到他们坐?

  那可是超脱俗世国运加身的存在。

  普天之下,谁能管得住他们?

  竹山副山主黄文翰和第九楼台秦修满,此时恨不得把李长安绑过来。

  好好看看这臭小子到底怎么样了。

  他们心中也是欣喜万分,人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至于郡守郡丞两人,就有些坐蜡了。

  李长安最后说的那番话,很明显是对他们说的。

  尤其是郡丞冯展华,怎么也想不到李长安的杀性竟然如此之重。

  竟敢当着这些大人物的面,一连杀了那么多人。

  这是在奉川杀的兴起了吗?

  ……

  李长安来到雅间,先抱拳行礼,“见过赵贤公,见过戊戌公。”

  “见过山主,见过掌楼。”

  “见过郡守大人,见过郡丞大人。”

  一番礼数颇为周到,再也没有了刚才的莽撞。

  赵贤公微微颔首,“都坐吧,忠勇伯宴请各位,不坐下,怎么吃饭?”

  李长安坐在末首,逐一敬酒之后,又拿着筷子帮忙布菜,

  没办法,这里只有赵贤公和戊戌公敢动筷子,其他人笔直地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旺福记没办法分席而食。

  谁敢和两位贤公在一个锅里捞东西吃?

  “味道不错,和东岳郡差不多,说明这火锅到哪儿都一样,很对人味道。”戊戌公吃了李长安烫好的牛肚,满意地点头道。

  “有没有想过,把旺福记开到京城去?也让京城里的人长长见识。”

  李长安笑了笑,帮戊戌公和赵贤公斟酒,“两位贤公,现在还不是时候。”

  “那什么时候才合适?”赵贤公喝了一杯二锅头问道。

  “京城大酒楼太多,旺福记现在去了,也就是个小作坊,上不得台面。”李长安手上没停,帮如坐针毡的其他人布菜。

  戊戌公笑道,“小作坊也能变大酒楼,甚至成为御贡都说不定。”

  “等旺福记琢磨出一两道拿手菜,到时候京城大酒楼再多,也不会对旺福记有任何影响。”李长安恭敬道。

  赵贤公笑呵呵道,“就算现在又能什么有影响?京城足够大,还容不下一家旺福记?”

  “在京城扎下根,根基就稳了,再去其他地方自然畅通无碍。”

  “到时候让书院学子都去捧场,站稳脚跟很容易。”

  李长安向两位贤公敬酒,“难得两位贤公如此偏爱旺福记。”

  “只不过靠捧场得来的生意,终究不是自己的。”

  “经不起考验。”

  “时机一到,长安二话不说,直接在京城开五家旺福记,让京城所有人都来尝尝味道。”

  赵贤公看着李长安,满意地点点头,“但是这个时间,可不能太长啊。”

  “要不然京城那么些人,可得望眼欲穿了。”

  “贤公放心。”李长安再敬酒,“如此美味,要是不在京城出现,肯定说不过去。”

  “就算不为其他人,单为了赵贤公和戊戌公,长安也要在京城开上五家旺福记。”

  “好!”戊戌公点头,“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李长安三敬酒。

  一顿饭吃的有滋有味。

  就连另外压根没吃几口的四个人,光听这些话也觉得饱了。

  等到李长安被书院四个长辈带走后。

  郡守和郡丞挺直的后背,顿时弯了下来,轻舒一口气,不觉后背一片冷汗。

  “这个李长安不得了……恐怕要起势了。”郡守荆乐平看了一眼脸色有些惨白的冯展华,

  “一顿饭从头到尾都在打机锋,算算年岁,他今年也才刚及冠吧?哪来那么多心窍?”

  冯展华皱着眉,“两位贤公是不是有点太高看李长安了?李长安的文道不是已经废了吗?”

