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精品书屋>都市言情>我有个流量系统> 第一百七十八章 预制菜新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八章 预制菜新品(1 / 1)


  “给到你们优惠的入股价前提别忘了,如果做不到的话,我不介意再重新找个新的合作方。”

  柳眉突然接到吴舟的电话,还有些微愣。

  但还未等她问是什么情况时,电话已经挂了。

  柳眉苦笑着摇了摇头,吴舟因为什么原因,给自己打来这样质问语气的电话,她都知道。

  在爱英集团被取消大量订单的第一时间,常驻在爱英集团那边的员工,就给她做了报备。

  之后,柳眉发动周氏背后的力量调查,也查到了是王家的原因。

  甚至为此,周氏那边还警告了王家。

  不然的话,取消的订单可能更多。

  而且在柳眉这边运作,如何尽快回复订单的时候,吴舟那边却是非常刚的,直接将原本订单作废了。

  如果还想要货,就得重新排单,当然这还是和气的说法,只是针对那些zf订单。

  至于线下那些渠道,直接就是,终止合作,永不合作。

  做了这么多事儿,最后却是没落到好,而且还被说了一番。

  但柳眉倒也是没觉得有什么。

  汝南资本有着爱英集团9的股份,即便这次对赌协议输了之后,输给了吴舟3,但剩下的6,按照当下的估值,市值也是在220亿以上,如果到上市之后,市场情绪比较好的话,再翻倍,也是大有可能的。那就是450亿左右。

  要知道但是投入整个爱英集团,总计也不过才花了60亿。

  虽然这段时间忙前忙后,做了很多的爱英集团zf部门关系维护,以及渠道扩张的工作。

  但那本就是协议当中的,而且之前也不是没有被投资公司有过如此工作。

  只不过,那些项目,全部加起来的收益,都还抵不上,这一次,爱英集团的收益。

  毕竟整个汝南资本,在投资桥霏家之前,全部资产总计也不过才300来亿。

  而现在单爱英集团预估上市后带来的收益就将超过360亿。

  这就好比,一家市值300亿的公司,来了一个员工,可以创造了360亿的利润。

  这公司老板,不得每天供着他。

  当然,如果对钱不看重的话,另说。

  虽然是被吴舟了怼了,而且自己这边做的工作没被理解。

  但柳眉后续依旧在为这次的事儿扫尾整理。

  以及做预防。

  至于吴舟这边。

  这几年,如此努力地搞事业,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规模。

  现在算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时候,正想着大干一场时,这会儿突然得有人过来,挡道

  这让吴舟如何不生气。

  不过和柳眉打电话之后的次日一早。

  汝南资本那边的常驻员工,就给吴舟提交了一份报告。

  主要是事情的梳理,汝南资本做了哪些,以及后续的预防措施。

  一来是和吴舟商量一下,毕竟很多措施,还是得吴舟这个公司掌舵人配合的。

  二来嘛,当然就是告知,吴舟他们做了很多事儿。

  “王家啊,你们能拿到他们那边的口罩厂名单,以及他们的原料供货商来源嘛?”吴舟反问道。

  那人却是一愣。

  “吴总,您是要?”

  “如果被别人欺负了,一点反击措施都没有,是不是太懦弱了。”吴舟笑着说道。

  “好的,吴总,一个小时候,给到您。”

  这个事儿对吴舟来说就是个小插曲。

  公司上市的事儿,吴舟也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比如说,内部股。

  这是上市前,公司内部融资,只有公司的高管才有额度,中层是肯定没额度。

  当然,万事无绝对,特别优秀的中层,还是可以给到一点额度的。

  不同贡献的人,会有不同的额度。

  再有就是得考虑躺平问题。

  吴舟的公司,虽然纯从市值的角度来说,已经足够大了,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

  但是,依旧还只是刚开始。

  这些人拿到股份,再到上市,不出意外就是直接财务自由了。

  而财务自由,对于一个还在向上冲的企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总的来说,事儿都赶到了一块儿。

