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提到八股取仕,就是禁锢思想,务虚不务实,是落后的一项制度。为国取仕当以实政为主,而不是考一些虚头巴老的东西。
福临以前觉得这种说法很对,毕竟历史书上也是这么说的。可真正步入社会后,他发现八股取士也不是一无是处,这个制度有一个其他考试制度无法超越的优势。
公平!
是的,八股取士非常公平,录取的条件比较客观。
古代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消息的效率很低。很多人穷其一生,可能也不知道一百多公里以外发生过什么事。
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便显得尤为重要。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是客观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一贫困人家的少年,一官员家的子侄,在学问差不多的情况下同时参加科举。考八股文的话,二者水平相当,中举的可能性差不多。
若以实政为先,谁被录取的可能性会更高呢?譬如考题问黄河泛滥成灾,该如何治理。
善于治水的官员子弟在其父辈耳濡目染下,肯定懂得比其他人多,他说的东西肯定会比没接触过的人要具体。
自然而然,他被录取的可能性也远远超过了别人。
如此几代下来,治水的官一家几代都负责治水,带兵的官一家几代都负责带兵。阶级就此固化了下来,下层便永无出头之日。
福临穿越之前,就碰到过一个家庭,一家三代都是某单位职工。而他家那种情况,那个单位到处可见。
还有好事者美其名曰“匠心传承”。
可这种传承不是福临想要的,所以当范文程再次提出考实政的时候,他立刻表示反对。“范师傅,朕不同意。开科取仕,取的是勤劳做事的吏,而非指点江山的官。”
“陛下,勤劳做事,那更应该考实政吧?臣窃以为精通实政,做起事来会事半功倍。而且不考实政考什么,难道效仿明国考八股吗?
八股文,臣也看过,满纸尽是虚言,无半点实务,这考出来的人,他们能做事吗?”
代善也是赞同考实政的,这样能够极大的缓解他此时的困难。
听代善这么说,洪承畴心里有些不乐意了。考八股怎么就不能做事了,自己可是正儿八经从八股文大军里厮杀出来的,到最后不也能带兵打仗吗?
福临没有直接回答代善的问题,而是问向洪承畴:“洪师傅,您是参加过明朝科举的,朕想问问您,从明太祖设立南北榜,到后来明国众多科举制度法律,是为了什么?”
见福临问及此事,在座的众人若有所思。洪承畴思索了稍许,试探的回答道:“应是为了公平。”
南北榜案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为了维护地域之间的公平。否则朝廷之官都是南人,北人怕是要另立江山了。
“没错,朕亦认为取仕当以公平为先,最好能将天下所有读书人都囊括进去。然而,范师傅所献考实政之策,针对性太强,却算不上公平。”
福临看向范文程,问道:“敢问范师傅,若是考实政,你觉得是你儿子中举的可能性大,还是普通农家学子中举的可能性大?”
范文程哑口无言。“这…”
都不用想,范文程是什么人,议政大臣,他说是每日都给他儿子讲解政务,普通人还能和他儿子比吗?
议政大臣是什么层次,农家学子又是什么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