  荆乐平轻叹一声,“今天戊戌公第一句话,看似说旺福记的火锅,实则说的是李长安。”

  “无论到哪里都能施展才华,就算没了文道,也能有一番作为,说明他们早已有了安排。”

  临县已经没有郡守郡丞什么事了,二人也不多留,准备回郡城。

  “李长安为什么不趁机去京城?有两位贤公,后面还有白鹿书院撑腰。”冯展华大为不解,

  “这时候去,明明可以借此一飞冲天,直接在京城站稳脚跟。”

  “这才是他让我心惊的地方。”荆乐平感慨道,“才弱冠之年,竟能在如此机缘之前沉下心。”

  “旺福记要一两道拿手菜,他自然也要一两招后手盖压京城。”

  “如此气魄、心性,着实惊人!”

  冯展华眼中有厉色闪烁,“此子心气太高,他要一进京城就冠绝四院一监,也不怕到时候被打脸。”

  “别忘了,他可是李长安,一诗出,就能横压文圣榜;一部话本,便能让朝廷通传天下。”荆乐平道,

  “如果他文道还在,距离他在京城开五家旺福记的日子,就不远了。”

  “这是要把四院一监其他人都压下去,傲视群雄啊!”

  冯展华眸光流转,“不过他也说了,时间不会很长,两位贤公的面子他驳不掉。”

  “到时候也就和咱们没关系了。”

  荆乐平扫了一眼冯展华,“但愿如此吧……以后这种人,千万不能招惹。”

  “你看看他今天杀人的模样……”

  冯展华的呼吸陡然一滞。

  “长安啊,今天杀的会不会有点太多了?”书房里,秦修满有些担忧地问道,

  “我担心会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啊。”

  黄文瀚也在一旁点头。

  他和李长安并没有什么接触,但并不代表对李长安不熟。

  在山主王天罡回来之前,就是他给秦修满的底气,一定要守住李长安。

  赵贤公指着这两个关心则乱的人,对身旁的戊戌公笑道,

  “这两人久不经朝事,只知道圣贤文章,脑袋都有点迂了。”

  李长安抱拳禀告道,“副山主、掌楼,学生此举其实是故意的。”

  “故意的?”

  “不错。”李长安点头道,“明日学生会上一道折子,因太过愤怒,管教封地属官时下手过重,造成严重后果。”

  “自请撤掉学生所有封赏。”

  黄文瀚当即道,“这怎么行?你这可是大晋开国以来第一个实封,怎么能撤?”

  “副山主放心,学生忠勇伯的分封已经传遍了天下,朝令夕改,朝廷威严何在?”李长安笑道,

  “况且学生有白鹿书院在后面撑腰,明面上的面皮,朝廷是不会自己撕掉的。”

  “最多撤掉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你是说……世袭罔替?”秦修满有些回过味来了。

  李长安点点头,“世袭罔替这四个字太重了,如果学生是死人一个,这四个字就是废纸。”

  “但学生活着,那就是朝廷眼睛里的一根钉,悬在学生脖子上的一把刀。”

  “就算有书院在,朝廷也绝不会允许一个国中之国的出现。”

  “学生自己送一个把柄过去,只要这一世封地,朝廷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能给学生留下不少好印象。”

  “这封赏,最难开的口子,实际上食邑封地。他日学生要是能成三品,世袭罔替还是可以加上去的。”

  “还能借此立威,一举数得。”

  此番话说完,

  黄文瀚和秦修满看李长安的目光都变了。

  这小子,心里估计全都是窟窿眼吧?

  “只是以后,你小子的名声可没那么好了。”秦修满叹了一声。

  在此之前,李长安的名声几乎没什么瑕疵,更容易聚拢名望。

  但这一场杀戮下来,必然会被有心人扣上杀性过重的帽子。

  “掌楼大人,您放心,这些学生都考虑过。”李长安道,

  “相比起所有人都叹服学生的文道之才,学生更希望让他们惧我、畏我!”

  “从此以后,谁再想对学生身边人动手,就会多些顾虑。”

  “这一次学生以德报怨,以后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

  说到这里,李长安顿了顿,

  “说句大不敬的话,学生不是圣人,即便圣人以德报怨,也得让别人听得进他说的话才行。”

  “相比以德报怨,学生现在更认同一句话……”

  “哪句话?”不只是秦修满,另外三个人都饶有兴趣地看向过来。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李长安抱拳朝东方行了一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