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城的纷纷扰扰,打搅不到紫禁城内的福临。学堂还未建好,他只能下令让宗室子弟在家读书,每三天交一次功课。
有了盛京的经验,京师的尚书房只需照搬旧事即可。不过哪怕学堂建得再快,一个月的时间也是要的。给他们放一个月的长假,还不知道他们会疯成什么样。
福临的登基大典和这些宗室子弟关系不大,他们被喊到了乾清宫,在皇太后哲哲的监督之下读书。自从身边多了个小孩后,哲哲的心态好了不少。
政令下达以后,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不只是旧明的官员有意见,才通过科举的学子也有想法。他们的家族产业不大,就算要均田,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小,他们有想法的是今后不能再享受优待,要一体纳粮。
“告诉他们,想辞官,内阁不会拦着,尽管辞便是。但是辞官容易,再想做官就难了。其本人朝廷永不录用,三代以内禁止参加科举。”
“让他们放心大胆的辞,我代善就不信了,这么大片地方,会没有想要做官的读书人。”
与禁锢之策同时施行的还有开恩科,代善决定在顺治二年二月再开一次科举。
学而优则仕,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朱元璋对官员那么苛刻,动不动就剥皮萱草,不照样有人待着枷锁当官?代善最不怕的就是这些人辞官,正好筛掉一批有异心的人。
果不其然,代善的话传开之后,那些已经当了几个月小官的学子个个噤若寒蝉。他们作为第一批中举学子,其本身的象征意义就在那,只要不出大问题,前途一片光明。
犯不着为了一点小事牺牲自己的前途,更何况这牺牲的还不只是自己的前途,而是往后三代,因为他们一旦辞官,往后三代都禁止参加科举。
不值得不值得!
当然,也有个别人不信邪,哪怕有了代善的话在前边,也辞官不就。代善没有为难他,收了他的印信官服后,差人将其赶出了京城。
收拢了这些人的心以后,代善找济尔哈朗和多铎商议俸禄之事,不单单是官员的俸禄,还有八旗士卒的俸禄。
以前他们是没有俸禄的,全靠赏赐过活。从中原劫掠的财货,很少会上交到朝堂,基本上都是将其赏赐下去。
但如今大清已是中原之主,再按之前的方略做事已不妥当,朝堂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代善等人忙着各种正事,福临则忙着劝降宋献策。宋献策的才能连多尔衮都认可,以至于单独留下了他,福临要推行均田之策,自然也要拉拢一批志同道合的人。
宋献策,无疑是最佳人选。
宋献策再次被带到了福临年前,身边站着鳌拜和遏必隆,他自然不担心区区宋献策。“给宋先生松绑,赐坐。”
不过宋献策并不领情,身体不停的晃动,抗拒侍卫松绑,倒是对椅子没有抗拒,一屁股坐了上去。
“宋先生,如今我大清已入主中原,朕见你是个人才,这才三番五次招揽,只可惜你不识时务啊!”
宋献策这个人吧,精通数术不假,但更多的是术和谶纬,“十八孩儿当主神器”的口号便是宋献策提出的,李自成对此深信不疑。
待到山海关之下,李自成一战而败,已为囚徒的宋献策叹息道:“恐此亦非真主,十八孩儿另有其人哉。”
十八孩儿就是十八子,应一个李字,大顺政权中,除了一个李自成,还有一个李岩。而宋献策的谶言,便成了李岩的催命符。
此时,宋献策还不知道李岩已被李自成骗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