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哪怕崇祯再三下达封口令,为此杖毙了不少宫人,周皇后以死相逼,求崇祯答应和亲的事情,还是传到了宫外。
至于当初那个服侍周皇后更衣的侍女,其尸体被人发现在宫里一口水井中。
如今这事传得沸沸扬扬,许多激进的国子监学子前往皇城门口叩阙,伏请崇祯恪守祖制,不要答应清国的和亲。
“大明养士数百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妖后意图干涉朝政,这事士大夫绝不答应,有种的就跟学生一起去叩阙。”
“同去同去。”
“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辩,春秋存义。诸君皆饱学之士,可愿随我一同前往鸿胪寺,将鞑子赶出京城?”
很快,索尼也学起了崔光浩,让人闭门不出,任凭学子们如何叫骂,都不许做任何的回应。不过索尼也不是大度的人,私下找到崔光浩,让他去打听打听这些学子的姓名和籍贯。
“崔尚书,把这件事做好,我会向陛下替你求情。这一次或许就这么算了,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了。”
入关这么久,索尼也打听到了不少的消息,他现在已经十分的确定,陛下当日所言非虚。而且他大概也猜到了陛下要立大明公主为后的原因了,此事非同小可,绝不容许有失。
他们虽然没找到赞同此事的官员,却发现崇祯的后宫里,竟然有一位竭力促成此事的人,甚至不惜牺牲性命。
“承荫贤侄,此事若能成,我们可得好好感谢一下这位周皇后。虽是女子,却比其他男人都要明事理。”
“是啊,没想到这明国君臣上下,看得还没有一个女子透彻。我听说李贼之军,离燕京城不过数百里,若不是李建泰募饷聚兵,在真定挡着,恐怕李贼这会已经打到燕京城了。”
索尼感叹了一句,后说道:“陛下虽幼,却明见万里,实乃我大清之福。”
又过了三四日,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的二月朔望朝已过。朔望朝上,崇祯收到了李自成的亲笔信,内容有些狂悖,最后还命令崇祯,限他在三月十五日之前,在顺天府的会同馆缴还书信。
一时之间,君臣相顾失色,退朝后,也没有人敢提及此事。
崇祯只觉得心劳神伤,满朝上下连一个能为君分忧的人都没有。他要处置张国维蒙蔽圣听的罪责,才把人抓住,李邦华和倪元璐就进宫劝谏。
无奈之下,崇祯只能将其释放,仍命其督理浙直,输饷练兵。
连相处了十多年的皇后,也与他不是同心同德。如今周皇后还躺在病榻上,由方妃照顾。经过太医的救治,皇后腹部的匕首已经拔出,还好没有伤及内腑,只需调养一番,待伤口愈合便能痊愈。
鸿胪寺内,崔光浩带着这几日他打听到的,前去皇城叩阙和鸿胪寺堵门的学子的姓名籍贯找到了索尼。学子的籍贯多是江浙江西地区,自大明立朝之初,便是文风鼎盛之地。
索尼看着名单,十分满意。“且看改朝换代之后,你们这些人是否还有这么正直。”
崇祯回到坤宁宫里,方妃连忙起身见礼:“妾见过陛下。”
“免礼吧。”如今诸事烦身,崇祯对女色提不起兴致,只坐在周皇后床前,握着她的手。“梓潼,你这是何苦呢,外面的闯贼在逼朕,连你也要逼朕。”
“朕到底做错了什么?”
“陛下,和亲之事怎么说?”周皇后现在只关心这个。崇祯性子有些刚愎,急躁,多疑,这么些年以来她不止一次的劝过,只可惜崇祯从来都不听。
若是崇祯听劝,当日她又何必以死相逼呢?
“朕已命礼部着手此事了,就依你之言,将媺娖和媺婥都送过去,以慈炯为送亲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