  吴舟再想每天轻松回家是没那么容易了。

  科兴那边股票谈得差不多了。

  最终预估花费是在70亿左右。

  溢价超过100。

  当然这个只是美股上市的这个科兴公司。

  华夏国内也有另外的科兴,彼此之间还有各种恩怨情仇纠缠。

  不过国内的这个吴舟也没兴趣。

  而且在完全收购之后,吴舟这边也在国内成立了一个生物医药公司。

  之后将科兴的所有资产,后续会逐步并入。

  两个公司合二为一。

  实际自从决定进军医药行业之后,吴舟的思维非常之发散。

  想得特别多。

  不过很多东西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

  比如说,吴舟想搞一大片地方,类似于华为在松山湖搞的那个华为小镇。

  为此还简单查了下这个项目大概花费。

  也就100亿左右。

  嗯100亿对现在的吴舟已经不太放在眼里了。

  除此之外,后续的配套,比如说,附属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等等。

  再到私立医院,解决一般的医疗问题,购物行业最先进的医疗设备。

  高薪返聘一些退休的顶级专家常驻,再找一些在职的,发挥钞能力,每周抽个时间临时过来。

  用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护,保护好在职员工的身体健康问题。

  而同时,可以将公司研发的那些可穿戴医疗设备,家用医疗设备的检查数据和专业数据做对比。

  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反向调整设备。

  等等等等。

  想的还是非常多的。

  比之前做零食百货母婴用品这块儿,想得要多的多了。

  能做的事儿太多了。

  就是都需要时间,需要一步步的来。

  至于钱这块儿,倒是吴舟最不担心。

  简单一句话就是:吴舟有的是钱,甚至比很多的所谓的首富的钱都要多得多。

  毕竟他们有的只是股票,而吴舟有的是现金。

  2月过了大半。

  zf订单虽然取消了近半。

  消杀产品,受到的影响较大,毕竟主要的应用场景还是这些公共场所。

  不过消杀产品的产能有限,这些库存倒是不碍事。

  大不了就慢慢卖了。

  至于公司的口罩销量,这个就不用考虑,zf订单取消之后瞬间就被一般消费者买爆了。

  甚至库存还不够卖的。

  几乎就是工厂那边生产多少就卖出多少。

  每日单口罩就能贡献近2亿的销售额。

  另外,这几天,方便速食有多了一些新品准备上架。

  主要就是一些7天短保的预制菜成品,随着u市那边医护人员一个个退场,免费赠送当然也就告一段落。

  但这些天的公司这边的对应产品的产能是拉起来了,所以结果就是,要不吴舟把那些产能全拆了,员工们重新回归之前岗位,要不就是这些产品重新包装一下,平台上架。

  然后这些产品就开始了一些提前的准备工作。

  公司这边都有成熟的配套手续,很快就出来成品。

  之后就是产品上架前预热。毕竟线上预制菜卖得可不咋的。

  有新鲜的外卖,我们是要买这种预制菜吃。

  当然,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行业这边也有预制菜,而且规模也不算小。

  而这些预制菜,线上销量一般,但线下却是业绩惊人。

  绝大部分的流向都是那些外卖小店的,毕竟自己做的话,还得有大厨,还得进货,还得炒菜,还得考虑中途的火候问题等等等等。

  哪有直接进货,热一下就卖来的方便。

  所以,线上卖预制菜,或者线下吃外卖,大概率可能是同一个东西。

  当然这指的是其他。

  不包括当下吴舟家的产品。

  吴舟的这些预制菜和当下已有的预制菜,除了产品分类名称一致,其他方面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同行在用高油高盐,来提高保质期,来掩盖食材本身的一些缺陷,甚至是加点食品添加剂。

  而吴舟这边是用包装,包材,技术,冷链来确保口感。

  纯粹从品质角度来说,差距海了去了。

  至于食材原料这块儿,以公司承包的那些无公害蔬菜为主,肉类的话,暂时还是和一些大型养殖场合作,签订长期合作,包销。

  预制菜上架前三天,公司官方账户,在各大平台,做了个产品上架预热。

  当然,当下公司最大的‘官方账户’,是吴舟的私人账户。

  “是因为我的原因吗,我昨天才和你们客服反馈的,怀念伱们家饭菜的味道的。”

  “我刚到家,老公准备了一大桌子饭,都是我爱吃的,但吃的时候,感觉嘴巴刁了,这些曾经觉得无比美味的饭菜,好像没那么好吃了。。

  “那我也看你吃得很多啊,干干净净。”

  “好吃,好吃,我说错了,老公做的最好吃。”

  “嗯,孺子可教。”

  “我就翻一下朋友圈,居然还有撒狗粮的,你们礼貌嘛。”

  “支持吴总的新品,非常好吃。有幸在u市的医院里吃过。”

  “不会是拖吧,这产品都还没上架呢,评论区一堆说好吃的,你们是梦里吃的嘛。”

  “就是,太假了吧。”

  “那些评论好吃的,大多都是在u市的医护,当时吴舟几乎承包了整个u市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他们当然吃过了。”

  “突然想起来了,当时好像确实有很多医护人员拍摄抖手视频,感谢吴总来着。”。

  “这种包装好的商品,和那种新鲜翻炒的饭菜,怎么可能一样。“

  “你可以思考一下,乔霏家的东西有差的吗?“

  “乔霏家的东西,一直都是无脑买,没错过。哈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